1月20日至21日,河北省召開全省審計工作視頻會議。會議傳達了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和省長張慶偉聽取審計工作匯報時作的重要批示,總結了“十二五”時期全省審計工作,明確了“十三五”時期全省審計工作思路。廳黨組書記、廳長葛夢彬作了《依法獨立審計 全面提升審計監督層次和水平》的工作報告。
會議指出,“十二五”期間全省審計工作跨越式發展,促進了全省經濟穩步增長。五年來,審計力度不斷加大,監督效果顯著,審計系統管理更加科學化,審計法治化制度化建設邁向新階段,審計隊伍素質能力得到新提升,省審計廳黨組“以先進文化凝聚人心”活動取得明顯效果,審計信息化建設實現新突破。“十二五”期間,全省共審計近一萬五千個單位,促進增收節支430多億元,審計提出并被采納建議2萬多條,被審計單位制定整改措施和制度1700多項,審計監督在維護經濟秩序、保障國家經濟安全、促進廉政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會議指出,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全省審計機關加大了監督力度,審計成果得到有效利用。全省完成了2700多個審計項目,通過審計,上繳財政、減少財政撥款或補貼、歸還原渠道資金110多億元,審計成果得到更廣泛更有效的運用。
會議強調,“十三五”期間,全省審計工作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把審計監督嵌入經濟社會運行發展全過程,做到“七個一體化”:即在審計內容和范圍上,形成財政、金融、企業、經濟責任、資源環境、民生審計一體化,境內與境外審計一體化;在審計資源整合上,形成審計發展規劃、年度計劃、項目方案、組織實施一體化,審計一線作業與后臺數據分析一體化,審計實踐總結與理論研究一體化;在審計作用發揮上,形成查處問題與促進發展、分析原因與推進改革、促進整改與推動問責一體化,懲治腐敗與促進廉政、揭示風險與維護安全、促進公平正義與推進民主法治一體化。實現“六大轉變”:即實現由單點離散審計向多點聯動審計轉變、由局部審計向全覆蓋審計轉變、由靜態審計向靜態與動態審計相結合轉變、由事后審計向事后與事中審計相結合轉變、由現場審計向現場與非現場審計相結合轉變、由微觀審計向微觀與宏觀審計相結合轉變。
會議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省各級審計機關要認真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有重點、有步驟、有深度、有成效地推進全覆蓋。要堅持依法審計、堅持鼓勵創新、堅持推動改革三個原則和15個凡是的要求,高質量完成審計署安排河北省審計機關組織和參加的項目,同時,重點做好財政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民生審計、政府投資項目審計、資源環境審計、國有企業審計和金融審計。
會議要求,全省審計機關要加強自身建設,全面提升審計監督層次和水平。一是加強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審計鐵軍。強化作風建設和規矩意識,強化廉政建設和紀律意識,強化執紀問責。二是加強上級審計機關對下級審計機關領導,加大審計工作統籌力度,增強審計監督的整體合力和獨立性。三是進一步加強審計制度規范化建設。全面清理規范現有制度,研究制定相關配套制度,嚴格規范審計行為,健全審計執法責任制。四是進一步強化培訓。建立完善系統培訓機制,省廳將加大對全省的培訓力度;各級審計機關要鼓勵審計人員參加職稱考試,獲取專業證書;加強與審計署培訓機構聯系,有計劃地選送審計人員參加專業培訓,切實提高審計能力。(王志遠 王海文)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