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陜西全省審計工作會議在西安召開。會議傳達了陜西省長婁勤儉對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十二五”以來審計工作,研究“十三五”審計工作發展思路,安排部署2016年全省審計工作任務。省審計廳廳長李健作工作報告,廳黨組書記徐宗一主持會議并作總結講話。
過去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審計署的領導下,陜西省各級審計機關圓滿完成了各項審計任務。全省共審計(調查)單位和項目44866個,促進增收節支324.95億元,促進撥付資金到位67.67億元,核減投資額234.12億元。提交審計專題、綜合性報告和信息14248篇,被批示采用8214篇(次)。移送處理事項646件,涉及人員560人、金額23.56億元。發布審計結果公告3490篇。
會議指出,“十三五”審計工作發展思路是全省各級審計機關要把創新作為“十三五”審計工作的主旋律,通過增強獨立性,創新審計管理體制;立足全覆蓋,創新審計工作機制;突出職業化,創新審計人員管理制度;著眼一體化,創新組織管理模式;運用大數據,創新審計技術方法;把握規律性,創新審計理論,努力實現審計體制機制制度、審計方式方法和審計理論研究的與時俱進,使審計監督作用發揮更加充分。
“十三五”陜西審計工作主要任務。一是要加大對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跟蹤審計力度,著力揭示和查處重大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亂作為問題,推進政令暢通。二是要加大民生資金審計力度,著力揭示扶貧、教育、醫療、社保等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政策落實,維護人民利益,推進共享發展。三是要加大資源環境審計力度,著力揭示相關領域突出問題,促進調結構、轉方式有序進行。積極探索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促進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發展。四是要加大績效審計力度,著力揭示損失浪費、低效無效、資源配置不合理等重大問題,促進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發展質量效益,推進協調發展。五是要加大對經濟運行中重大風險隱患的揭示反映力度,推進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維護經濟安全。六是要加大經濟責任審計力度,揭示權力運行不當、履職盡責不到位問題,促進問責機制、責任追究制的健全完善,推進依法治國。七是要加大對重大違法違紀問題以及不作為、慢作為問題的揭露查處力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八是要加大對體制機制制度性問題的揭示反映力度,推進深化改革。
會議強調,2016年主要抓好的六項重點工作:
一是持續做好政策落實跟蹤審計,促進政令暢通 。按照審計署的統一部署,切實持續做好全省穩增長政策跟蹤審計。緊緊圍繞促進項目落地、資金保障、簡政放權、政策落實、風險防范,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確定審計重點,及時發現和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要按規定上報審計結果,重大情況要隨時上報。
二是深化財政審計,促進資金高效使用
。圍繞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國務院“約法三章”及相關要求,加強“三公”經費、會議費使用和樓堂館所建設等審計,促進厲行節約、規范管理。關注地方財政收入增減變化和政府性債務情況,防范財政風險。積極探索“上審下”與“交叉審”,進一步深化預算執行內審自查和審計抽查。統一組織全省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審計。三是加大扶貧等民生審計力度,促進社會公平
。進一步加大對扶貧資金和項目的審計力度,重點揭示貫徹落實精準扶貧政策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嚴肅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問題,保障精準扶貧脫貧目標順利實現。加強對最低生活保障、“三農”、教育、醫療、救災、就業等民生資金和項目的審計,關注養老保險基金籌集管理使用情況,揭示反映收支缺口較大、統籌層次較低等影響養老保險基金可持續性的問題。按照審計署的統一部署,做好全省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和醫療救助資金審計。統一組織全省精準扶貧、移民搬遷資金跟蹤審計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審計。四是深入開展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促進依法行政
。堅持黨政同責、同責同審,大力推進黨政主要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同步審計,不斷加大任中審計力度,實現離任審計全覆蓋。圍繞領導干部履行發展、環保、民生、安全、績效、廉政等責任情況,確定不同崗位審計重點,著力揭示和反映重大違法違規、失職瀆職、決策失當,以及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強化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促進領導干部守法守紀守規盡責。五是大力開展資源環境審計,促進綠色發展
。加大對重點國有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審計力度,重點關注國有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資金征收管理和分配使用情況,資源環境保護項目的建設情況和運營效果,資源環境管理部門的職責履行情況等,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維護生態環境安全。六是加大對地方金融機構的審計力度,促進防范區域性金融風險
。重點關注地方金融機構貫徹落實產業、投資、消費、區域等宏觀和普惠金融政策,銀行貸款質量特別是不良貸款情況,揭示重大違法違紀問題,促進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水平和防范風險能力。會議要求,全省各級審計機關要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戰略部署,加大審計力度,創新審計方式,提升審計效率,抓好重大政策落實、公共財政資金、民生資金和其他審計項目,推動改革發展重大政策落地,著力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發揮獨特作用。要積極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聚焦“五大發展理念”,扭住關鍵,精準發力,為“三個陜西”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黃松)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