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審計廳召開全省穩增長等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專題研討會,總結梳理政策跟蹤審計情況,研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推進措施,促進穩增長等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
2014年以來,山東省各級審計機關統籌謀劃、精心組織,把穩增長、促發展作為重中之重,積極采取措施予以推進,先后完成了簡政放權、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縣級公立醫院改革、養老服務業、農村飲水安全、精準扶貧、信息消費等14項政策跟蹤審計,既反映了各級黨委政府在穩定投資增長、發展區域經濟等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也揭示了在維護群眾利益、深化改革、推動發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取得良好成效。
針對新的形勢,下一步該省審計機關將把促進政策落地生根和不斷完善作為當前審計機關的頭等大事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著重從五個方面入手,深化政策跟蹤審計。
一是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構建起“統分結合、職責明確、溝通順暢、運轉協調、推進有序”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強與政策研究、發改、財政等宏觀經濟部門的溝通聯系,及時掌握政策精神,指導審計工作開展。
三是全面梳理項目,做好結合文章。一方面,對全年的工作計劃、審計項目進行全面梳理,做好政策跟蹤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預算執行審計和其他專業審計的有效銜接,把政策審計貫穿到所有審計項目中去,每個項目的實施方案都要把政策落實情況作為重點內容。探索“雙報告”制度,在出具審計項目報告的同時,出具政策審計報告。把政策跟蹤審計的成果做成審計“標準件”,納入經濟責任審計、預算執行審計或者其他專業審計報告,實現成果共享。另一方面,突出跟蹤審計的區域性特點,做好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的結合,突出地方特色和亮點,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根據黨委政府工作報告每年確定的工作中心和重點,選擇確定各地的政策跟蹤審計項目。
四是立足客觀實際,科學評判政策落實情況。本著依法審計、實事求是、客觀辯證的原則,審慎區分是于公還是于私,是促進還是阻礙改革發展,是積極創新還是盲目決策,以更好地發揮審計監督和保障作用。對于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等重大履職不到位、重大失職瀆職、重大違法違紀、造成重大損失浪費和風險隱患的問題,堅決查處,推動整改問責。對于突破原有制度和規定的創新舉措或應變措施,只要符合改革方向,有利于資金整合、績效提高,有利于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有利于創新驅動、增強發展后勁,有利于環境治理、生態保護,有利于惠民生、維護社會穩定,有利于防范風險、維護經濟安全,就促進總結完善,推動形成新的制度規定。對于制約和阻礙政策落實、探索創新、提高績效、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制度性問題,主動揭示反映,提出改進建議,推動深化改革。
五是改進工作方式,提升審計成效。加強對統一組織項目的調度,對審計中發現的典型性問題要及時跟蹤部署,力求形成面上的成果。建立審計質量檢查、考核 、通報制度,對工作推進不力、質量不符合要求的,將約談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和審計組長;對存在嚴重質量問題的,嚴肅追責問責。(鄭茂霞)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