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生態環境脆弱,區域發展受限,集中了西部地區、民族地區、高原地區和欠發達地區所有困難和特點,就業任務較為繁重。近年來,青海省政府堅持政府與市場雙輪驅動,多渠道挖掘就業潛力,不斷加強就業培訓和公共就業服務,就業創業工作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但受新常態下經濟增速下調的影響,青海省工業增速回落,要素保障和約束條件趨緊,過度依賴資源的路徑和開發模式難以為繼;市場化程度較低,市場主體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不強,致使就業創業工作面臨很多挑戰和困難。
為破解這些難題,更好地服務青海省就業創業工作,青海省審計廳近年來組織開展了就業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專項審計調查,揭示了“就業再就業政策銜接不緊密、規定不明確、執行標準不統一、就業服務管理不規范”等政策碎片化現象,并針對性地提出審計建議。建議省人社廳、財政廳理順就業工作運行機制,及時梳理、整合和細化現有的就業制度,化解政策“碎片化”問題,增強政策的規范性和可操作性。
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審計建議,在集成和創新以往政策的基礎上,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從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推進創業帶就業、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加大職業教育培訓、落實各項保障措施5個方面,提出了18項政策措施。據了解,《實施意見》還包括加快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研究調整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費率;設立“省級創業促就業扶持資金”;全面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涉及市場監管和準入以及其他具有強制壟斷性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帶動社會資金和金融資本對創新創業的融資支持等。同時,還針對高校畢業生重點群體就業、困難群體就業援助、退役軍人就業等出臺了多項優惠獎勵政策。其普惠性進一步擴展、導向更加積極、含金量越來越高,標志著該省“積極就業政策”進一步完善。
圍繞這些政策措施,青海省各級審計機關將進一步加大就業政策落實情況的審計力度,全力保障“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黨紅軍)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