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受省政府委托,甘肅省審計廳黨組書記、廳長武毅向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作了《關于2014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代表在聽取和審議《審計工作報告》時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今年的預算執行審計,甘肅省審計廳突出政策執行和資金績效,著力打造預算執行和經濟責任審計兩個平臺,切實加強對預算執行、結構調整、政府性投資等重大項目和涉農、惠民、扶貧等重點資金的審計監督;不斷推動審計工作改革創新,規范社會審計購買服務,試點設立鄉鎮審計機構,推進審計信息化和財政審計監控平臺建設,著力構建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體系。共完成10個省級單位預算執行、3戶國有企業、11所大中專院校、12家已撤銷的駐京辦事機構資產、35個省直部門經營性房產、8項專項資金、15個重點建設項目及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的審計,結合經濟責任審計對蘭州等4個市及19個縣區財政收支管理等情況進行了審計。共審計項目8859個,發現違規問題金額179.23億元,促進撥付到位資金2.98億元,挽回損失5.85億元,調整賬務、歸還原資金渠道等金額133.14億元。重點揭示和反映了五個方面的情況:一是著力維護政令暢通,全力推動重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二是著力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積極適應改革發展新形勢和經濟發展新常態;三是著力深化預算執行和資金績效的審計監督,促進經濟運行提質增效;四是著力監督檢查民生資金和重點項目,促進及時防范風險、堵塞漏洞;五是著力推動審計整改,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審計結果表明,各級政府和財政部門按照人代會批準的預算和有關決議,依法組織收入,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提高財政保障能力,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結構調整和基礎設施建設,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省財政貼息31億元撬動銀行貸款667億元,籌資7億元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創業引導基金,盤活財政存量資金23億元,用于科技創新驅動等重點領域和重大項目建設;加強財政預算管理,清理稅收優惠政策,省級預算專項由2013年的557項壓減到227項,財政中期規劃、政府性債務管理、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等改革措施有序推進。健全財政監管機制,督促整改審計發現的問題,省級“三公”經費支出3.13億元,較上年壓減1.17億元,減少27.2%;完善預決算公開工作機制,省市縣三級全部公開了財政預決算,104個省級部門公開了“三公”經費預算。
甘肅省審計廳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做出處理,及時移送違紀違法線索,會同相關部門加大督查督辦力度,督促有關單位嚴肅問責。截至2015年6月底,已整改落實問題金額271.69億元,其中上繳財政17.09億元,歸還原渠道資金16.80億元,調賬處理46.97億元,增收節支1.16億元,及時撥付和清理往來資金等189.38億元。市縣黨委、政府及司法、紀檢、組織等部門共處理相關責任人469人,其中追究刑事責任15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93人,免職、降級、辭退22人,通報批評及誡勉談話等339人。通過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危房改造、扶貧、惠農貸款貼息等專項資金審計,退回擠占挪用或重復享受資金2909.63萬元,撥付到位和退還保證金1.27億元,取消保障對象資格214戶,清退保障性住房43套,健全完善制度14項。
甘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7月17日省政府常務會議聽取審計情況匯報,就整改審計查出問題做出安排部署,要求對賬銷號、舉一反三、抓好整改,限時反饋情況,嚴格責任追究,進一步加強對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和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的全覆蓋審計監督。
甘肅省審計廳在如實披露、督促整改、嚴肅問責的同時,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體制機制和制度性根源,提出了加強管理的意見建議,促進被審計單位采納審計建議1025條,完善規章制度20項,筑牢制度的“籠子”,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如針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審計發現的問題,甘肅省審計廳會同省建設廳梳理了9個方面115個風險點,由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加強全省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風險防控的意見》,要求各級政府和部門有效防范和避免重大風險;針對扶貧資金審計發現的問題,甘肅省審計廳會同省財政廳、省扶貧辦修訂完善了《甘肅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實施辦法》和《甘肅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縣級報賬制實施細則》,下發了《關于做好全省2014年度財政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的通知》,提出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加強全口徑預算管理和項目前期工作,實現財政收支適時監控,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等措施,在促進深化改革、保障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提高資金績效、推動反腐倡廉和依法治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孫小輝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