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湖北省荊門市審計局緊扣審計質量建設這條生命線,抓質量鑄精品,先后有3個項目獲全國地方優秀審計項目,28個項目獲全省優秀審計項目。在2013年實施的屈家嶺管理區管委會主任任中經濟責任審計中,該局圍繞屈家嶺管理區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難點問題,圍繞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謀劃審計工作,做細審計方案,強化質量控制,放大審計效應,查出經濟案件線索5件,1人被追究刑事責任,7人受黨紀政紀處分, 5人被調離原工作崗位,提出涉及體制機制建議10多項,收繳和追回資金12743.59萬元,促進出臺和完善制度15個,被審計署評為2014年度全國地方優秀審計項目。
抓實方案制定,明確審計目標
調查了解“透”。
在進點前一個月,該局分管領導帶領審計組成員深入屈家嶺管理區查閱以前年度審計檔案,收集被審計單位相關資料,了解有關部門檢查處理情況,掌握被審計單位近三年財務業務數據及往年審計查明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先后7次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37類650份,收集了屈家嶺管理區出臺的地方性政策、會議紀要、重要經濟業務合同、重大投資建設和民生資金使用管理等業務資料221份,對管理區的人口戶籍、房屋、車輛、財政人員編制等信息用計算機進行了采集。方案評審“實”。 嚴格執行《荊門市審計局審計實施方案評審辦法》,局法規審理科參與,審計組全體人員充分發表意見,集思廣益,優化方案,通過對審前收集和采集的156份發文和紀要進行分析,對10套業務數據比對研究,確定了四大類25小類審計重點,明確了每個事項要達到的目標。
責任分解“細”。 將審計現場核實、取證、數據分析等工作全部分解到人,在審計實施方案中予以明確。同時,嚴格落實“四同步”要求,即案件查處、審計專報、計算機審計案例及分析模型、審計信息等四個方面的工作目標與審計實施同步進行,并將“四同步”工作目標量化分解到審計組每個成員,使成果轉化與現場審計同步完成,項目完成與審計目標同步達成。做實審前文章,是這次審計成功的基礎。
抓牢過程控制,鍛造質量精品
嚴格現場管理
。審計進點后,該局安排專人每10個工作日上傳審計現場資料包,法規審理科和分管領導在網上適時審理并提出指導意見,對審計證據和工作底稿嚴格把關;注重證據管理,防止一線“放水”,未經審計組集體討論,審計組成員不得單獨與被審計對象交換意見和自行消化問題,變更證據和重新取證必須報告;局紀檢組、監察室履行廉政監督職責,深入屈家嶺管理區審計一線先后開展廉政巡察5次,廉政回訪3次。全員質量控制
。審計組主審對審計證據、審計底稿審核把關后,對口負責的財政審計科負責人再組織召開審計組小組會對相關資料進行復核,出具復核意見書;法規審理科在確認前兩級審核和復核完成的情況下,開展網上審理,跟蹤服務,履行質量總把關職責,當好“質檢員”和“檢修工”,驗收合格后才準予放行。分管領導從方案、通知書、征求意見稿到正式出具結果類文書,每個節點都認真審核、簽字把關。堅持集體審理
。屈家嶺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審理會議由分管局領導主持,全體審計組成員、審理人員以及分管法規審理的領導參加。審理會議先由主審介紹審計項目實施及征求意見情況,再由審理人員說明審理意見,會議主要圍繞“被審計單位反饋的意見是否恰當;與審計事項有關的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充分確鑿;審計定性是否準確,處理處罰是否合法適當;審計評價和審計建議是否恰當”等問題進行充分討論,達成一致意見,確保項目高質量。抓巧技術應用,全力突破重點
巧用計算機技術進行突破
。審計組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開展計算機審計,不僅能夠極大的提升審計效率,也是項目評優的硬性要求。通過將財政供養人員數據與財政支付數據進行關聯分析,查出1000多萬元財政拆遷補償資金轉入財務人員個人賬戶,并被挪用購買理財產品問題。將低保等民生資金發放同房屋、車輛信息及財政供養人員信息進行關聯分析,發現了9人(次)財政供養人員違規享受低保待遇。將土地證信息與稅收信息進行關聯分析,發現121家用地單位欠繳契稅1200多萬元、94家用地單位在未繳納耕地占用稅的情況下,國土部門卻核發了土地證等問題疑點。巧用業務數據資料進行突破
。審計組對屈家嶺管理區政府與各開發商簽訂的36份投資開發合同進行了審核分析,發現2012年與某公司簽訂為期50年的旅游開發項目租賃合同,租賃價格遠低于荊門市建制鎮基準地價,工作人員解釋稱該地是荒坡林地因此價格低。為弄清實情,審計組深入實地查看,并對該地及周邊地塊進行拍照取證,同時又收集分析了歷年來該地所在生產隊上繳的土地租賃費等資料,并走訪了附近的農戶,從側面尋找附件資料佐證的方式坐實了審計證據,查出了管理區政府因決策不當造成國有收益流失的問題。巧抓內控薄弱點進行突破
。在審計過程中,審計組通過仔細分析被審計單位內控薄弱環節,緊跟資金流向,突破既定審計對象的局限,延伸到基層生產隊、社區查處違紀違規問題。在對管理區財政局審計中,發現個別單位5年前從財政局領取的票據未歸還銷號,有的財政收據使用后雖然被回收,但收據存根上卻未見財政收據管理員的蓋章確認,針對財政票據內控混亂的現狀,審計組采取順查財政票據登記、逆查票據領用單位收入上繳的方式,對財政局4年發放的票據2969本,148450份進行盤點核實,發現了2單位將收入形成帳外帳,3人將收入侵占達5年之久的問題疑點。抓深成果轉化,放大審計效應
強化審計結果公開
。2013年12月24日,由荊門市紀委、組織部、審計局等三家單位組成聯合組,將《屈家嶺管理區管委會主任梁實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報告》在屈家嶺管理區政府各部門、各單位中層以上干部、全區財務人員參加的會議上現場宣讀,屈家嶺管理區電視臺對相關公開內容進行了公開報道。同時審計專報《屈家嶺管理區財務管理及財經違紀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被市委書記批示后,市委督查室對審計反映的有關事項進行了跟蹤督查,市紀委監察局對整改不力的單位和個人動紀問責,并將審計整改情況通過《督查通報》向全市行政機關、事業單位進行了公開。強化案件線索移送
。審計發現的屈家嶺管理區下屬易家嶺辦事處3名工作人員挪用公款購買理財產品且收益未入單位財務賬、553人次不屬于低保資金、廉租住房補貼資金、墾區危房改造補貼資金相關補貼資金范疇的人員享受補貼,國有土地政策執行不嚴格、土地交易中稅收控管不嚴等問題被移交后,1人被判有期徒刑,6人受到黨紀處分,1人行政記過處分,5人調離原工作崗位。積極推進審計查明問題整改
。巧借人大專題詢問審計整改落實的東風,創新工作方式,明確被審計單位落實審計整改主體責任、審計機關落實審計整改督促責任,建立審計查明問題“清單制度”及落實審計整改“銷號制度”,強力推進審計查明問題的整改落實。屈家嶺管理區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審計整改,組織專班對低保補貼、廉租住房補貼、墾區危房改造補貼對象進行了核查,停發了不符合享受標準人員的相關待遇,并對已發資金進行收回。同時對欠繳土地出讓金和稅款的單位下達了催繳通知書,對違規發放的津補貼進行清退,對多個賬戶進行撤銷,對帳外列收列支資金進行收繳,共收繳和追回資金12743.59萬元。市委組織部部長王本舉對審計查出的問題高度重視,在屈家嶺管理區領導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要求該區加強財經紀律基礎工作,規范財務管理。市政府和屈家嶺管理區先后出臺了《荊門市市級政府投資項目建設資金管理辦法》、《屈家嶺管理區城鄉一體化建設資金整合管理辦法》等15項管理制度,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了規范。(楊義兵 袁芳)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