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開,再炫荊楚。在今年2月底第四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暨學雷鋒志愿服務大會上,湖北省審計廳、鄂州市審計局第三次蟬聯“全國文明單位”殊榮,十堰、林區審計局連續兩屆蟬聯,孝感市、恩施州、潛江市、荊門市、麻城5個審計機關成為新晉“全國文明單位”名單。近年來,湖北省審計廳舞好“龍頭”,堅持系統抓、抓系統,全面擺好“龍身”和“龍尾”,各審計機關在文明建設戰線上共同砥礪前行,經歷了冬的孕育,春的播種,夏的耕耘,收獲了秋的碩果。目前,全省118個審計機關均建成各級文明單位,其中,國家級文明單位9個,省級文明單位78個,全省審計系統連續四次被評為“省級文明系統”、“全省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戰線”。
文化引領 崇德向善
審計行業文化是審計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文明審計內涵與底蘊的重要體現。湖北省審計機關堅持文化引領,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審計核心價值觀和湖北審計精神融入到各項工作制度和日?;顒?,內化于心,外化于形。
進入湖北省審計廳機關辦公樓,隨處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大廳里,兩個大型展板不斷更新宣傳黨建、廉政、法治、文化知識與成果;電梯里,“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等古訓格言以每周10句的頻率循環展示;每一層樓道都被打造成一面文化墻,寫滿“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服務群眾,奉獻社會”、“講全局,重協調,優質高效;慎言行,辦實事,滿腔熱情”等職業道德警句和“廉則政清”、“公生明廉生威”等廉政書畫。在省審計廳推動下,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基本建成了“審計書屋”、“道德講堂”、“廉政講堂”,還通過演講、征文、交流活動倡導全省審計人員讀書、思廉、為善,建設“書香型機關”、“學習型機關”。審計文化已經自然地融入到審計人員的思想意識、審計工作的制度規范、審計監督的管理流程和審計日常行為活動中。
為凝聚全省審計共識,湖北省審計廳經常性組織全省性文化主題,近幾年先后組織了“五個一”活動:編寫出版一本《為民而審、為國而計——全省基層審計干部風采錄》,集中展現系統85名基層審計干部風采;舉辦一次全省審計系統模范人物先進事跡視頻報告會,對4名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基層審計干部進行重點推介;開展一次學習全國審計優秀代表――安徽省審計廳干部金嵐嵐先進事跡活動;唱響一支審計行業之歌,向全省征集歌曲11首,甄選其中一曲表現湖北審計發展歷程、體現審計人精神風貌的“湖北審計之歌”在全省傳唱;組織一次一線審計人員事跡宣傳,以審計簡報??问綄ι绫YY金審計一線的30多名審計人員感人事跡進行集中報道。同時,從省審計廳到縣局,每個單位的審計文化都有各自的行業和地方特色,襄陽、潛江市局每逢傳統節日和法定假日開展扶貧幫困、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司法道德教育講堂等活動,打造了節日文化品牌。
文化引領,點滴匯聚,在湖北審計系統蔚然而成精神文明新風尚。一句話、一本書、一首歌、一件事,都在引導著湖北審計人員求真、向善、學美,形成了向上、向正的力量。
忠誠履職 文明審計
從審計文明走向文明審計,從厚重的文化內涵到一流的工作業績,從軟實力的塑造到硬實力的鍛造,正是湖北審計系統文明建設的根本目標。他們牢牢把握服務改革和發展這一主題,突出關注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貫徹執行、財政資金運行、重大投資項目、績效和民生審計、重要案件線索、體制機制問題,用文明審計來體現文明建設的成果,用依法忠誠履職來鞏固和推進文明建設的進程。
近兩年,湖北審計系統共計審計2.5萬余個單位,查出各類違規和損失浪費問題金額640多億元,處理上繳財政340多億元,移送經濟案件線索1000多件,向各級黨委、政府和上級審計機關報送的審計情況報告和重要審計信息被批示采用11000余篇(次);促進被審計單位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1700多項。省委書記李鴻忠等省領導先后60多次對審計情況作出重要批示。在推進法治、維護民生、打擊腐敗、防范風險、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等方面,審計都發揮了難以替代的積極作用。
正如文明建設要比肩先進、見賢思齊一樣,湖北審計工作也堅持全省“一盤棋”統籌部署,增強審計執行力和整體效能,展現審計文明風貌。省審計廳圍繞服務全面深化改革戰略,提出“五大重點、五條底線、五條界限”的“三個五”推進審計轉型升級服務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提出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思維引領審計工作的“六個著眼點”,為湖北審計發展建立了科學的理念。以省審計廳為龍頭,對全省審計工作實行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統籌,集成了整體審計優勢,形成了全省“統一指揮、整體聯動,上下一盤棋”的組織管理模式,推進審計組織方式創新,完善“上審下”、“交叉審”、“一拖N”、“聯合審”等多兵種、大兵團、合成式的審計組織模式,項目同步安排、協同實施、共享成果,形成規模效應。以創新為驅動,率先探索“科技興審”之路,建成了數字化審計指揮中心,啟動審計云計算平臺建設,建成了被審計單位財務業務、審計結果等數據庫,全省所有市州和30%以上的縣市區建成了財政聯網系統,大數據審計得到了審計署領導的充分肯定,成為全國大數據審計的先驅力量。
每一條審計戰線的攜手奮戰,每一個審計項目的精益求精,都凸顯了湖北審計人對崗位的熱愛、對事業的追求,對文明的向往,表達了湖北審計人對責任的詮釋,對人生的感悟,對責任的擔當。
審計精神 鐵軍鑄就
人的塑造,是審計工作的根本,是文明建設的永恒主題。湖北審計系統經過長期培育、錘煉和提升,鑄就了湖北審計的精神之魂,這就是:堅定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理想信念,弘揚不怕吃苦、不畏困難、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信守嚴格執法、善于執法、廉潔執法的職業道德,樹立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勇于實踐的創新意識,堅持團結和諧、嚴謹細致、勤勉高效的作風。在這一精神的激勵和感召下,廣大審計干部完成了一個又一個艱難的審計任務,成為一支敢打硬仗、不畏困難、甘于奉獻、勇于犧牲的審計鐵軍。
鐵軍不是一天打造的,來自于文明的點滴教化,來自于精神的不斷凝聚。
為抓好鐵軍的龍頭,湖北審計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以“五好”班子作為建設標準,堅持民主集中制、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專題教育、提高領導班子駕馭審計科學發展的能力。三年里,省審計廳黨組中心組集中學習達到24次、學習時間達到36天,記錄的學習筆記平均每人每年達到2萬字以上。班子成員每年圍繞1-2個重點課題,用三分之一的時間,下到基層和審計一線了解情況,解決實際問題,撰寫調研報告20多篇。
為壯大鐵軍的主體,湖北省審計廳從全盤入手,著力抓好整個系統干部隊伍建設,打造富有活力、團結和諧、廉潔高效的審計機關。以思想建設為根本,廣泛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喜迎十八大、爭創新業績”、“學習焦裕祿、爭做好干部”、“守紀律講規矩”集中教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書香機關、踐行夢想”讀書演講和學習模范人物先進事跡、革命傳統教育活動,使“為國而審、為民而計”的審計宗旨入腦入心入行。以能力建設為核心,制定了全省審計人才培養五年規劃和年度干部培訓計劃、審計干部能力席位標準和分職級、分層次的審計人員能力建設目標,建立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考培結合的教育培訓體系。近三年省審計廳舉辦領導能力和業務培訓40多期,培訓審計人員3000多人次,通過統籌大型審計項目、交叉審計、輪崗交流,先后安排40名處級干部輪崗,1人上掛審計署、3人參加聯合國審計、11名青年干部到基層掛職,組織20多名基層干部到省審計廳掛職。鄂州市局一名近期參加全省政策審計的新兵感悟:“在統一組織的審計實踐中提高了政策認知能力和應急應變能力。”以作風建設為基礎,省審計廳每年春季培訓主題都是加強作風建設,陸續開展了“審計作風年”、民主評議行風、行風政風熱線等作風建設活動,深入農村和老區開展“三萬”活動,扎實推進機關“治庸問責”,提振了干部精氣神。以廉政建設為保障,深入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宣教月”活動,到今年已是第16個年頭。緊扣審計權力的運行,建立健全審計風險防控機制制度,僅2014年就對200多個審計項目及所在的審計組進行了監控,提出風險預警291次,督促有關部門和人員糾正問題188個。
在無數具體的審計工作中,湖北審計人展現的是一種平談明志的境界,一種忠誠無悔的決心。四千人的隊伍,每年萬余個審計單位,往往是一個項目剛剛結束,又馬不停蹄轉入下一個項目,審計干部從廳長、處長、科長、審計組長到普通一員,長期執行的是“五加二”工作制。一批批審計人不顧家庭困難自覺堅守崗位,有的親人逝去,有的父母住院,有的自身帶病堅持工作,有的甚至累倒在崗位上成為永久的追憶。這種由忠誠心、責任感、拼搏勁、堅韌力匯萃的審計精神,不斷激勵著一批又一批審計人在服務全面深化改革、服務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征程中堅持不懈、奮勇前進,持續把湖北審計精神發揚光大。(劉明亮 李春艷)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