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提升小城鎮綜合實力,從2012年起,山東省啟動“百鎮建設示范行動”,省財政每年安排20億元專項資金獎補兩批次200個小城鎮建設,著力打造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次中心,培育一批布局合理、經濟發達、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小城鎮。
為摸清政策執行情況,確保達到預期目標,去年,山東省審計廳組織全省審計機關對“百鎮建設示范行動” 的首批100個示范鎮開展了專項審計調查,重點關注了擴權強鎮政策落實、土地保障與利用、資金籌集與管理使用、規劃實施與建設管理情況、金融環境與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發展與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審計中,該廳注重數據分析,先后從統計、財政、住建等有關部門獲取了示范鎮的城鎮化發展指標數據,進行全面的對比分析,判斷示范鎮發展變化情況;注重現場調研,統一設計表格,深入示范鎮實地,全面調查核實當地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布局、人口社會事業發展、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等情況;還充分聽取民聲,走村串戶發放調查問卷5000余份,了解當前困擾新型城鎮化的難題,聽取群眾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需求、建議和期盼,為績效評價提供了素材。
審計調查顯示,示范行動實施以來,示范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完善,道路硬化率和亮化率超過90%,均建成了垃圾轉運站,96個鎮建設了污水處理設施,建成256個省級認定的中心幼兒園,128個衛生院達到規范化標準,城鎮化率達到41.11%,提高了7.25%,經濟發展速度明顯加快,2012年、2013年100個鎮的總體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分別為41%、43%。但審計也反映和揭示了示范行動中存在的發展不均衡、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土地供給與城鎮化發展存在矛盾、資金投入不足、建設實施不規范、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不完善、公共服務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從體制機制制度層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增強制度設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進權限下放,分類制定行政許可及審批權限下放清單;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強資金保障;科學編制示范鎮土地利用規劃,調整好各類用地結構和數量,緩解土地供需矛盾等審計建議。審計情況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省委副書記、省長郭樹清、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分別作出批示,要求相關部門認真研究、積極整改,切實提高“百鎮建設示范行動”成效,更好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根據批示精神和審計建議,該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認真整改審計發現的問題,研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動“百鎮建設示范行動”規范建設的意見》,從管理制度層面嚴格規范了“百鎮建設示范行動”的實施,為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科學發展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同時,聯合相關部門制定了專項整改落實方案,派出工作組對相關市、縣整改情況進行了督查,確保整改到位,全面提升小城鎮建設和發展水平。(狄元孝 鄭茂霞)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