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和重慶全面推進依法治市《意見》,重慶市委副書記張國清近日主持召開全市2015年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研究部署2015年度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他強調要通過深化經濟責任審計成果運用樹立審計權威。
張國清指出,經濟責任審計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市的有效手段,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促進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措施。審計人員要把“求真”作為審計的靈魂和生命,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做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在制度建設上,要逐步制定審計評價、問責問效、結果運用等辦法,推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由“亡羊補牢”向“防患于未然”轉變。在計劃銜接上,要按照市委“五年一輪審”要求和《五年輪審規劃》,加強經濟責任項目規劃和年度計劃安排的銜接,科學合理的安排好年度工作任務,確保審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在審計重點上,要圍繞領導干部的崗位職責,重點關注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的過程和效果,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部門、關鍵崗位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行為的審計監督,及時發現問題隱患,糾正偏差,堵塞漏洞。
張國清強調,要不斷深化經濟責任審計成果運用,通過深化經濟責任審計成果運用樹立審計權威。要嚴格責任界定,切實改變經責審計中存在的追責無主體、問責無對象情況,歷史的、客觀的、辨證的劃分直接責任、主管責任和領導責任。要強化整改落實,對審計查出的問題,特別是離任審計中發現的問題,不僅要追責,而且“新官要理舊賬”,必須落實整改責任,逐項對照整改。要強化問責問效,要細化相關的辦法,切實把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作為干部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對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不力、屢審屢犯、造成重大影響和損失的部門單位,要對被審計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應該追究責任的,由紀檢監察機關、組織人事部門或上級主管部門按規定及時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讓違法違規者付出代價、受到懲罰,使一些領導干部思想受到震動,行為受到約束,少犯和不犯錯誤。(楊琦)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