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長李希:充分發揮審計工作在推進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近日,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希在聽取省審計廳工作匯報后,充分肯定了2014年全省審計工作,同時強調,審計工作要胸懷全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促進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突出重點,努力實現審計監督全覆蓋,依法獨立履行審計監督職能,充分發揮審計工作在推進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李希指出,過去的一年,全省審計戰線的同志們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任務,做了大量艱苦細致、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發揮了審計監督職能和作用,推動了全省深化改革和經濟發展,促進了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反腐倡廉建設,保障了民生和社會事業健康發展。今年的審計工作思路清晰,體現了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緊扣“促發展,反腐敗”主題主線,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緊緊圍繞“四個驅動”、“五個增長點”全面謀劃審計工作。
李希強調,審計工作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必須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更加主動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適應新常態,在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中謀劃和定位遼寧振興發展,讓改革、創新、市場、開放“四個驅動”共同發力,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推動遼寧振興發展的強大支撐。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全省審計機關要主動作為,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當好這些重大政策落實的“督查員”,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緊緊圍繞中央支持東北振興的重大舉措、圍繞國務院出臺的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措施、圍繞“四個驅動”、“五個新增長點”開展審計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為,扎實推進各項重大決策部署真正落地生根。
李希要求,審計監督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服務科學決策、推進依法行政和民主監督的重要手段。全省審計機關要著力增強服務發展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審計工作在推進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中的重要保障作用。一是要當好公共資金的“守護者”,切實把財政審計的著力點放在監督公共資金的績效提高上,用“火眼金睛”看好國家錢財,確保財政資金節約、合理、有效使用。二是要當好經濟運行的“安全員”,加強專項資金和重大項目的審計,密切關注經濟運行中的潛在風險,充分發揮預防、揭示、抵御的“免疫系統”功能,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三是要當好群眾利益的“捍衛者”。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作為審計重點,把民生資金盯緊、盯牢、盯好,給百姓報個“明白賬”、“放心賬”。四是要當好權力運行的“緊箍咒”。推進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形成經濟責任審計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為行政權力運行涂上“防腐劑”。五是堅持從嚴治審的“鐵律”。在“實”、“高”、“新”、“嚴”、“細”上下功夫,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說真話、報實賬、進諍言,做到依法審計,客觀公正。(喬鵬程)
李希指出,過去的一年,全省審計戰線的同志們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任務,做了大量艱苦細致、卓有成效的工作,有效發揮了審計監督職能和作用,推動了全省深化改革和經濟發展,促進了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反腐倡廉建設,保障了民生和社會事業健康發展。今年的審計工作思路清晰,體現了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緊扣“促發展,反腐敗”主題主線,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緊緊圍繞“四個驅動”、“五個增長點”全面謀劃審計工作。
李希強調,審計工作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必須圍繞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更加主動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適應新常態,在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中謀劃和定位遼寧振興發展,讓改革、創新、市場、開放“四個驅動”共同發力,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上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推動遼寧振興發展的強大支撐。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全省審計機關要主動作為,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當好這些重大政策落實的“督查員”,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緊緊圍繞中央支持東北振興的重大舉措、圍繞國務院出臺的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措施、圍繞“四個驅動”、“五個新增長點”開展審計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為,扎實推進各項重大決策部署真正落地生根。
李希要求,審計監督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服務科學決策、推進依法行政和民主監督的重要手段。全省審計機關要著力增強服務發展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審計工作在推進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中的重要保障作用。一是要當好公共資金的“守護者”,切實把財政審計的著力點放在監督公共資金的績效提高上,用“火眼金睛”看好國家錢財,確保財政資金節約、合理、有效使用。二是要當好經濟運行的“安全員”,加強專項資金和重大項目的審計,密切關注經濟運行中的潛在風險,充分發揮預防、揭示、抵御的“免疫系統”功能,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三是要當好群眾利益的“捍衛者”。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作為審計重點,把民生資金盯緊、盯牢、盯好,給百姓報個“明白賬”、“放心賬”。四是要當好權力運行的“緊箍咒”。推進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形成經濟責任審計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為行政權力運行涂上“防腐劑”。五是堅持從嚴治審的“鐵律”。在“實”、“高”、“新”、“嚴”、“細”上下功夫,自覺踐行“三嚴三實”要求,說真話、報實賬、進諍言,做到依法審計,客觀公正。(喬鵬程)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