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常務副市長翁杰明:保政令暢通 促提質增效 扎實履行新常態下審計監督職責
2月6日,重慶市政府召開全市審計工作會,學習傳達李克強總理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全面總結2014年全市審計工作,部署今年各項審計任務。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翁杰明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
翁杰明指出,2014年,全市審計系統圍繞發展大局和全市中心工作,以“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堵塞漏洞、反對腐敗”為總體要求,堅持敢于揭短,敢于逗硬,敢于亮劍,審計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展。全年共完成審計項目3781個,查繳及督促被審計單位歸還財政資金195.4億元,向司法、紀檢監察等機關移送案件線索383件,涉及人員233人、金額11億元,推動各級各部門堵塞了管理漏洞,完善了相關制度,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翁杰明強調,全市審計機關要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緊圍繞“反腐、改革、法治、發展”的中心任務,扎實落實五年輪審規劃,做好“五個促進”,努力提升審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推動實現審計監督全覆蓋。一是促進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順利實施。要將推動五大功能區域協調發展作為審計工作的首要任務,以各功能區域發展定位為引導,以政策和資金為主線,把分類扶持、差別約束政策的執行效果貫穿到審計中,促進優化五大功能區域發展的空間布局。二是促進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要把確保政令暢通作為重中之重,緊緊圍繞中央重大宏觀政策措施和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抓好跟蹤審計,關注25個重大改革專項實施方案落實、內陸開放平臺建設和重點領域的民生資金使用管理等,及時跟進,全程跟蹤,確保政策落地。三是促進各類風險及時化解。要增強預見性,提高判斷力,密切關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瓶頸和薄弱環節,重點瞄準財政資金安全、政府性債務管控、國有資本運營、金融風險管控等,反映風險隱患,及時提出風險防范建議。四是促進權力規范高效運行。要以權力行使和責任落實為重點,繼續加大經濟責任審計力度,加強分析研究,查找大面積、長周期、系統性問題,及時向黨委、政府報告,讓各級領導干部掂出責任的分量。五是促進體制機制法治建設。要把查問題、提建議、抓整改、促發展結合起來,注重由單一分散的審計項目整合提煉成綜合的、宏觀的審計成果,“倒逼”體制機制制度完善。要把審計整改、審計成果運用納入重大經濟決策、干部選拔任用、政府督查重點和政府績效評估中,杜絕屢審屢犯現象發生。要嚴格區分依法探索創新與借改革之名行違法違紀之實的行為,既要守住底線、不破紅線,又要保護好、激發好創業創新積極性。
翁杰明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和支持審計工作,認真落實五年輪審規劃要求,如實、及時提供審計所需資料,積極配合開展聯網審計;要抓好內部審計工作,按規定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自覺規范各項經濟行為。全市審計機關要加強審計能力建設,加快以“大數據”為核心的審計信息化建設,強化法治原則、法治思維,嚴格依法規范審計行為,做到不為任何誘惑所迷、不為任何壓力所屈,切實打造“審計鐵軍”。
這次會議還明確提出,2015年全市審計機關將立足推進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扎實落實五年輪審規劃,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審計重點,加大對重大政策措施執行、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項目、重點資金及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的審計力度,發揮好審計促進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市建設的“重器”和“利劍”作用,為經濟社會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重慶市級五年輪審規劃涉及到的181家重點審計單位的負責人、各區縣政府分管領導及審計部門主要負責人335人參加會議。(梁敏)
翁杰明指出,2014年,全市審計系統圍繞發展大局和全市中心工作,以“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堵塞漏洞、反對腐敗”為總體要求,堅持敢于揭短,敢于逗硬,敢于亮劍,審計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展。全年共完成審計項目3781個,查繳及督促被審計單位歸還財政資金195.4億元,向司法、紀檢監察等機關移送案件線索383件,涉及人員233人、金額11億元,推動各級各部門堵塞了管理漏洞,完善了相關制度,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翁杰明強調,全市審計機關要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緊圍繞“反腐、改革、法治、發展”的中心任務,扎實落實五年輪審規劃,做好“五個促進”,努力提升審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推動實現審計監督全覆蓋。一是促進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順利實施。要將推動五大功能區域協調發展作為審計工作的首要任務,以各功能區域發展定位為引導,以政策和資金為主線,把分類扶持、差別約束政策的執行效果貫穿到審計中,促進優化五大功能區域發展的空間布局。二是促進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要把確保政令暢通作為重中之重,緊緊圍繞中央重大宏觀政策措施和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抓好跟蹤審計,關注25個重大改革專項實施方案落實、內陸開放平臺建設和重點領域的民生資金使用管理等,及時跟進,全程跟蹤,確保政策落地。三是促進各類風險及時化解。要增強預見性,提高判斷力,密切關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瓶頸和薄弱環節,重點瞄準財政資金安全、政府性債務管控、國有資本運營、金融風險管控等,反映風險隱患,及時提出風險防范建議。四是促進權力規范高效運行。要以權力行使和責任落實為重點,繼續加大經濟責任審計力度,加強分析研究,查找大面積、長周期、系統性問題,及時向黨委、政府報告,讓各級領導干部掂出責任的分量。五是促進體制機制法治建設。要把查問題、提建議、抓整改、促發展結合起來,注重由單一分散的審計項目整合提煉成綜合的、宏觀的審計成果,“倒逼”體制機制制度完善。要把審計整改、審計成果運用納入重大經濟決策、干部選拔任用、政府督查重點和政府績效評估中,杜絕屢審屢犯現象發生。要嚴格區分依法探索創新與借改革之名行違法違紀之實的行為,既要守住底線、不破紅線,又要保護好、激發好創業創新積極性。
翁杰明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和支持審計工作,認真落實五年輪審規劃要求,如實、及時提供審計所需資料,積極配合開展聯網審計;要抓好內部審計工作,按規定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自覺規范各項經濟行為。全市審計機關要加強審計能力建設,加快以“大數據”為核心的審計信息化建設,強化法治原則、法治思維,嚴格依法規范審計行為,做到不為任何誘惑所迷、不為任何壓力所屈,切實打造“審計鐵軍”。
這次會議還明確提出,2015年全市審計機關將立足推進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深入實施,扎實落實五年輪審規劃,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審計重點,加大對重大政策措施執行、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項目、重點資金及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情況的審計力度,發揮好審計促進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市建設的“重器”和“利劍”作用,為經濟社會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重慶市級五年輪審規劃涉及到的181家重點審計單位的負責人、各區縣政府分管領導及審計部門主要負責人335人參加會議。(梁敏)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