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全力推進宏觀公共政策執行效應審計取得良好成效
今年以來,福建省審計廳全面推進宏觀公共政策執行效應審計,陸續開展了福建省生態補償狀況、民用爆破行業、現代農業發展政策落實情況等方面的專項審計,同時深入調研分析,提出了許多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審計分析報告。政府相關部門積極采納審計建議,促成一系列深具影響力的地方政策措施出臺,有效助推多個行業、產業、企業的改革發展,并在實施過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效發揮了審計在服務國家治理方面的建設性作用。
近幾年,福建省審計廳圍繞“服務改革發展、服務法治進程、服務民生保障”,持續推進宏觀公共政策執行效應審計。該廳將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執行落實情況作為切入點,通過關口前移、源頭把控,堵住制度漏洞、完善政策法規、建立長效機制,實現了審計從財政財務收支、績效審計向政策跟蹤評估及決策建議的審計模式拓展。
從2012年起,該廳從履行公共經濟職責、服務宏觀管理決策出發,探索性地對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公司領導人員開展了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并在此基礎上,研究了本省汽車產業發展的歷史沿革、基礎條件和發展現狀,開展潛力分析,就如何扶持企業發展、提高汽車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向省委和省政府提交了專題報告,引起省領導的高度關注,有關部門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優勢互補和聯合發展”的審計建議,完成了省內汽車行業整合工作,整合后汽車集團總資產和產品銷量分別增長了137%和59%。
此后,該廳不斷加大對公共管理領域重大經濟政策落實情況的審計力度,先后對省屬駐港企業、民用爆破行業、中小企業扶持、旅游產業、煤炭行業、生態補償、公共財政均等化、現代農業發展等改革發展中的難點、熱點、焦點議題開展審計,進行深入地調查研究和宏觀分析研判,并就如何突破制約企業、行業、產業發展的瓶頸提出了有針對性、可操作強的審計建議,提交了《福建省民爆行業發展狀況調的專題查分析報告》、《福建省旅游產業政策落實情況專項審計調查的報告》等審計分析報告,這些審計建議經相關部門研究,已轉化為推動改革和發展的實際行動,促成了福建海峽科化股份有限公司與福建省民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整合重組等重大決策部署,形成并完善了《福建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福建省旅游條例》(草案)、《關于支持省屬駐港企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扶持推進政策措施,推動了福建省旅游、煤炭、民爆等行業、產業、企業的改革發展及福建生態補償機制、現代農業發展等相關政策的完善落實,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認可,也得到相關部門的積極響應,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政策效應,實現了審計在服務國家治理方面的建設性作用。
通過審計實踐,該廳總結出開展宏觀公共政策執行效應審計的兩種方式:一是從預算執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同一類型審計中,分析總結提煉共性、普遍性、制度性問題,升華為綜合宏觀的審計成果;二是緊扣當前改革發展和民生維護中的主要矛盾和關鍵節點,開展行業性、系統性專項審計調查。該廳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呈現出四個特點。
一是點面結合推進。順應政策實施的脈絡,既從財稅等宏觀政策著力,也從煤炭、旅游等中觀產業政策入手,還從駐港企業、中小微企業等微觀個體切入,構建立體、各層次兼顧的審計格局,形成以審計促進制度完善、建立長效機制,增進管理績效,擴大政策效應,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取向,以研究體制、機制、制度深層問題并開展政策執行效應評估為主要內容的審計模式。
二是調研系統深入。在正式立項前對涉及的項目點開展前期調查研究,連接管理決策和基層實踐的關節,傾聽基層呼聲,取得基層信任支持,掌握第一手資料。審計過程中與業內專家座談,深入了解行業、專業特點,全方位梳理政策安排和制度設計背景,對同類型微觀經濟運行主體進行多側面、多角度的調查。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明晰審計思路,找準著力點。
三是數據挖掘分析。充分發揮審計部門長期以來形成的數據分析優勢,廣泛采集數據,建構以大數據支撐的觀察經濟運行的分析框架。靈活采用政策分析工具,運用統計抽樣、分析性復核、成本效益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發現行業性、系統性、潛在性的風險和問題,分析政策執行效應,挖掘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產業集中度的潛力,為政府科學決策、推動改革發展建言獻策。
四是制度建構導向。以制度建構為最終目的,圍繞體制機制的效率、決策管理的效能、政策執行的效用、工作推進的效果、資金使用的效益,將審計關口前移,對涉及容易引起系統性問題的主要矛盾癥結予以揭示,對完善體制機制制度設計及政策安排提出建設性建議,達到消除制度漏洞、完善政策、建立長效機制的目的。
據了解,2015年福建省將對農業和扶貧縣開發、新型城鎮化進程等開展宏觀公共政策執行效應審計,并逐步將宏觀公共政策執行效應審計向公共管理服務型審計推進,有效發揮審計作為宏觀調控工具的作用,實現審計職能的進一步拓展提升。(張麗欽 鄭曉沖)
近幾年,福建省審計廳圍繞“服務改革發展、服務法治進程、服務民生保障”,持續推進宏觀公共政策執行效應審計。該廳將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執行落實情況作為切入點,通過關口前移、源頭把控,堵住制度漏洞、完善政策法規、建立長效機制,實現了審計從財政財務收支、績效審計向政策跟蹤評估及決策建議的審計模式拓展。
從2012年起,該廳從履行公共經濟職責、服務宏觀管理決策出發,探索性地對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公司領導人員開展了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并在此基礎上,研究了本省汽車產業發展的歷史沿革、基礎條件和發展現狀,開展潛力分析,就如何扶持企業發展、提高汽車產業集中度和競爭力向省委和省政府提交了專題報告,引起省領導的高度關注,有關部門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優勢互補和聯合發展”的審計建議,完成了省內汽車行業整合工作,整合后汽車集團總資產和產品銷量分別增長了137%和59%。
此后,該廳不斷加大對公共管理領域重大經濟政策落實情況的審計力度,先后對省屬駐港企業、民用爆破行業、中小企業扶持、旅游產業、煤炭行業、生態補償、公共財政均等化、現代農業發展等改革發展中的難點、熱點、焦點議題開展審計,進行深入地調查研究和宏觀分析研判,并就如何突破制約企業、行業、產業發展的瓶頸提出了有針對性、可操作強的審計建議,提交了《福建省民爆行業發展狀況調的專題查分析報告》、《福建省旅游產業政策落實情況專項審計調查的報告》等審計分析報告,這些審計建議經相關部門研究,已轉化為推動改革和發展的實際行動,促成了福建海峽科化股份有限公司與福建省民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整合重組等重大決策部署,形成并完善了《福建省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福建省旅游條例》(草案)、《關于支持省屬駐港企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扶持推進政策措施,推動了福建省旅游、煤炭、民爆等行業、產業、企業的改革發展及福建生態補償機制、現代農業發展等相關政策的完善落實,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認可,也得到相關部門的積極響應,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政策效應,實現了審計在服務國家治理方面的建設性作用。
通過審計實踐,該廳總結出開展宏觀公共政策執行效應審計的兩種方式:一是從預算執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等同一類型審計中,分析總結提煉共性、普遍性、制度性問題,升華為綜合宏觀的審計成果;二是緊扣當前改革發展和民生維護中的主要矛盾和關鍵節點,開展行業性、系統性專項審計調查。該廳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呈現出四個特點。
一是點面結合推進。順應政策實施的脈絡,既從財稅等宏觀政策著力,也從煤炭、旅游等中觀產業政策入手,還從駐港企業、中小微企業等微觀個體切入,構建立體、各層次兼顧的審計格局,形成以審計促進制度完善、建立長效機制,增進管理績效,擴大政策效應,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為取向,以研究體制、機制、制度深層問題并開展政策執行效應評估為主要內容的審計模式。
二是調研系統深入。在正式立項前對涉及的項目點開展前期調查研究,連接管理決策和基層實踐的關節,傾聽基層呼聲,取得基層信任支持,掌握第一手資料。審計過程中與業內專家座談,深入了解行業、專業特點,全方位梳理政策安排和制度設計背景,對同類型微觀經濟運行主體進行多側面、多角度的調查。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明晰審計思路,找準著力點。
三是數據挖掘分析。充分發揮審計部門長期以來形成的數據分析優勢,廣泛采集數據,建構以大數據支撐的觀察經濟運行的分析框架。靈活采用政策分析工具,運用統計抽樣、分析性復核、成本效益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發現行業性、系統性、潛在性的風險和問題,分析政策執行效應,挖掘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產業集中度的潛力,為政府科學決策、推動改革發展建言獻策。
四是制度建構導向。以制度建構為最終目的,圍繞體制機制的效率、決策管理的效能、政策執行的效用、工作推進的效果、資金使用的效益,將審計關口前移,對涉及容易引起系統性問題的主要矛盾癥結予以揭示,對完善體制機制制度設計及政策安排提出建設性建議,達到消除制度漏洞、完善政策、建立長效機制的目的。
據了解,2015年福建省將對農業和扶貧縣開發、新型城鎮化進程等開展宏觀公共政策執行效應審計,并逐步將宏觀公共政策執行效應審計向公共管理服務型審計推進,有效發揮審計作為宏觀調控工具的作用,實現審計職能的進一步拓展提升。(張麗欽 鄭曉沖)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