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秦巴山區扶貧資金審計“專項化、專題化”
近日,四川省審計廳開展對綿陽、廣元、南充、達州、廣安、巴中市本級及所屬15個國定和17個省定縣“秦巴山區”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進行審計。這是該省繼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彝家新寨建設專項資金審計、草原生態建設資金專項審計調查之后,又一個重點民生審計項目。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貧困地區。2010年中央《關于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把秦巴山區等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作為西部大開發規劃和未來十年扶貧開發綱要的重點。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打一場秦巴山區扶貧開發總體戰、攻堅戰的部署,制定2011—2015年的五年規劃,確定扶貧開發的七大工程:新村建設、基礎設施、特色產業、能力提升、生態保護、社會保障、開放合作。據估算,規劃區相關項目投資超過2000億元。
近年來,四川省各級各部門堅持把扶貧開發擺在突出位置,認真實施農村扶貧開發規劃,取得了顯著成效。審計部門也一直關注、跟蹤秦巴山區扶貧開發的進展。本次審計資金項目范圍涵蓋了發展資金、以工代賑資金、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國有貧困農(林)場扶持資金、扶貧貸款財政貼息5個方面。
審計目的明確,重點清晰。
民生項目不許打折扣。重點審查市、縣財政配套資金是否及時到位,特別是民生項目中涉及移民搬遷、安全飲水、殘疾人扶貧等項目配套資金是否落實到位。是否存在因配套資金未落實,造成項目建設未完成或者降低項目建設標準,調減建設內容等問題。
防止假民生之名“套錢”。審查項目實施單位是否按照批準的計劃和規定用途使用資金,是否存在將扶貧資金挪用于建樓堂館所、購公務用車、發放錢物、平衡財政預算、償還債務、對外投資等問題;是否存在以虛假票據、虛增工程量等手段套取扶貧資金,甚至貪污私分扶貧資金等問題。
確保錢花在“刀口上”。檢查分析扶貧項目完成后,在提升項目市、縣經濟總量、增加農民純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經濟效益,在減少貧困人口、提高農民實用技能、新增貧困人口就業、改善生產條件、加快脫貧致富、提高發展能力等社會效益,在減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活環境等生態效益。
重點查處。加大對勞務扶貧、國有貧困農(林)場扶貧、農村殘疾人扶貧、彩票公益金以及社會捐贈等資金的審查力度。重點查處套取、挪用和貪污私分扶貧資金等重大違法違紀問題。每個縣(市、區)審計組選擇2個整村推進項目和1個農村連片整治項目中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占中等規模的子項目實施審計。
四川省審計廳表示,審計旨在“摸清情況、查處問題、分析原因、完善機制、促進發展”,確保資金實實在在用在占全省30%左右的老區貧困人口身上。(夏明 何雪萍)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