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大連:預算執行審計多點發力全面提升審計成效
近年來,遼寧省大連市審計局在預算執行審計中,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圍繞六個方面,多點發力,不斷提升預算執行審計成效,有效發揮審計服務國家治理的作用。
科學制定審計計劃,切實突出審計重點。該局建立健全預算執行審計項目庫機制和審計立項優選機制,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圍繞全面深化改革、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總目標,圍繞財政預算真實性、完整性、效益性,公共資金使用、公共權力運行和公共部門履職盡責的具體目標,圍繞重點領域、行業和資金的審計重點,實行“開門定計劃”,使預算執行審計項目更加具有針對性。
發揮現代財政作用,推進財稅體制改革。一是促進預決算公開和全口徑預決算體系建設;二是強化對預算編制、分配和執行的監督檢查,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政策落實效果;三是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強化對公款支出、公款消費以及奢華建設的審計力度,發揮財政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引導作用;四是關注轉移支付資金的管理和使用,促進事權和支出責任相匹配,促進財稅體制改革;五是維護財政安全和公共資金安全,防范和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僅2013年和2014年,在對市財政具體組織本級預算執行審計中,下達審計決定并收繳入庫14.7億元,促進市政府及財政部門制定完善相關制度10項。
借助數據審計模式,構建聯網審計模型。一是通過搭建多行業數據集中、市縣數據聯動的縱橫結合平臺,構建數據審計分析模型,實現審計線索分析智能化和自動化。該局將財政審計、公積金審計、社保審計、稅收審計和投資審計等數據納入統一平臺,結合民政低保、土地出讓、稅收、項目投資建設等行業信息,構建起跨行業、跨部門、跨年度的聯網審計方法體系,共自主研發計算機審計模塊300余個,提高了審計質量和效率;二是在數據關聯的基礎上,通過梳理、比對、分析,生成審計疑點,確定審計核查重點,實現精確定位,如,今年的地稅征管審計中,通過聯網審計建立納稅人資金賬簿繳納印花稅查詢,發現當年百余戶納稅人存在未繳資金賬簿印花稅的問題,引起地稅部門高度重視,并對以往年度開展檢查追繳。
現場審核審理并行,強化審計質量控制。該局實行“三加二”式質量控制體系,嚴把審計質量關。通過建立審計人員、審計組長(主審)、業務處負責人三級現場審核制度,結合審計組例會制和重大事項會議討論制,提升審計現場管理質量;通過審計小組兼職審理人員、單位專職審理人員二級現場審理,區別審計項目差異和重要性程度進行現場檢查,結合預審理、網上即時審理,以及審計業務會議制度,全方位保障預算執行審計質量。
完善審計報告機制,加大審計處理力度。一是實行1加N式審計報告。即,除出具審計報告、審計調查報告、審計結果報告和審計工作報告外,對延伸審計的單位出具審計通報,揭示審計發現問題,提出整改要求,實現一審多用,一審多果;二是加大審計處理處罰和審計移送力度,對違規違法問題及時向紀檢監察和司法部門以及行業主管部門移送,提出處理建議,實現各部門信息交互和協同配合。
加大審計整改力度,強化審計成果運用。一是建立健全審計整改四項長效機制,即“整改結果報告和公告機制、跟蹤檢查機制、相關部門協作機制和問責機制”;二是加大審計結果公開力度,既在本單位公開,為審計人員提供學習借鑒平臺,又實行審計結果社會公開,規范審計結果的公開范圍、方式、內容和程序;三是促進制度完善和審計質量提升,通過審計結果管理和落實,對內完善審計計劃、審計執行、復核審理、監督考核、責任追究、整改落實等業務管理規范體系,對外促進被審計單位機制體制制度建設,全面提升預算審計成效。(于立萍 閆忠文)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