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市開展內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情況專項調查
近日,為全面掌握各部門和單位內部管理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開展的現狀,充分利用內部審計力量推進審計全覆蓋,江蘇省南京市審計局對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內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情況開展了專項調查。
此次調查共涉及98個部門和單位,其中:45個工作部門、11個區、7開發園區(科創園)、23個集團公司(控股企業、金融企業)、12個人民團體(事業單位)。調研內容涉及組織機構設置情況、經費保障及人員配備情況、審計工作開展情況和審計成效。
調查結果表明,近年來,南京市積極擴大經濟責任審計覆蓋面,扎實開展內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4個下屬單位較多的黨政部門成立了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15個部門和單位建立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2011年至2013年,對內設機構正職、所屬單位正職以及下屬子企業正職和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職開展經濟責任審計367人次,提出1043條內控管理建議,促進建立健全171個管理制度。已實施內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部門和單位明確將審計結果作為考核被審計對象工作業績和實施獎懲、任免或者聘用的主要依據,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列入領導干部個人檔案。2013年,市住建委在21名內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針對排查出下屬事業單位18名事業干部在企業兼職的情況,研究制定了規范和清理干部兼職問題的長效機制。市交通集團組織開展了所屬企業2011至2013年業務招待費審計,提出了21條審計建議,被集團領導逐一采納;2014年,該集團所屬企業業務招待費預算同比下降31%,集團相關部門還研究制訂了一系列完善業務招待費管理的相關規定。
本次調查也顯示,南京市各部門內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還存在工作推進不均衡、部分下屬單位成為內部審計監督盲區等問題和薄弱環節。對此,南京市審計局建議市政府盡快建立內部管理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通過開展內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進一步加大對下屬單位“一把手”的監督,規范二、三級單位財政財務收支行為,減少違紀違規現象,促進和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建設。(吳文嘉)
此次調查共涉及98個部門和單位,其中:45個工作部門、11個區、7開發園區(科創園)、23個集團公司(控股企業、金融企業)、12個人民團體(事業單位)。調研內容涉及組織機構設置情況、經費保障及人員配備情況、審計工作開展情況和審計成效。
調查結果表明,近年來,南京市積極擴大經濟責任審計覆蓋面,扎實開展內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4個下屬單位較多的黨政部門成立了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15個部門和單位建立了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2011年至2013年,對內設機構正職、所屬單位正職以及下屬子企業正職和主持工作一年以上的副職開展經濟責任審計367人次,提出1043條內控管理建議,促進建立健全171個管理制度。已實施內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部門和單位明確將審計結果作為考核被審計對象工作業績和實施獎懲、任免或者聘用的主要依據,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列入領導干部個人檔案。2013年,市住建委在21名內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針對排查出下屬事業單位18名事業干部在企業兼職的情況,研究制定了規范和清理干部兼職問題的長效機制。市交通集團組織開展了所屬企業2011至2013年業務招待費審計,提出了21條審計建議,被集團領導逐一采納;2014年,該集團所屬企業業務招待費預算同比下降31%,集團相關部門還研究制訂了一系列完善業務招待費管理的相關規定。
本次調查也顯示,南京市各部門內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還存在工作推進不均衡、部分下屬單位成為內部審計監督盲區等問題和薄弱環節。對此,南京市審計局建議市政府盡快建立內部管理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通過開展內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進一步加大對下屬單位“一把手”的監督,規范二、三級單位財政財務收支行為,減少違紀違規現象,促進和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建設。(吳文嘉)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