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立完善審計專家審議制度 強化審計項目質量控制
近幾年來,特別是《國家審計準則》頒布實施以來,安徽省審計廳高度重視審計質量工作, 將推行審計專家審議制度作為貫徹落實審計法律法規、健全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重要舉措。從2008年起,該廳從廳機關推選了20多位具有高級職稱或專業特長的各類業務專家組成廳審計專家庫。專家庫成員在總審計師領導下,參與研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和審計工作重點,參與重要審計項目和重大疑難問題的審理、審議,參加審計執法和質量檢查、優秀審計項目評比等業務活動。
為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每年年初,該廳結合審計專家的工作經驗和專業特長、項目類型和實施時間以及專家精力等因素,將廳機關年度審計項目逐一分配到審計專家庫成員,保證審計專家提前介入,盡早實施對具體審計項目的業務跟蹤。為進一步完善和充實廳審計專家庫,充分發揮審計專家的作用,該廳對審計專家庫人選實行動態管理,每年根據專家履行職責等情況對專家庫人選進行調整,對審計專家履行職責情況進行定期考核,并作為專家庫人員調整的重要依據。
今年以來,為適應審計全覆蓋的需要,進一步提高專家審議工作質量和效率,該廳要求審計專家在項目審議過程中努力做到:一要充分溝通。在正確處理好審議與被審議關系的基礎上,做好與審計組的充分溝通,以使審議意見得到更好落實。二要突出重點。針對不同類型項目的特點,把握好審議重點,力求使主要問題查深查透,在此基礎上發表書面審議意見。三要強化跟蹤。及時了解項目進度,適度提前跟蹤項目進展情況,由偏重結果控制向結果與過程控制并重轉變。
此外,在發揮審計專家作用的同時,該廳還將加強審理機構審理、完善審計機關業務會議制度作為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積極探索征求意見前審理、現場跟蹤審理、網上在線審理等多種方式,不斷深化和改進業務會議內容,做好項目審理、專家審議與業務會議審定制度的有機銜接,有效地降低了審計風險,提高了審計質量。
為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每年年初,該廳結合審計專家的工作經驗和專業特長、項目類型和實施時間以及專家精力等因素,將廳機關年度審計項目逐一分配到審計專家庫成員,保證審計專家提前介入,盡早實施對具體審計項目的業務跟蹤。為進一步完善和充實廳審計專家庫,充分發揮審計專家的作用,該廳對審計專家庫人選實行動態管理,每年根據專家履行職責等情況對專家庫人選進行調整,對審計專家履行職責情況進行定期考核,并作為專家庫人員調整的重要依據。
今年以來,為適應審計全覆蓋的需要,進一步提高專家審議工作質量和效率,該廳要求審計專家在項目審議過程中努力做到:一要充分溝通。在正確處理好審議與被審議關系的基礎上,做好與審計組的充分溝通,以使審議意見得到更好落實。二要突出重點。針對不同類型項目的特點,把握好審議重點,力求使主要問題查深查透,在此基礎上發表書面審議意見。三要強化跟蹤。及時了解項目進度,適度提前跟蹤項目進展情況,由偏重結果控制向結果與過程控制并重轉變。
此外,在發揮審計專家作用的同時,該廳還將加強審理機構審理、完善審計機關業務會議制度作為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積極探索征求意見前審理、現場跟蹤審理、網上在線審理等多種方式,不斷深化和改進業務會議內容,做好項目審理、專家審議與業務會議審定制度的有機銜接,有效地降低了審計風險,提高了審計質量。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