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讓黨和人民滿意的審計鐵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講話精神) |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持續快速發展,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疊加階段,改革發展面臨不少矛盾和困難。與此同時,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一些重大違法違紀案件影響惡劣,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在這一特殊歷史時期,保持發展這架“馬車”平穩快速前行,需要靠改革、反腐“雙輪”驅動、共同發力、整體推進。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審計工作肩負著艱巨的歷史使命,必須進一步堅定信心、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奮力而為。今后一個時期,審計工作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全會、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反腐、改革、發展,緊扣黨和國家工作中心,以監督檢查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效益為基礎,著力反映公共資金使用、公共權力運行和公共部門履職盡責情況,促進理好財、用好權、盡好責,履行好審計法定職責,努力實現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的審計監督全覆蓋,充分發揮國家利益捍衛者、經濟發展“安全員”、公共資金守護者、權力運行“緊箍咒”、反腐敗利劍和深化改革“催化劑”的作用,為推動完善國家治理和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強化宏觀調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促進政令暢通?!稕Q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習近平同志指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兩者相輔相成。審計監督要適應這一要求,密切關注財政、貨幣、產業、投資、稅收等政策措施的執行情況,揭示和反映其中存在的不適應、不銜接、不配套等問題,促進政策作用有效發揮。圍繞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的要求,監督檢查行政審批權清理下放、機構改革推進、政府監管職責履行等情況,促進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創新行政管理方式。進一步提高宏觀把握和統籌分析能力,關注影響宏觀調控的體制機制性問題,積極提出深化改革的建議,促進健全宏觀調控體系。
強化公共資金績效審計,促進提質增效和厲行節約?!稕Q定》提出,必須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習近平同志指出,這次全面深化改革,財稅體制改革是重點之一。主要涉及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等。審計工作助力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當前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推動盤活存量、優化增量,著力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金融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把錢用在刀刃上。審計實踐中,應統籌考慮財政資金投入與項目進展、事業發展以及政策目標實現,把問效、問績、問責貫穿始終,密切跟蹤預算編制、執行、調整、決算等環節,持續關注財政資金的存量和增量,推動財政資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關注行政運行成本和管理績效,監督檢查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國務院“約法三章”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等規定的貫徹落實情況,重點加強對各地方、各部門“三公”經費、會議費和樓堂館所清理情況的專項審計,促進建設儉樸政府。從政策執行、資金使用、資源利用和行政效能等方面綜合分析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揭露和查處嚴重鋪張浪費、重大資源毀損及效益低下等問題,推動實現有效率、可持續的發展。
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促進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稕Q定》提出,加強和改進對主要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近30年的審計實踐使我們認識到,深化經濟責任審計,是加強干部管理和監督、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的重要途徑,是促進領導干部守法守紀守規盡責、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從源頭上預防和懲治腐敗的重要措施。今后一個時期,要重點加強對經濟活動復雜、資金資產量大的重點部門和重點單位領導干部,掌握重要經濟決策權、執行權、管理權和監督權等關鍵崗位領導干部,以及管理重點項目、分配及使用重點資金的部門、單位和崗位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增強審計的主動性和針對性;重點加強對重大決策、財政財務收支、土地管理、重大投資、資產資源出讓等重點領域和環節的監督評價,促進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積極促進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使用等情況逐步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債務管理、民生改善、環境治理、生態效益、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評價內容,引導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政績觀。
強化對經濟運行風險隱患的揭示和反映,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習近平同志強調,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大勢所趨,刻不容緩。應清醒地看到,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重要關口,深化改革中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經濟結構調整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問題,都需要我們高度重視、時刻提防。審計工作應進一步發揮保障和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促進防范和化解風險的作用,當好經濟發展的“安全員”。密切關注財政的可持續性,特別是防控政府性債務風險,跟蹤存量債務的潛在風險及化解情況,監督新增債務的舉借和使用,防止形成新的浪費和風險;密切關注金融風險,跟蹤反映金融創新、互聯網金融發展、跨境資本流動趨勢及相關監管情況,防止以規避監管為目的及脫離經濟發展需要的“創新”,促進金融市場安全高效運行;密切關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績效,特別是國有權益保護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情況,促進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強化民生資金和生態環保項目審計,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習近平同志指出,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越繁重,我們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越要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要把群眾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解決好,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零容忍、對群眾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實踐證明,審計工作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始終把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根本目標,才能充滿活力、健康發展。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加強對“三農”、社會保障、教育、醫療、扶貧、救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資金和項目的審計,堅決制止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行為,推動惠民富民強民政策落實到位。重點關注與人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土地、礦產、水等自然資源以及重點流域、區域、行業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情況,推動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監管體制,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創造良好的資源和生態環境。審計工作既要打“老虎”也要拍“蒼蠅”,既要揪“碩鼠”也要捉“蛀蟲”,堅決查處藏匿在群眾身邊、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小貪小腐,使民生資金成為“高壓線”,誰也不能碰,誰也不敢碰。
強化違法違紀問題揭露和查處力度,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堅持和完善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發揮好紀檢、監察、司法、審計等機關和部門的職能作用,共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審計工作應加強對反腐敗斗爭形勢和任務的研判,加大重大違法案件線索的查處力度,發揮好審計監督在反腐倡廉建設和懲治腐敗中的尖兵和利劍作用。緊緊盯住財政資金管理、公共工程建設、銀行貸款發放、土地和礦產資源出讓轉讓、國有資產處置和國有企業投資經營等重點環節,嚴肅揭露和查處濫用職權、貪污受賄、騙取侵占、奢侈浪費、毀損資源、破壞環境、損害群眾利益等問題。加大與紀檢監察及司法部門的合作力度,完善案件移送協調會商機制,形成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強大合力。
為更好履職盡責,審計機關將進一步創新方式、深挖潛力、強基固本,不斷提高審計能力和水平,打造讓黨和人民群眾滿意放心的審計鐵軍。一是牢記使命,忠誠履職。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維護人民利益、推動完善國家治理為使命,忠于黨和人民,忠誠履職盡責。二是勇于擔當,無私無畏。繼續堅持和發揚說真話、報實情、講真相的勇氣和正氣,無私無畏,敢于碰硬,敢作敢為,做到“戴著烏紗想事,揣著烏紗干活”。三是堅守底線,嚴守法紀。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公務員、一名審計人員,始終堅守黨紀國法、道德良知的底線,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四是尚法求真,盡職盡責。時刻堅守依法履職和審計質量這條“生命線”、職業操守和文明審計這條“保障線”、廉政紀律和保密紀律這條“高壓線”,自覺規范和約束審計行為,做到不缺位、不錯位、不越位。五是昂揚向上,奮發有為。自覺適應新形勢,努力開拓、創新、發展,著力提升專業技能和攻堅突破能力,提升綜合分析和業務管理能力,提升系統理論思維和把握大勢能力,以能力提升推動審計事業發展。
(作者為國家審計署審計長、黨組書記)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