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實行任期內輪審制度有效緩解監督面不夠問題
日前,上海市審計局對審計管轄對象進行全面梳理,制訂了《關于建立和推行本市市管單位領導干部(人員)任期內輪審制度的意見》,從市審計局、各工作黨委、浦東新區黨委三個層面,推動建立ABC三類經濟責任審計項目輪審計劃庫,保證對領導干部審計監督的頻率和力度。
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審計資源與審計任務的矛盾一直是難點問題。上海市除區縣黨委政府、黨政工作部門、事業單位外,還包括大中型國有企業集團、投資公司、金融機構、高等院校、醫院等市管單位,市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對象有400多名。近年來,上海市審計局承擔的市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已占到年度審計項目的50%以上,為保證審計質量,每年至多開展30個的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為此,上海市按照中央兩辦《規定》的要求,將全市的部門單位和國有企業按照產業或行業劃分為若干大口,再由市委派出的工作黨委進行歸口管理的一種工作黨委管理體制,結合上海工作特點,堅持試點先行、逐步推開、積極穩妥的原則,探索開展市管領導干部(人員)經濟責任審計分類管理工作,即從市審計局、各工作黨委、浦東新區黨委三個層面,推動建立ABC三類經濟責任審計項目輪審計劃庫。
在工作職責上,市審計局主要負責對A類單位,即重點部門和單位的市管干部和人員開展經濟責任審計;相關工作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對B類單位,即區縣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及資金資產量較小的部門和單位的市管干部和人員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浦東新區黨委主要負責對C類單位,即浦東新區政府部門、國家事業組織以及市管企業等部門和單位的市管干部和人員開展經濟責任審計。
上海市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充分發揮組織部門和審計部門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計劃管理的主導作用,將相關工作黨委(黨組)實施的經濟責任審計分類管理項目計劃納入市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計劃統籌安排,并統一由市委組織部出具書面審計項目委托書。市聯席會議在市審計局和相關黨委(黨組)提出各自計劃安排建議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各試點單位內部審計力量,堅持審計任務與審計力量相適應,并視情況將相關黨委(黨組)提出的計劃項目委托市審計局組織實施,確保審計質量。相關工作黨委(黨組)承擔的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經其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或聯席會議組織協調,由內部審計機構組織實施,并按照規定向市聯席會議辦公室提交審計結果報告。
經過工作實踐,上海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審計機關為主、工作黨委(黨組)為輔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新格局,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審計力量與審計任務之間的突出矛盾,同時也為推動內部管理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深入發展,促進建立本市領導干部任期內輪審制度奠定了工作基礎。一方面保證了審計機關對重點單位領導干部的審計頻率和力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審計監督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市公安局黨委將“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款收繳”、“涉案財務管理”等方面情況作為審計重點,體現了公安系統單位經濟活動的特點;市人民檢察院黨組通過走訪區縣干部監督管理部門、訪談單位有關領導同志及部門負責人、召開群眾座談會等方式全面了解被審計領導干部履職情況。
在此基礎上,上海市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要求聯席會議辦公室要以擔任主要負責人的領導干部任職所在市管單位為基礎范圍,梳理形成經濟責任審計輪審計劃庫。在輪審計劃庫的基礎上,超前規劃,結合黨委政府部門換屆,完善審計對象基本情況數據庫,初步明確審計對象、審計時間和同步審計范圍等,制定出五年常規輪審計劃。相關工作黨委(黨組)和浦東新區聯席會議辦公室要按照任期輪審的工作思路,根據分類管理權限,做好分類管理的審計對象梳理和輪審規劃工作,明確各自輪審責任,推進輪審目標的實現。要求區縣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也要加強經濟責任審計計劃管理,規范計劃制定流程,做好中長期審計規劃。在推進輪審的過程中,要處理好輪審規劃與年度計劃的銜接,任中審計與離任審計的關系以及哪些單位應當同步審計的問題。通過推行領導干部輪審制度,保持對領導干部的經常性監督。(張海軍 吳曉玲 汪其水)
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審計資源與審計任務的矛盾一直是難點問題。上海市除區縣黨委政府、黨政工作部門、事業單位外,還包括大中型國有企業集團、投資公司、金融機構、高等院校、醫院等市管單位,市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對象有400多名。近年來,上海市審計局承擔的市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已占到年度審計項目的50%以上,為保證審計質量,每年至多開展30個的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為此,上海市按照中央兩辦《規定》的要求,將全市的部門單位和國有企業按照產業或行業劃分為若干大口,再由市委派出的工作黨委進行歸口管理的一種工作黨委管理體制,結合上海工作特點,堅持試點先行、逐步推開、積極穩妥的原則,探索開展市管領導干部(人員)經濟責任審計分類管理工作,即從市審計局、各工作黨委、浦東新區黨委三個層面,推動建立ABC三類經濟責任審計項目輪審計劃庫。
在工作職責上,市審計局主要負責對A類單位,即重點部門和單位的市管干部和人員開展經濟責任審計;相關工作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對B類單位,即區縣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及資金資產量較小的部門和單位的市管干部和人員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浦東新區黨委主要負責對C類單位,即浦東新區政府部門、國家事業組織以及市管企業等部門和單位的市管干部和人員開展經濟責任審計。
上海市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充分發揮組織部門和審計部門在經濟責任審計項目計劃管理的主導作用,將相關工作黨委(黨組)實施的經濟責任審計分類管理項目計劃納入市管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計劃統籌安排,并統一由市委組織部出具書面審計項目委托書。市聯席會議在市審計局和相關黨委(黨組)提出各自計劃安排建議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各試點單位內部審計力量,堅持審計任務與審計力量相適應,并視情況將相關黨委(黨組)提出的計劃項目委托市審計局組織實施,確保審計質量。相關工作黨委(黨組)承擔的經濟責任審計項目,經其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領導小組或聯席會議組織協調,由內部審計機構組織實施,并按照規定向市聯席會議辦公室提交審計結果報告。
經過工作實踐,上海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審計機關為主、工作黨委(黨組)為輔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新格局,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審計力量與審計任務之間的突出矛盾,同時也為推動內部管理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深入發展,促進建立本市領導干部任期內輪審制度奠定了工作基礎。一方面保證了審計機關對重點單位領導干部的審計頻率和力度,另一方面提高了審計監督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市公安局黨委將“行政事業性收費、罰沒款收繳”、“涉案財務管理”等方面情況作為審計重點,體現了公安系統單位經濟活動的特點;市人民檢察院黨組通過走訪區縣干部監督管理部門、訪談單位有關領導同志及部門負責人、召開群眾座談會等方式全面了解被審計領導干部履職情況。
在此基礎上,上海市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要求聯席會議辦公室要以擔任主要負責人的領導干部任職所在市管單位為基礎范圍,梳理形成經濟責任審計輪審計劃庫。在輪審計劃庫的基礎上,超前規劃,結合黨委政府部門換屆,完善審計對象基本情況數據庫,初步明確審計對象、審計時間和同步審計范圍等,制定出五年常規輪審計劃。相關工作黨委(黨組)和浦東新區聯席會議辦公室要按照任期輪審的工作思路,根據分類管理權限,做好分類管理的審計對象梳理和輪審規劃工作,明確各自輪審責任,推進輪審目標的實現。要求區縣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也要加強經濟責任審計計劃管理,規范計劃制定流程,做好中長期審計規劃。在推進輪審的過程中,要處理好輪審規劃與年度計劃的銜接,任中審計與離任審計的關系以及哪些單位應當同步審計的問題。通過推行領導干部輪審制度,保持對領導干部的經常性監督。(張海軍 吳曉玲 汪其水)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