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下午, 安徽省審計工作視頻會議在合肥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經濟工作會議、全國審計工作會議要求,總結去年審計工作,表彰全省優秀審計項目,研究部署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工作任務。省審計廳黨組書記、廳長戴克柱在會上作工作報告。
安徽省政府對此次會議高度重視,會前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聽取審計工作匯報,充分肯定了2013年全省審計機關在維護經濟秩序、防范財政風險、監督權力運行、促進廉政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并對審計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會議總結回顧了2013年全省審計工作。指出,2013年是審計機關成立30周年。全省審計機關緊緊圍繞黨委政府工作中心,緊扣主題主線,密切關注宏觀政策、經濟轉型、權力運行、政府投資、環境保護、民生工程、違法犯罪、體制機制等方面情況,認真履職盡責,加強自身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13年全省審計工作呈現以下五個方面顯著特點。一是領導重視,審計地位實現新提升;二是協調順暢,審計效能實現新提升;三是管理科學,審計質量實現新提升;四是作風扎實,審計形象實現新提升;五是成效顯著,審計作用實現新提升。2013年全省共審計和專項審計調查6339個單位,查出違規問題金額322.26億元、損失浪費問題金額1.84億元、管理不規范金額1576.7億元、侵害人民群眾利益問題金額5244萬元,促進增收節支、挽回或避免損失102.9億元,核減投資或結算額53.35億元,移送司法、紀檢監察機關和有關部門處理事項101件。全年提交審計報告和信息7258篇,提出審計建議13075條,根據審計建議制定整改措施894項,建立健全規章制度167項,促進整改落實有關問題資金146.22億元,其中僅社?;饍灮堇蕡绦星闆r審計,追回往年少計利息收入6.33億元;向社會公布審計結果公告386篇,有力促進了審計監督與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的結合。
會議提出,2014全省審計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和三中全會、全國審計工作會議、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圍繞“發展、改革、反腐”,著力擴大審計覆蓋面,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努力實現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國有資源的審計監督全覆蓋,充分發揮國家利益的捍衛者、經濟發展的“安全員”、公共資金的守護者、權力運行的“緊箍咒”、反腐敗的利劍和深化改革的“催化劑”作用,為打造“三個強省”、建設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會議強調,2014年要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實現審計工作“提面、提質、提效、提能”。一要緊緊圍繞促進發展和深化改革,準確把握審計監督工作重點;二要緊緊圍繞促進黨風廉政和反腐敗斗爭,進一步加大對違法違紀問題的揭示力度;三要緊緊圍繞促進建立完善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體制機制,著力發揮審計監督的建設性作用。
會議要求,全省審計機關要振奮精神,狠抓落實,努力實現各項工作新提升。一是強化作風建設,提振審計精氣神。二是突出審計重點,提高審計覆蓋面;三是加強審計質量管理,防范審計風險;四是推進能力建設,提升隊伍素質。五是優化審計社會環境,助推轉型升級。
省審計廳機關、省審計科研所和省投資審計中心全體人員、其他廳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會,各市、縣(市、區)審計局設立了分會場。
又訊:安徽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審計工作
安徽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審計工作,對審計工作寄予很高期望。省委書記張寶順、省長王學軍多次強調了審計監督的重要性,要求審計部門依法履行職責,為深化改革、維護民生、促進發展發揮特殊重要的作用。1月22日,張寶順在省審計廳報送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及審計工作情況匯報》上作出重要批示:“認真學習貫徹李克強總理重要講話和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依法履職盡責,進一步做好今年的審計工作。要擴大覆蓋,提升質量,加強管理,為改革發展、經濟安全和反腐敗斗爭全局服務,為建設好安徽做貢獻?!?BR>
1月24日,王學軍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聽取了省審計廳審計工作情況匯報并作出重要指示。他在充分肯定審計機關在維護經濟秩序、防范財政風險、監督權力運行、促進廉政建設等方面做出的大量卓有成效工作的同時,要求全省審計機關要深刻學習領會李克強總理對審計工作提出的更高定位、更高要求,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風險意識,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加強審計監督,確保政令暢通;緊緊圍繞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加強審計監督,促進提質增效和厲行節約;緊緊圍繞突出問題和潛在風險,加強審計監督,維護全省經濟安全;緊緊圍繞民生資金使用,加強審計監督,讓民生資金和扶貧資金成為帶電的“高壓線”;緊緊圍繞權力監督和制約,加強審計監督,促進依法行政和反腐倡廉。同時,要堅持不懈地抓好審計隊伍建設,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文明審計意識;依法審計,減少自由裁量權;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強化制度約束;加強學習,提升能力,打造一支富有創造力的審計隊伍;適應審計工作全覆蓋的新要求,進一步優化審計干部隊伍結構,既要做減法、不斷輸出干部,也要做加法、引進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所必須的專業干部。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