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成果 交流經驗 共謀發展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暨地方協會工作經驗交流會在北京召開
3月27日,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在北京召開第六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暨地方協會工作經驗交流會。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名譽會長李金華,審計署副審計長、協會會長余效明,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鮑國明等出席了會議。來自全國各企事業單位的第六屆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內部審計(師)協會會長和秘書長等共260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內容主要有三項:一是審議協會2012年工作報告和財務收支報告,部署2013年工作;二是發布《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發展報告》和《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發展報告》,展示企業內部審計發展成果;三是公布“推薦學習典型”,總結交流地方協會工作經驗。
余效明在工作報告中對2012年協會工作進行了總結。她指出,協會在審計署黨組的領導下,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總結和推廣內部審計先進經驗為契機,加大對內部審計實務工作的指導力度,順利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一是圍繞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和地方內部審計(師)協會工作三條主線,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和經驗總結推廣活動,帶動了內部審計工作水平的整體提升。二是通過加強理論研究、推進內部審計質量外部評估和內部審計準則修訂工作,提升了內部審計規范化水平。三是創新宣傳方式,舉辦“走進內部審計”現場訪談活動,充分利用雜志、網站、電視等媒體擴大內部審計影響力。四是通過加大教育培訓和教材開發力度、做好CIA考試和CRMA認證的組織工作,提高內部審計人員職業勝任能力。五是加強協會自身基礎建設,提高工作執行力。
關于2013年的工作,余效明指出,今年協會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堅持“加快發展、規范管理”的工作方針,強基礎、促規范、上水平、提質量,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服務國家“五位一體”總布局的積極作用,推動內部審計事業的科學發展。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服務、管理、宣傳、交流”為宗旨,抓好協會工作的“三條主線”,著力推進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搭建和完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黨政部門、金融機構四個交流平臺,繼續加大對內部審計工作的分類指導力度,促進內部審計的轉型升級;二是通過宣傳、學習、實施新修訂的內部審計準則及全面開展內部審計質量評估工作,持續推進內部審計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內部審計工作質量;三是通過開展內部審計信息化工作成果評選和內部審計信息化理論研討交流等活動,深化內部審計信息化理念,推動內部審計技術方法創新,提升內部審計工作信息化水平。
會議發布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發展報告》和《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發展報告》,是協會在近兩年來組織各級內審協會深入開展調研工作基礎上形成的成果。這兩個報告對我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成果和經驗、特點和趨勢進行了全景展示,并對存在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發展思路和建議。
會議還邀請國家會計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秦榮生教授作了題為《現代內部審計的新發展與新要求》的學術報告。秦榮生從實施信息安全審計的新職責、開拓風險管理審計的新領域、深入介入內部控制自我評估、探索公司治理審計的新業務、采用非現場審計和云審計新技術、更新內部審計人員的職責六個方面介紹了國際內部審計發展的新趨勢和對內部審計人員的新要求。
地方協會工作經驗交流會于27日下午召開,余效明在會上作了題為《加強體制機制建設 促進協會科學發展》的報告。
余效明在講話中指出, 召開地方協會工作經驗總結交流會主要是通過展示地方協會工作成果、交流工作經驗,通過向各級協會推薦典型,推動各級協會工作更規范、更科學、更有效,提升各級協會服務內部審計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她充分肯定了2012年以來地方協會工作經驗總結與推廣活動取得的成效,并從四個方面總結了活動的特點,一是領導高度重視,各級協會精心組織;二是深入進行總結,廣泛開展調研;三是邊總結邊整改,夯實基礎建設;四是推廣典型經驗,帶動整體工作水平提升。她還從內部審計組織管理體系基本形成,法律環境逐步優化,職業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多項有特色、創新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四個方面肯定了地方協會工作。同時,她對地方協會今后工作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加強協會自身建設,完善內部治理結構;二是充分借鑒典型經驗,推進成果持續轉化;三是明確思路,重點抓好今年的“三條主線”,加大分類指導內部審計業務的力度,促進內部審計工作的規范化建設,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會上還宣讀了《中國內部審計協會關于公布北京市內部審計協會等單位為“推薦學習典型”的通知》,34個地方協會被列為“推薦學習典型”。
云南、江蘇、浙江、廣東、陜西5個省級協會和北京房山、湖南長沙、廣西柳州、四川綿陽4個基層協會在會上作了經驗交流。(本報記者 錢塞韻)
會議內容主要有三項:一是審議協會2012年工作報告和財務收支報告,部署2013年工作;二是發布《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發展報告》和《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發展報告》,展示企業內部審計發展成果;三是公布“推薦學習典型”,總結交流地方協會工作經驗。
余效明在工作報告中對2012年協會工作進行了總結。她指出,協會在審計署黨組的領導下,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總結和推廣內部審計先進經驗為契機,加大對內部審計實務工作的指導力度,順利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一是圍繞國有企業內部審計、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和地方內部審計(師)協會工作三條主線,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和經驗總結推廣活動,帶動了內部審計工作水平的整體提升。二是通過加強理論研究、推進內部審計質量外部評估和內部審計準則修訂工作,提升了內部審計規范化水平。三是創新宣傳方式,舉辦“走進內部審計”現場訪談活動,充分利用雜志、網站、電視等媒體擴大內部審計影響力。四是通過加大教育培訓和教材開發力度、做好CIA考試和CRMA認證的組織工作,提高內部審計人員職業勝任能力。五是加強協會自身基礎建設,提高工作執行力。
關于2013年的工作,余效明指出,今年協會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堅持“加快發展、規范管理”的工作方針,強基礎、促規范、上水平、提質量,充分發揮內部審計服務國家“五位一體”總布局的積極作用,推動內部審計事業的科學發展。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服務、管理、宣傳、交流”為宗旨,抓好協會工作的“三條主線”,著力推進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搭建和完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黨政部門、金融機構四個交流平臺,繼續加大對內部審計工作的分類指導力度,促進內部審計的轉型升級;二是通過宣傳、學習、實施新修訂的內部審計準則及全面開展內部審計質量評估工作,持續推進內部審計規范化建設,不斷提升內部審計工作質量;三是通過開展內部審計信息化工作成果評選和內部審計信息化理論研討交流等活動,深化內部審計信息化理念,推動內部審計技術方法創新,提升內部審計工作信息化水平。
會議發布的《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發展報告》和《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發展報告》,是協會在近兩年來組織各級內審協會深入開展調研工作基礎上形成的成果。這兩個報告對我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成果和經驗、特點和趨勢進行了全景展示,并對存在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發展思路和建議。
會議還邀請國家會計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秦榮生教授作了題為《現代內部審計的新發展與新要求》的學術報告。秦榮生從實施信息安全審計的新職責、開拓風險管理審計的新領域、深入介入內部控制自我評估、探索公司治理審計的新業務、采用非現場審計和云審計新技術、更新內部審計人員的職責六個方面介紹了國際內部審計發展的新趨勢和對內部審計人員的新要求。
地方協會工作經驗交流會于27日下午召開,余效明在會上作了題為《加強體制機制建設 促進協會科學發展》的報告。
余效明在講話中指出, 召開地方協會工作經驗總結交流會主要是通過展示地方協會工作成果、交流工作經驗,通過向各級協會推薦典型,推動各級協會工作更規范、更科學、更有效,提升各級協會服務內部審計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她充分肯定了2012年以來地方協會工作經驗總結與推廣活動取得的成效,并從四個方面總結了活動的特點,一是領導高度重視,各級協會精心組織;二是深入進行總結,廣泛開展調研;三是邊總結邊整改,夯實基礎建設;四是推廣典型經驗,帶動整體工作水平提升。她還從內部審計組織管理體系基本形成,法律環境逐步優化,職業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多項有特色、創新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四個方面肯定了地方協會工作。同時,她對地方協會今后工作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加強協會自身建設,完善內部治理結構;二是充分借鑒典型經驗,推進成果持續轉化;三是明確思路,重點抓好今年的“三條主線”,加大分類指導內部審計業務的力度,促進內部審計工作的規范化建設,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會上還宣讀了《中國內部審計協會關于公布北京市內部審計協會等單位為“推薦學習典型”的通知》,34個地方協會被列為“推薦學習典型”。
云南、江蘇、浙江、廣東、陜西5個省級協會和北京房山、湖南長沙、廣西柳州、四川綿陽4個基層協會在會上作了經驗交流。(本報記者 錢塞韻)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