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在援疆跟蹤審計中充分借鑒災后重建審計經驗
江蘇省對口支援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跟蹤審計共為國家節約建設資金14億元,審計項目被審計署評為優秀審計項目,江蘇省審計廳跟蹤審計組被江蘇省委表彰為“對口支援綿竹災后重建先進集體”。在三年災后重建跟蹤審計實踐中,江蘇省審計系統形成了對口支援審計的“345”工作經驗——“跟蹤三條線索、 整合四種資源、提高五項成效”。江蘇省決定在援疆審計工作中,繼續沿用這些好的做法,提高援疆跟蹤審計成效,在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工作中充分發揮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
“跟蹤三條線索”:一是跟蹤援建資金流動線索,監督資金管理使用情況;二是跟蹤基建程序履行線索,監督項目執行投資政策情況;三是跟蹤實體工程建造線索,監督工程造價、進度、質量控制情況。
“整合四種資源”:一是整合審計系統資源,實現省市縣三級投資審計上下聯動,信息共享;二是整合內部審計資源,指導建設單位加強內部審計,完善內控機制;三是整合對口支援兩地審計資源, 對“拼盤項目”、“交支票項目”、 “交鑰匙項目”合理分工,發揮受援地審計機關熟悉政策、人頭和當地情況的優勢,提高監督的覆蓋面和時效性;四是整合系統外政府監督資源,加強與紀檢、監察、財政等部門的協作,互通情況,提高聯合監督的效果。
“提高五項成效”:一是提高制度建設的成效,促進參建單位完善各項制度,從源頭上防止問題滋生;二是提高投資管理的成效,幫助援建項目降低成本,提高投資效益;三是提高質量控制的成效,促進參建單位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爭創優質工程;四是提高援建工作的績效,幫助援建單位又好又快實施援建項目,促進實現援建規劃順利完成;五是提高廉潔援建的成效,及時查處違法違紀問題,發揮審計的威懾力,促進援建工程真正成為廉潔工程。(黃益強)
“跟蹤三條線索”:一是跟蹤援建資金流動線索,監督資金管理使用情況;二是跟蹤基建程序履行線索,監督項目執行投資政策情況;三是跟蹤實體工程建造線索,監督工程造價、進度、質量控制情況。
“整合四種資源”:一是整合審計系統資源,實現省市縣三級投資審計上下聯動,信息共享;二是整合內部審計資源,指導建設單位加強內部審計,完善內控機制;三是整合對口支援兩地審計資源, 對“拼盤項目”、“交支票項目”、 “交鑰匙項目”合理分工,發揮受援地審計機關熟悉政策、人頭和當地情況的優勢,提高監督的覆蓋面和時效性;四是整合系統外政府監督資源,加強與紀檢、監察、財政等部門的協作,互通情況,提高聯合監督的效果。
“提高五項成效”:一是提高制度建設的成效,促進參建單位完善各項制度,從源頭上防止問題滋生;二是提高投資管理的成效,幫助援建項目降低成本,提高投資效益;三是提高質量控制的成效,促進參建單位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爭創優質工程;四是提高援建工作的績效,幫助援建單位又好又快實施援建項目,促進實現援建規劃順利完成;五是提高廉潔援建的成效,及時查處違法違紀問題,發揮審計的威懾力,促進援建工程真正成為廉潔工程。(黃益強)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