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發揮審計監督作用 服務全省“八項工程”
為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對江蘇工作提出的“六個注重”要求,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確定了江蘇“十二五”時期重點實施“八項工程”的決策部署。江蘇省審計廳日前召開黨組中心學習會,明確了今年審計工作服務“八項工程”的目標任務。
服務轉型升級工程,抓好企業審計和重大投資項目審計。以促進產業升級、結構調整為目標,加強對國有企業執行各項發展戰略、決策部署和宏觀政策的審計或審計調查,推動國有企業轉變發展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安排對扶持企業發展和轉型升級專項資金、江蘇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資金及徐礦集團產業結構轉型等進行審計或審計調查;同時以促進提高政府投資效益為目標,加強對政府重大投資項目的跟蹤審計或績效調查,切實發揮政府投資對結構調整的引導作用,安排對連云港港疏港航道整治工程、條子泥灘涂匡圍一期工程等建設項目進行審計。
服務科技創新工程,抓好財政審計和科技創新績效審計。今年繼續以促進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為目標,不斷增強財政審計的宏觀性、整體性和建設性。在分析財政支出結構和資金投向的同時,重點關注對科技創新的投入情況,以及相關政策執行和資金管理績效等,努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完善科技創新管理制度。下半年將組織對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專項資金進行跟蹤暨績效審計。
服務農業現代化工程,抓好農業審計、外資審計和金融審計。以促進貫徹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為目標,積極推進各項涉及“三農”、關系農業生產綜合能力提高和國家糧食安全等資金和項目的審計,努力確保各項政策落到實處,依法維護農民切身利益。今年將對2011年度省級部門管理的財政惠農資金開展專項審計調查,并對水利建設資金、省農村信用社等項目或單位進行審計。
服務文化建設工程,抓好文化建設資金或項目審計。以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不斷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為目標,重點對涉及文化建設領域的財政資金或項目的審計,努力在揭示問題的同時,關注文化投入與產出績效,努力保障相關政策落實到位、資金科學規范管理使用和各項效益全面協調發揮。
服務民生幸福工程,抓好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今年繼續以民生需求為導向、以民生福祉為依歸、以改善民生為目標,組織開展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社會保障資金、保障性住房、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等項目的審計和審計調查,在摸清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重點檢查各項民生資金的安排、使用、管理及績效情況,檢查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及執行情況,努力揭示和反映在落實惠民利民政策過程中不到位以及影響和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通過有效的審計監督,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利益,保障惠民政策及資金真正落到實處,促進社會公平與和諧。
服務社會管理創新工程,抓好經濟社會運行中重大事項審計。以促進優化和完善社會管理為目標,加強對涉及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諧等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審計。開展全省對口支援新疆建設項目跟蹤審計,確保各項援助政策落實到位,促進維護地區穩定和民族團結;開展全省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的專項治理審計,揭示工程建設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健全長效機制的建議。
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工程,抓好資源環境審計。以促進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為目標,加強對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項目和資金的審計,推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今年將繼續組織對太湖水污染治理、南京秦淮河環境改善等項目的審計,發現環境治理過程中存在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議,促進社會可持續、科學發展。
服務黨建工作創新工程,抓好經濟責任審計。以促進領導干部守法守規守紀盡責為目標,深入貫徹落實“兩辦”規定,關注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兩個重點,努力發揮經濟責任審計在加強干部管理監督,健全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今年繼續組織實施地方、部門、企業及高校等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穩定推進“三責聯審”,監督領導干部認真履行職責,依法有效行使權力;促進各級政府和部門或單位堵漏糾錯,完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建立廉潔服務政府。(肖可、王新炎)
服務轉型升級工程,抓好企業審計和重大投資項目審計。以促進產業升級、結構調整為目標,加強對國有企業執行各項發展戰略、決策部署和宏觀政策的審計或審計調查,推動國有企業轉變發展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安排對扶持企業發展和轉型升級專項資金、江蘇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資金及徐礦集團產業結構轉型等進行審計或審計調查;同時以促進提高政府投資效益為目標,加強對政府重大投資項目的跟蹤審計或績效調查,切實發揮政府投資對結構調整的引導作用,安排對連云港港疏港航道整治工程、條子泥灘涂匡圍一期工程等建設項目進行審計。
服務科技創新工程,抓好財政審計和科技創新績效審計。今年繼續以促進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為目標,不斷增強財政審計的宏觀性、整體性和建設性。在分析財政支出結構和資金投向的同時,重點關注對科技創新的投入情況,以及相關政策執行和資金管理績效等,努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完善科技創新管理制度。下半年將組織對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專項資金進行跟蹤暨績效審計。
服務農業現代化工程,抓好農業審計、外資審計和金融審計。以促進貫徹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為目標,積極推進各項涉及“三農”、關系農業生產綜合能力提高和國家糧食安全等資金和項目的審計,努力確保各項政策落到實處,依法維護農民切身利益。今年將對2011年度省級部門管理的財政惠農資金開展專項審計調查,并對水利建設資金、省農村信用社等項目或單位進行審計。
服務文化建設工程,抓好文化建設資金或項目審計。以貫徹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不斷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為目標,重點對涉及文化建設領域的財政資金或項目的審計,努力在揭示問題的同時,關注文化投入與產出績效,努力保障相關政策落實到位、資金科學規范管理使用和各項效益全面協調發揮。
服務民生幸福工程,抓好重點民生資金和項目審計。今年繼續以民生需求為導向、以民生福祉為依歸、以改善民生為目標,組織開展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社會保障資金、保障性住房、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等項目的審計和審計調查,在摸清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重點檢查各項民生資金的安排、使用、管理及績效情況,檢查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及執行情況,努力揭示和反映在落實惠民利民政策過程中不到位以及影響和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通過有效的審計監督,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利益,保障惠民政策及資金真正落到實處,促進社會公平與和諧。
服務社會管理創新工程,抓好經濟社會運行中重大事項審計。以促進優化和完善社會管理為目標,加強對涉及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諧等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審計。開展全省對口支援新疆建設項目跟蹤審計,確保各項援助政策落實到位,促進維護地區穩定和民族團結;開展全省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的專項治理審計,揭示工程建設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健全長效機制的建議。
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工程,抓好資源環境審計。以促進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為目標,加強對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項目和資金的審計,推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今年將繼續組織對太湖水污染治理、南京秦淮河環境改善等項目的審計,發現環境治理過程中存在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議,促進社會可持續、科學發展。
服務黨建工作創新工程,抓好經濟責任審計。以促進領導干部守法守規守紀盡責為目標,深入貫徹落實“兩辦”規定,關注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兩個重點,努力發揮經濟責任審計在加強干部管理監督,健全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今年繼續組織實施地方、部門、企業及高校等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穩定推進“三責聯審”,監督領導干部認真履行職責,依法有效行使權力;促進各級政府和部門或單位堵漏糾錯,完善權力制約和監督機制,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建立廉潔服務政府。(肖可、王新炎)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