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審計工作
2011年山西審計機關促進財政增收節支111億元
近日,中共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在省審計廳關于2011年審計工作情況和2012年工作安排意見的報告上批示:“審計工作很有成績。審計一是要嚴格,二是要公正,三是要抓督促整改,注重審計成果的運用,這樣就能更好地推進審計工作服務中心工作,推進政府部門的廉政?!?BR>
2011年全省各級審計機關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不斷推進審計組織方式和方法創新,各項審計工作取得明顯效果。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共審計5278 個單位,促進財政增收節支111.27億元,挽回損失和節省投資13.75億元,移送案件線索328件,推動建立健全規章制度144項。審計監督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加大,為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深化財政審計,維護財政經濟秩序,促進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審計工作的重點和目標更加明確。各級審計機關依法開展了對2010年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省審計廳開展了對省財政廳、地稅局、發改委等14個部門2010年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同時開展了涉農資金、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礦產資源補償費、循環經濟、企業技改等13項重點專項資金的審計和審計調查。有部分項目采取上下聯動的組織方式,由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共同實施。各級審計機關通過審計反映問題的同時,更加注重通過分析提出完善制度的建議。省審計廳在審計結果報告和審計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關于進一步規范預算管理,提高預算執行效率,依法加強稅費征管,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執行全過程的監督,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和興辦經濟實體等投資行為的監督管理,規范政府債務和融資平臺管理,防范財政風險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得到省人民政府和省人大常委會的肯定和重視。堅持“兩年審一次,一次審兩年”的審計組織方式,開展了對太原、呂梁、臨汾、晉中、陽泉5個市和部分縣2009、2010年財政決算審計,與財政決算審計結合,開展了市縣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做到一次審計兩項結果,提高了財政資金審計的宏觀性、完整性和時效性,優化了審計成果的運用。
認真組織開展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在任務重、時間緊的情況下,省市兩級審計機關雷厲風行,科學組織,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組織2000多名審計人員,采取“上審下”的組織方式,對10個市和119個縣(市、區)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機構、經費補助事業單位、公用事業單位和融資平臺公司政府性債務情況進行了全面審計。核實政府性債務38768筆,涉及債務單位2558個,按時高質量地完成了審計任務。通過審計摸清了政府性債務的底數,在客觀評價政府性債務籌集使用成效的同時,揭示和反映了政府性債務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建立健全債務管理制度、規范舉債行為、強化政府性債務償還監管機制、降低政府債務風險等5個方面的審計建議。根據審計署安排,還組織全省各級審計機關開展了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審計和公辦普通高中債務審計調查,通過審計和調查摸清了底數,揭示了問題,提出了改進工作的建議。
加強對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跟蹤審計。繼續開展了全省對口支援茂縣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省城八大建筑、部分高速公路等在建和竣工決算項目審計。組織全省各級審計機關開展了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竣工決算審計。按照審計署統一安排,開展了對山西省對口支援新疆五家渠市、阜康市資金和建設項目的跟蹤審計。參與了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為規范建設管理、提高投資效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加強企業審計。圍繞深化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省審計廳開展了對山西焦煤集團、陽泉煤業集團、晉煤集團、工信部駐山西通信管理局(審計署授權)2010年資產負債損益情況及煤炭資源整合資金支付情況審計,為促進企業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強管理,提高效益發揮了積極作用。
加強金融審計。根據審計署授權,組織全省各級審計機關開展了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山西省分行及其分支機構2010年度資產負債損益情況的審計,省審計廳開展了對山西國信投資集團公司2010年度資產負債損益審計,針對審計發現問題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為加強企業管理,防范金融風險發揮了積極作用。
加強對民生項目和資金的審計。組織全省各級審計機關開展了對8類養老保險資金、150所醫院財務收支、115個縣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基金、全省基層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審計,促進了惠民政策的貫徹落實。
加強國外貸援款項目審計。開展了對12個在建國外貸援款項目的公證審計和績效審計。審計和審計調查單位96個,抽查范圍達到外資審計項目的84%,揭示了項目管理、效益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提高利用外資的效率,優化投資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
深入推進經濟責任審計。截至2011年12月底統計,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全年共審計領導干部1092人,其中省審計廳開展了對44名黨政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對加強干部監督管理和黨風廉政建設,推進依法行政,促進科學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工作。組織力量參加了全省煤焦領域反腐敗專項工作、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檢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監督檢查、治理“小金庫”、耕地保護檢查、案件調查等工作。
2011年全省各級審計機關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密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不斷推進審計組織方式和方法創新,各項審計工作取得明顯效果。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共審計5278 個單位,促進財政增收節支111.27億元,挽回損失和節省投資13.75億元,移送案件線索328件,推動建立健全規章制度144項。審計監督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加大,為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深化財政審計,維護財政經濟秩序,促進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審計工作的重點和目標更加明確。各級審計機關依法開展了對2010年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省審計廳開展了對省財政廳、地稅局、發改委等14個部門2010年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的審計,同時開展了涉農資金、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礦產資源補償費、循環經濟、企業技改等13項重點專項資金的審計和審計調查。有部分項目采取上下聯動的組織方式,由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共同實施。各級審計機關通過審計反映問題的同時,更加注重通過分析提出完善制度的建議。省審計廳在審計結果報告和審計工作報告中提出的關于進一步規范預算管理,提高預算執行效率,依法加強稅費征管,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執行全過程的監督,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和興辦經濟實體等投資行為的監督管理,規范政府債務和融資平臺管理,防范財政風險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得到省人民政府和省人大常委會的肯定和重視。堅持“兩年審一次,一次審兩年”的審計組織方式,開展了對太原、呂梁、臨汾、晉中、陽泉5個市和部分縣2009、2010年財政決算審計,與財政決算審計結合,開展了市縣長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做到一次審計兩項結果,提高了財政資金審計的宏觀性、完整性和時效性,優化了審計成果的運用。
認真組織開展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在任務重、時間緊的情況下,省市兩級審計機關雷厲風行,科學組織,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組織2000多名審計人員,采取“上審下”的組織方式,對10個市和119個縣(市、區)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機構、經費補助事業單位、公用事業單位和融資平臺公司政府性債務情況進行了全面審計。核實政府性債務38768筆,涉及債務單位2558個,按時高質量地完成了審計任務。通過審計摸清了政府性債務的底數,在客觀評價政府性債務籌集使用成效的同時,揭示和反映了政府性債務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建立健全債務管理制度、規范舉債行為、強化政府性債務償還監管機制、降低政府債務風險等5個方面的審計建議。根據審計署安排,還組織全省各級審計機關開展了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審計和公辦普通高中債務審計調查,通過審計和調查摸清了底數,揭示了問題,提出了改進工作的建議。
加強對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的跟蹤審計。繼續開展了全省對口支援茂縣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省城八大建筑、部分高速公路等在建和竣工決算項目審計。組織全省各級審計機關開展了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竣工決算審計。按照審計署統一安排,開展了對山西省對口支援新疆五家渠市、阜康市資金和建設項目的跟蹤審計。參與了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為規范建設管理、提高投資效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加強企業審計。圍繞深化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省審計廳開展了對山西焦煤集團、陽泉煤業集團、晉煤集團、工信部駐山西通信管理局(審計署授權)2010年資產負債損益情況及煤炭資源整合資金支付情況審計,為促進企業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強管理,提高效益發揮了積極作用。
加強金融審計。根據審計署授權,組織全省各級審計機關開展了對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山西省分行及其分支機構2010年度資產負債損益情況的審計,省審計廳開展了對山西國信投資集團公司2010年度資產負債損益審計,針對審計發現問題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為加強企業管理,防范金融風險發揮了積極作用。
加強對民生項目和資金的審計。組織全省各級審計機關開展了對8類養老保險資金、150所醫院財務收支、115個縣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基金、全省基層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審計,促進了惠民政策的貫徹落實。
加強國外貸援款項目審計。開展了對12個在建國外貸援款項目的公證審計和績效審計。審計和審計調查單位96個,抽查范圍達到外資審計項目的84%,揭示了項目管理、效益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為提高利用外資的效率,優化投資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
深入推進經濟責任審計。截至2011年12月底統計,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全年共審計領導干部1092人,其中省審計廳開展了對44名黨政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對加強干部監督管理和黨風廉政建設,推進依法行政,促進科學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工作。組織力量參加了全省煤焦領域反腐敗專項工作、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檢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監督檢查、治理“小金庫”、耕地保護檢查、案件調查等工作。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