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之根,扎入天府厚土——四川審計工作情系“三農”解讀
2012年,春節之后,上班之始。
四川省高縣審計局提出新的一年“要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更好地監管成效?!?BR>
宜賓市審計局積極推動“民生優先”,以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為重點。自2月份起,集中力量加強對新農村建設、中小企業扶持、土地整理開發、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文化等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項目資金的審計監督。
省審計廳在圍繞全省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明確2012年全省審計工作基本思路時提出五項審計監督重點,其中三項涉及到農村:加強對“十二五”規劃和國家支持地震災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政策貫徹落實情況的審計監督,加強對藏區、彝區扶貧開發資金的審計監督,加強對“三農”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審計監督,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顯然,四川審計人對天府農村總是情有獨鐘。
處于新農村示范片建設重要時期
四川是典型的農業大省,農業科技發展作為立省之本。
2011年7月15日,據省政府發布〔2011〕24號《四川省“十二五”農業科技創新與轉化推廣發展規劃》,全省農業科技工作以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示范片建設為重點,整合科技資源,提升創新能力,加速成果轉化,農業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加強,成果應用推廣顯著加快,創新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正加速向農業強省邁進。
其中,農業科技投入穩步增長,2009年,省、市、縣三級地方財政科技撥款總計30.1億元;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2010年,7項農業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居全國首位;科技成果應用加快,應用農業科技成果1734個,應用率達70.8%;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全省建有省級以上農業重點實驗室20個、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35個;新農村建設科技支撐作用明顯,農業總產值由2005年的2457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4082億元,年均增長10.7%;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5年的2803元增長到2010年的5140元,年均增長12.9%,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目前,四川正處于“兩個加快”的攻堅階段、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和新農村示范片建設的重要時期、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和打造“全域灌區”的關鍵時期,農業科技工作擔負著重要使命。必須推進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培養新型農民,培育新型農民組織,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農村非農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
面對非常之勢,四川審計人如何找準自身位置,主動“做事”,至關重要。
開展金土地工程項目決算審計
為規范土地整理工作,在省政府去年出臺《關于嚴格規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切實做好農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后,省審計廳農業與資源環保審計處積極協調國土資源廳聯合出臺了《關于切實做好省投資土地開發整治復墾項目審計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明確省投資土地開發整治復墾項目竣工決算編報和審計有關事項的通知》兩個文件,明確要求各級審計和國土部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采取有效措施,落實監督職責、明確監督任務、細化監督措施,根據當地實際統籌兼顧,扎實抓好對土地整治復墾項目的審計監督,認真查處土地整治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違紀違規問題和損害農民權益行為,確保土地開發整治復墾項目順利實施。在國土資源廳提供2009年已經竣工并且具備審計條件的省投資土地整理開發項目名單后,該處逐一進行核實,確定21個土地整理項目計劃下達到12個市。各地高度重視土地整理的審計工作,精心組織,除省廳下達的土地整理項目計劃全部完成外,還組織實施了大量市投資和縣投資的土地整理審計項目,其中僅綿陽市就完成了16個土地整理項目審計。
實施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審計
省審計廳組織甘孜、阿壩、涼山州審計機關對所轄29個縣及阿壩州本級2010年實施的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專項資金的籌集、管理、使用及效益情況進行審計。其中,甘孜、阿壩、涼山州審計機關共派出審計人員131人,審計投資總額484340.81萬元,查出規劃落實、資金管理、建設管理方面存在的違紀違規資金近4億。對審計發現的未嚴格執行財政報賬制或報賬不規范,擠占項目資金的問題,個別縣仍存在建設項目未按規定進行比選等問題,三州審計機關依法作出處理,責成相關單位進行認真整改。
此外,省審計廳近期還積極派員參加省牧定辦聯合督查組,克服隆冬酷寒和道路艱險的困難,用半個月的時間深入到甘孜州3個縣9個項目點,檢查項目規劃落實、房屋建設質量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
抓好彝區“三房”改造專項資金審計
前一段時間,省審計廳組織涼山州審計機關對所轄17個縣、樂山市審計機關對所轄馬邊、峨邊縣2010年度“三房”危房改造專項資金的籌集、分配、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了審計。重點審計了實施改造工程的項目計劃、資金規模、項目實施和資金管理、物資采購、分配等情況,雖然項目實施鄉鎮點多面廣、農戶分散,但審計組仍克服困難進行了實地走訪抽查。其中,涼山州抽查了52個鄉的1477戶改造工程實施情況,樂山市抽查了7個鄉44戶改造工程實施情況。通過審計,共查出違紀違規金額828.97萬元,均依法進行了處理。
同時,省審計廳組織阿壩州審計機關實施對所轄13個縣扶貧開發項目資金審計。阿壩州審計局在上半年開展扶貧開發試點項目資金就地檢查的基礎上,下半年又安排各縣對扶貧開發試點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易地搬遷和易地育人資金撥付、管理、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審計。主要查出個別縣存在資金結存、報賬不及時、調整項目內容不規范、個別項目未完成年度計劃任務等問題,審計機關已經作出審計處理,責成項目縣認真整改。
科技新村實踐的親力親為
2月天府,初春的氣息還很微弱,但仁壽縣鰲陵鄉千丘村老百姓的臉上早已洋溢著幸福和溫暖,和幾年前相比,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全縣最貧窮落后的一個村鯉魚打挺般躍升為全縣最讓人羨慕的科技新村。這一切都是省審計廳“掛幫包”所帶來的變化。
村支書介紹,省審計廳“掛幫包”聯系后,迅速全面啟動實施千丘村新農村建設規劃、道路、水利、產業調整、特困戶扶貧、“1+6”新農村綜合體、核心區146戶居民集居建設等項目。在省審計廳多方協調下,政府投入達2500萬元,企業投入逾2000萬元,農民自籌約1000萬元。新建水泥路12公里,新建民居60戶,新建蓄水池30口,新建山坪塘5口,產業結構調整1000畝,培植養羊專業戶20戶,養殖規模100余只。
幫扶活動是全省審計系統的一門“必修課”。新年剛過,安岳縣審計局領導就深入農村,加強對掛聯鄉鎮的產業和項目扶持力度,從資金、物資、技術、信息等方面給與支持,協調相關部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夏明)
四川省高縣審計局提出新的一年“要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取得更好地監管成效?!?BR>
宜賓市審計局積極推動“民生優先”,以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為重點。自2月份起,集中力量加強對新農村建設、中小企業扶持、土地整理開發、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文化等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項目資金的審計監督。
省審計廳在圍繞全省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明確2012年全省審計工作基本思路時提出五項審計監督重點,其中三項涉及到農村:加強對“十二五”規劃和國家支持地震災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政策貫徹落實情況的審計監督,加強對藏區、彝區扶貧開發資金的審計監督,加強對“三農”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審計監督,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
顯然,四川審計人對天府農村總是情有獨鐘。
處于新農村示范片建設重要時期
四川是典型的農業大省,農業科技發展作為立省之本。
2011年7月15日,據省政府發布〔2011〕24號《四川省“十二五”農業科技創新與轉化推廣發展規劃》,全省農業科技工作以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示范片建設為重點,整合科技資源,提升創新能力,加速成果轉化,農業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加強,成果應用推廣顯著加快,創新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正加速向農業強省邁進。
其中,農業科技投入穩步增長,2009年,省、市、縣三級地方財政科技撥款總計30.1億元;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2010年,7項農業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居全國首位;科技成果應用加快,應用農業科技成果1734個,應用率達70.8%;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全省建有省級以上農業重點實驗室20個、農業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35個;新農村建設科技支撐作用明顯,農業總產值由2005年的2457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4082億元,年均增長10.7%;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5年的2803元增長到2010年的5140元,年均增長12.9%,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目前,四川正處于“兩個加快”的攻堅階段、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和新農村示范片建設的重要時期、再造一個都江堰灌區和打造“全域灌區”的關鍵時期,農業科技工作擔負著重要使命。必須推進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培養新型農民,培育新型農民組織,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農村非農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
面對非常之勢,四川審計人如何找準自身位置,主動“做事”,至關重要。
開展金土地工程項目決算審計
為規范土地整理工作,在省政府去年出臺《關于嚴格規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切實做好農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后,省審計廳農業與資源環保審計處積極協調國土資源廳聯合出臺了《關于切實做好省投資土地開發整治復墾項目審計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明確省投資土地開發整治復墾項目竣工決算編報和審計有關事項的通知》兩個文件,明確要求各級審計和國土部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采取有效措施,落實監督職責、明確監督任務、細化監督措施,根據當地實際統籌兼顧,扎實抓好對土地整治復墾項目的審計監督,認真查處土地整治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違紀違規問題和損害農民權益行為,確保土地開發整治復墾項目順利實施。在國土資源廳提供2009年已經竣工并且具備審計條件的省投資土地整理開發項目名單后,該處逐一進行核實,確定21個土地整理項目計劃下達到12個市。各地高度重視土地整理的審計工作,精心組織,除省廳下達的土地整理項目計劃全部完成外,還組織實施了大量市投資和縣投資的土地整理審計項目,其中僅綿陽市就完成了16個土地整理項目審計。
實施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審計
省審計廳組織甘孜、阿壩、涼山州審計機關對所轄29個縣及阿壩州本級2010年實施的牧民定居行動計劃專項資金的籌集、管理、使用及效益情況進行審計。其中,甘孜、阿壩、涼山州審計機關共派出審計人員131人,審計投資總額484340.81萬元,查出規劃落實、資金管理、建設管理方面存在的違紀違規資金近4億。對審計發現的未嚴格執行財政報賬制或報賬不規范,擠占項目資金的問題,個別縣仍存在建設項目未按規定進行比選等問題,三州審計機關依法作出處理,責成相關單位進行認真整改。
此外,省審計廳近期還積極派員參加省牧定辦聯合督查組,克服隆冬酷寒和道路艱險的困難,用半個月的時間深入到甘孜州3個縣9個項目點,檢查項目規劃落實、房屋建設質量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
抓好彝區“三房”改造專項資金審計
前一段時間,省審計廳組織涼山州審計機關對所轄17個縣、樂山市審計機關對所轄馬邊、峨邊縣2010年度“三房”危房改造專項資金的籌集、分配、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了審計。重點審計了實施改造工程的項目計劃、資金規模、項目實施和資金管理、物資采購、分配等情況,雖然項目實施鄉鎮點多面廣、農戶分散,但審計組仍克服困難進行了實地走訪抽查。其中,涼山州抽查了52個鄉的1477戶改造工程實施情況,樂山市抽查了7個鄉44戶改造工程實施情況。通過審計,共查出違紀違規金額828.97萬元,均依法進行了處理。
同時,省審計廳組織阿壩州審計機關實施對所轄13個縣扶貧開發項目資金審計。阿壩州審計局在上半年開展扶貧開發試點項目資金就地檢查的基礎上,下半年又安排各縣對扶貧開發試點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易地搬遷和易地育人資金撥付、管理、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審計。主要查出個別縣存在資金結存、報賬不及時、調整項目內容不規范、個別項目未完成年度計劃任務等問題,審計機關已經作出審計處理,責成項目縣認真整改。
科技新村實踐的親力親為
2月天府,初春的氣息還很微弱,但仁壽縣鰲陵鄉千丘村老百姓的臉上早已洋溢著幸福和溫暖,和幾年前相比,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全縣最貧窮落后的一個村鯉魚打挺般躍升為全縣最讓人羨慕的科技新村。這一切都是省審計廳“掛幫包”所帶來的變化。
村支書介紹,省審計廳“掛幫包”聯系后,迅速全面啟動實施千丘村新農村建設規劃、道路、水利、產業調整、特困戶扶貧、“1+6”新農村綜合體、核心區146戶居民集居建設等項目。在省審計廳多方協調下,政府投入達2500萬元,企業投入逾2000萬元,農民自籌約1000萬元。新建水泥路12公里,新建民居60戶,新建蓄水池30口,新建山坪塘5口,產業結構調整1000畝,培植養羊專業戶20戶,養殖規模100余只。
幫扶活動是全省審計系統的一門“必修課”。新年剛過,安岳縣審計局領導就深入農村,加強對掛聯鄉鎮的產業和項目扶持力度,從資金、物資、技術、信息等方面給與支持,協調相關部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夏明)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