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堅持大農業審計觀念 為新農村建設保駕護航
新年伊始,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9年鎖定“三農”,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的具體體現。湖北是農業大省,占據著“天下糧倉”的重要位置,省委、省政府更是把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作為湖北在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湖北省審計廳立足國情、省情,把涉農項目審計作為中心工作和頭等大事來抓,精心謀劃涉農審計工作,牢牢把握農業政策執行和完善、涉農資金管理使用、以及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環境三個著力點,重點服務農村的改革和發展。
在該廳2012年度安排的20個審計項目中,有10個項目涉及“三農”,涉農審計工作量占到全部工作量的50%左右。該廳將圍繞維護農民切身利益,組織開展各項涉農社保資金的審計,如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基金、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農村醫療救助資金、自然災害救助資金和農村五保供養資金等的審計與審計調查,通過審計,全面摸清資金規模、使用、管理和效益情況,檢查政策落實情況和實施效果,查處截留挪用、虛報冒領、滯撥資金等違紀違規問題,推動完善農村社保制度體系;圍繞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組織開展全省扶貧資金審計、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審計、全省中小學校校舍安全工程審計、計生事業費及計生政策落實情況審計調查、地方糧儲備管理情況審計等,對資金收支的合規合法績效性及財務核算的合規性進行審查的同時,更多關注農村公共事業發展中帶有全局性、普遍性、傾向性的問題,通過綜合分析,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揭露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圍繞治理農村生產和農民生活環境,組織開展全省南水北調移民資金跟蹤審計、三峽庫區外遷移民資金決算審計、全省52個中小河流治理試點項目審計、全省安居工程建設項目審計等,重點審查相關安置補償政策執行和資金撥付使用情況,審查相關工程建設、管理情況和投入使用效果,及時發現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并從促進完善和落實項目建設及資金管理制度體系的層面提出有價值的審計建議,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農民群眾安穩致富。
為充分發揮審計在服務“三農”、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作用,該廳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審計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調查研究審計工作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問題,進一步理清思路,提出“三個三”的措施,切實改進涉農審計方法。一是在工作思路上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大農業審計觀念,跳出“就農業論農業,就農村論農村”的思維定勢,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高度把握涉農審計;堅持把握“政策、資金、環境”三個審計重點,改變過去以審計涉農資金為主的傳統作法,將與新農村建設相關的各個方面納入監督范圍;堅持真實性、合法性審計與效益審計相結合,在促進加強管理,提高涉農資金使用效益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二是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三農”工作的各項部署,抓住影響農村改革和經濟發展全局的熱點、難點問題,突出“三個審計重點”,即:立足宏觀研究農業問題,有力推進各項涉農政策的完善。密切關注農業政策的合理性、有效性,注意從制度上、機制上分析研究農業審計情況,以及農業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為進一步完善涉農政策提供決策依據;抓住“要害”強化審計監督,積極服務農村各項改革。以農村改革為主線,對改革進展情況進行跟蹤審計,及時為省委、省政府制定和完善政策提供決策依據;著眼長遠力求標本兼治,促進加強資金管理。加強跟蹤審計,切實督促被審計單位整改糾正違紀違規問題,建章立制,促進各級各部門建立健全各項涉農資金管理制度,依法規范管理行為。三是扎實推進各項涉農審計的開展,創新審計方式方法,突出抓好“三個結合”,即:“上審下”與“交叉審”相結合。對影響農業經濟發展全局的重大審計項目,采取“上審下”和“交叉審”的方法組織實施行業審計,整合全省審計力量,加大審計的深度和力度,努力解決“審計難、上報難、處理難”的問題;真實、合法審計與效益審計相結合。以資金流向為主線,以項目為載體,圍繞項目立項、分布、實施與管理、預期效果的實現等環節評價涉農資金效益,從資金投入力度、資金投向、使用結構和效果等方面進行剖析,提出審計建議。單個項目審計與多個項目整合審計相結合。改變過去一項資金組織一項審計的做法,將多個相關審計項目進行有機整合,實行“捆綁”審計,如按照審計署的統一部署,將多個社保資金整合在一起,作為一個項目,由一個審計組實施審計,提高工作效率,從總體上把握各類資金的運用情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從宏觀角度分析研究資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樂芬)
在該廳2012年度安排的20個審計項目中,有10個項目涉及“三農”,涉農審計工作量占到全部工作量的50%左右。該廳將圍繞維護農民切身利益,組織開展各項涉農社保資金的審計,如對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基金、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農村醫療救助資金、自然災害救助資金和農村五保供養資金等的審計與審計調查,通過審計,全面摸清資金規模、使用、管理和效益情況,檢查政策落實情況和實施效果,查處截留挪用、虛報冒領、滯撥資金等違紀違規問題,推動完善農村社保制度體系;圍繞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組織開展全省扶貧資金審計、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審計、全省中小學校校舍安全工程審計、計生事業費及計生政策落實情況審計調查、地方糧儲備管理情況審計等,對資金收支的合規合法績效性及財務核算的合規性進行審查的同時,更多關注農村公共事業發展中帶有全局性、普遍性、傾向性的問題,通過綜合分析,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揭露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圍繞治理農村生產和農民生活環境,組織開展全省南水北調移民資金跟蹤審計、三峽庫區外遷移民資金決算審計、全省52個中小河流治理試點項目審計、全省安居工程建設項目審計等,重點審查相關安置補償政策執行和資金撥付使用情況,審查相關工程建設、管理情況和投入使用效果,及時發現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并從促進完善和落實項目建設及資金管理制度體系的層面提出有價值的審計建議,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農民群眾安穩致富。
為充分發揮審計在服務“三農”、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積極作用,該廳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審計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調查研究審計工作服務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問題,進一步理清思路,提出“三個三”的措施,切實改進涉農審計方法。一是在工作思路上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大農業審計觀念,跳出“就農業論農業,就農村論農村”的思維定勢,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高度把握涉農審計;堅持把握“政策、資金、環境”三個審計重點,改變過去以審計涉農資金為主的傳統作法,將與新農村建設相關的各個方面納入監督范圍;堅持真實性、合法性審計與效益審計相結合,在促進加強管理,提高涉農資金使用效益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二是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三農”工作的各項部署,抓住影響農村改革和經濟發展全局的熱點、難點問題,突出“三個審計重點”,即:立足宏觀研究農業問題,有力推進各項涉農政策的完善。密切關注農業政策的合理性、有效性,注意從制度上、機制上分析研究農業審計情況,以及農業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為進一步完善涉農政策提供決策依據;抓住“要害”強化審計監督,積極服務農村各項改革。以農村改革為主線,對改革進展情況進行跟蹤審計,及時為省委、省政府制定和完善政策提供決策依據;著眼長遠力求標本兼治,促進加強資金管理。加強跟蹤審計,切實督促被審計單位整改糾正違紀違規問題,建章立制,促進各級各部門建立健全各項涉農資金管理制度,依法規范管理行為。三是扎實推進各項涉農審計的開展,創新審計方式方法,突出抓好“三個結合”,即:“上審下”與“交叉審”相結合。對影響農業經濟發展全局的重大審計項目,采取“上審下”和“交叉審”的方法組織實施行業審計,整合全省審計力量,加大審計的深度和力度,努力解決“審計難、上報難、處理難”的問題;真實、合法審計與效益審計相結合。以資金流向為主線,以項目為載體,圍繞項目立項、分布、實施與管理、預期效果的實現等環節評價涉農資金效益,從資金投入力度、資金投向、使用結構和效果等方面進行剖析,提出審計建議。單個項目審計與多個項目整合審計相結合。改變過去一項資金組織一項審計的做法,將多個相關審計項目進行有機整合,實行“捆綁”審計,如按照審計署的統一部署,將多個社保資金整合在一起,作為一個項目,由一個審計組實施審計,提高工作效率,從總體上把握各類資金的運用情況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從宏觀角度分析研究資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樂芬)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