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國家發布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以下簡稱《方案》),將“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作為重點改革的內容之一。
今年是《方案》實施的最后一年,農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如何?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農村缺醫少藥的狀況有沒有得到改善?這些都是公眾關注的焦點。
審計關注農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
今年6至9月,審計署組織了沈陽、武漢等10個特派辦,分別對北京、天津、遼寧、黑龍江、上海、安徽、山東、廣東、湖北、四川等10個?。ㄊ校┧牭牟糠挚h2009年至今年6月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政策目標實現情況、項目建設管理、資金使用以及建設效果等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
審計署將通過審計調查,重點檢查中央和地方有關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方案和發展規劃的落實情況,促進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各項惠民政策落實,推動農村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睂徲嬍鹦姓聵I審計司有關負責人闡明了此次審計的目的。
據了解,截至目前,審計署共調查了10?。ㄊ校┑?5個縣(市、區),重點調查了77個縣級醫療衛生機構,131個鄉鎮衛生院和677個村衛生室。
據審計署行政事業審計司介紹,審計調查初步結果表明,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取得了較快發展,初步建成了一批符合農村醫療衛生需要的基礎設施,基本藥物制度在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穩步推行,農村醫療衛生機構用藥行為得到規范,相關補償機制初步建立,農村醫療衛生水平和服務質量得到整體提高,農民就醫負擔一定程度上得以減輕。
但審計調查也發現,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仍存在有的地區地方財政資金投入不足,有的農村醫療衛生機構業務用房建設、基本設備配置不達標或閑置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務能力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目標的實現,需要在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過程中逐步加以規范和完善。
基層醫療機構留住人才是關鍵
遼寧省鞍山市岫巖縣龍潭鎮中心衛生院已經完成了改建,寬敞明亮的候診大廳里,四鄉八里都有患者到這里看病。該院院長楊永興告訴記者,醫改后他們買設備再不用自己掏錢了,全都是國家買單,醫療設備跟上了,鄉親們都愿意來這里看病。
“要是院里能多幾位醫生,我們就能更好地給鄉親們看病了”。1992年畢業于大連醫科大學的楊永興是唯一的副主任醫師:“院里只有6位醫生,實在是太少了?!?BR> 鄉鎮衛生院是離農民最近的正式醫院,但過去農民卻是“小病找鄉醫,大病上縣城”?!斑@和基層醫療條件欠缺有關,關鍵還是基層醫療隊伍缺少人才?!卑吧绞行l生局副局長關永紅說,“國家醫改在于‘強基層’,需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和吸引人才,才能實現農民不出鎮,就能看常見??;農民不出縣,就能看疑難雜癥?!?BR> 不只是岫巖的鄉鎮衛生院留不住人,審計署駐沈陽特派員辦事處在對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沈陽市法庫縣等其余5縣(市)進行審計調查時,發現存在同樣的問題。據審計署沈陽特派辦行政事業審計處介紹,審計調查發現,由于醫院基礎薄弱、吸引留住人才能力有限,現在一些縣(市)的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衛生技術人員比例還是偏低,醫生素質亟待提高。
“醫療衛生機構衛生隊伍建設的滯后,已經成為制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功能作用發揮的瓶頸?!睂徲嬍鹕蜿柼嘏赊k有關負責同志說,“部分縣市區農村衛生人員編制核定不足,專業技術人員缺口較大,基層醫療機構留住人才是關鍵?!?BR> 審計署表示,他們將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通過研究和分析影響當前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建議,推動農村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摘自11月23日《光明日報》)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