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審計隊伍五年發生四大可喜變化
五年前,云南省審計廳黨組向全省審計機關作出莊嚴承諾:要把建設一支高素質審計隊伍作為本屆班子最大的“政績”!通過強力推進人才興審戰略、云南審計發展工程,全力打造學習型、創新型、務實型機關等一系列創新舉措。五年后,全省審計隊伍面貌發生了四大可喜變化,隊伍人數大幅增加、隊伍結構趨于合理、人員素質明顯提升、審計監督能力不斷增強,為全省審計工作的跨越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審計力量得到發展壯大。在新一輪地方政府機構改革中,全省審計機關及早籌劃,抓緊匯報,積極協調,爭取主動,審計機關機構、編制和領導職數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強。廳機關先后成立了經濟責任審計局和政府投資審計局,新增處級機構7個、行政編制60名、處級以上領導職數42個;昭通等6個州(市)、晉寧等100個縣(市、區)成立了政府投資審計機構;昆明等3個州(市)和盈江等2個縣(市)成立了經濟責任審計局;大理等12個州(市)成立了計算機審計中心。通過招錄、選調人員,接收安置軍轉干部等方式,著力引進審計工作急需人才,全省審計隊伍人數由2007年初的2881人增加到現在的3202人,累計增加了321人,為拓展審計領域、深化審計內容、創新審計方式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審計隊伍結構日趨合理。通過嚴格錄用條件、強化學習培訓、培養選拔優秀年青干部等措施,不斷優化審計隊伍結構,提高專業化水平,初步造就了一支專業齊全、梯次合理、素質優良的審計人才隊伍。一是培養了一批“一專多能”復合型人才。與2007年初相比,目前全省審計機關具有法律、工程、環境、金融、計算機等專業背景人員達到863人,增長了25個百分點。二是提高了審計隊伍專業化程度。與2007年初相比,目前全省審計機關取得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人員達到1350人,上升了24個百分點;投資審計人員584人,上升了16個百分點;計算機審計人員633人,上升了18個百分點。三是加快了審計隊伍年輕化步伐。通過擴寬干部成長渠道,引進培養優秀年青干部,目前全省審計人員平均年齡明顯降低,其中廳機關人員平均年齡從2007年初的45歲下降到40歲。
審計人員素質明顯提升。積極開創廳校合作平臺,依托云南大學、云南財經大學、南京審計學院開展業務培訓和學歷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五年來,共舉辦了工程造價、財政審計、績效審計、企業審計等近200個培訓班,培訓干部共計達1.1萬人次,人均獲得培訓3.3次,其中自主培養信息化技術骨干600多人,取得工程造價資格600人;全省審計隊伍具有本科以上學歷1768人、占62%,其中:廳機關碩士以上學歷40人,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數占95%,學歷層次在省級部門位居第一。目前,“講學習、重素質”已經在全省審計系統中蔚然成風,還有76人在職攻讀公共管理、軟件工程碩士研究生;有100余人就讀會計、審計專業本科學歷。
審計監督能力不斷增強。在全省審計工作“一盤棋”,以及“做深財政審計、做實企業審計、做優經責審計、做強專項審計、做大績效審計”等工作思路的引領下,云南在全國率先構建了財政審計的大格局,創造了“一條線”的新型審計模式,探索了可持續發展審計、參與式審計、合并式審計、績效審計、聯網審計、信息系統審計等新的審計領域和類型。五年來,通過建立審計整改工作長效機制,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300多億元,規范財政資金管理1000多億元,移送案件線索500件,對外公告了6000個審計結果,審計監督真正起到了“讓人民群眾信賴政府”的作用。(汪文、方鐵成)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