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審計廳整合了14個業務處室并外聘了20余名內審專家,組成20個審計組,共計近百名審計人員,奔赴昆明、曲靖、紅河、楚雄、大理、玉溪、德宏、西雙版納8個州(市)的20個縣(市、區),對財政惠農“四項補貼”資金、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資金、農村危房改造工程補助資金開展審計調查。此次調查的4個審計項目,是該廳開展民選審計,公眾關注度最高的項目,審計后將適時對社會公告,維護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組織有力,行動一致。此次審計調查共分4個片區,采取統一下發審計通知、統一進點時間、一次完成4個項目審計、出具4個審計報告的形式,4名廳領導分別擔任各片區的審計組長,坐鎮指揮,統籌協調;為保質保量完成此次審計任務,該廳專門對參審人員作了審計工作方案、政策法規以及相關工作要求的專題培訓;廳計算機技術中心選派了技術能手進行跟組保障,利用“大項目”平臺設立了“惠農資金審計”RTX群,以供審計人員隨時溝通交流,協商在審計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重點突出,維護民生。財政惠農“四項補貼”是指農機具購置補貼、水稻等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通過審計調查,一是要全面了解各地貫徹落實國家各項惠農補貼政策的情況,客觀評價補貼資金效益,揭露和反映具體政策制定、執行以及管理機制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二是要摸清全省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執行、農村低保資金規模與使用情況,檢查資金發放依據的真實性和資金管理使用的合法、合規性,揭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運行和資金籌集、管理、使用各環節中存在的突出而帶有普遍性問題;三是要全面掌握當地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政策的貫徹落實情況和實施效果,客觀評價財政補貼資金在投入、分配、管理和使用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分析并揭示政策執行中體制和機制性的問題,查處存在的違規違紀和損失浪費問題;四是要認真分析存在問題的根本原因,提出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揮審計在為宏觀決策服務的作用,切實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要求嚴格,體現成果。該廳要求各個審計調查組,一要提高認識,精心組織。按照做“強”專項審計的工作要求,高度重視、周密計劃、科學組織,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認真開展審計調查,確保實現審計目標。二要開拓思路,多措并舉。把檢查賬簿資料、座談討論及實地走訪等多種方式結合起來,廣泛開展對地方政府、主管部門、農村基層組織和農民等多個層次的調查,要求每個縣(市、區)抽查不少于3個鄉鎮,每個鄉鎮深入農戶調查不少于50戶,切實掌握惠農政策的落實情況。三要注重質量,提升水平。做到“見賬、入戶、見人、見物”,逐筆、逐項審核,最大限度地掌握第一手資料,注重從政策措施以及體制、機制和制度層面揭示問題。四要數據準確,按時完成。安排專人認真填列審計統計表格,做到勾稽關系準確,審計調查報告上所列數據與統計報表數據一致。各審計調查組要在年底前完成審計調查報告,分別報送各牽頭處室匯總,并于明年1月30日前完成綜合報告;該廳集中匯總后向省政府報告綜合調查報告。(汪文、方鐵成)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