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內部審計要在組織治理中發揮好“最后一道”防線作用
10月10日,上海市審計局召開全市內部審計經驗交流暨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表彰會。市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宋依佳作了《轉變審計理念,推進審計轉型,發揮內部審計在組織風險管理中的防線作用》的講話。
會上,表彰通報的35個集體、55名個人被上海市審計局授予2008至2010年上海市內部審計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稱號。市總工會等3個單位、金山區金山衛鎮內部審計負責人作了交流發言。全市各委、辦、局,市、區管單位相關人員共300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肯定了近年來本市在各工作黨委、有關單位的高度重視下,在各級審計機關和內部審計協會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內部審計工作保持的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和日益顯現的內部審計工作成效。截至2010年底,全市共成立內部審計機構1506個,擁有內部審計人員6078人,其中專職機構835個、專職人員2660人。2008至2010年,全市內部審計機構共完成審計項目103926個,查出損失浪費金額8億元,提出意見和建議被采納68077條。
會議分析指出,上海建設四個中心的戰略定位和目標要求,更加需要內部審計在組織治理中發揮好“最后一道”防線作用。為此會議要求,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優化內部審計環境。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應將內部審計機構獨立設置,選調專職人員從事內部審計工作,保證內部審計履行職責所必需的經費,及時排除其他外在因素對內部審計工作的不必要干擾。應該在知情權、參與權、匯報權、結果運用等方面給予內部審計機構便利,定期聽取內部審計工作匯報并授予重大事項可向主要領導直接匯報的權力。二是內部審計機構要積極轉變理念,探索審計工作轉型,努力實現從法人的審計向領導干部審計轉型、從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向履職情況審計轉型,著重揭示和反映內管干部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糾正和整改的意見和建議,促進內管干部守紀守法守規盡責。要加強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審計,“突出三項功能,發揮三大作用”,積極有效參與部門(單位)內部治理。第一,突出控制功能,積極支持和參與組織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幫助部門(單位)升級和完善現行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和維護控制的有效性,促進控制環境的持續改善,發揮好預防性作用;第二,突出評價功能,監督和評估風險管理和控制體系,幫助組織管理和控制風險,逐步實現審計重心由事后評價控制轉向事前風險管理和過程控制,發揮好防護性作用;第三,突出促進功能,促進部門(單位)實施全面的風險管理,持續改善部門(單位)治理能力,發揮好建設性作用。要探索開展內部審計質量評估, 努力形成從業務檢查到質量控制、從方式單一到方法多樣、從內部評估到外部評估的內部審計質量評估健康發展之路。三是審計機關要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內部審計指導監督。近幾年,市審計局成立了負責全市內部審計指導監督工作的內部審計指導處,部分區縣審計局設立了專職的內部審計指導科,市國資、教衛等工作黨委不斷加強系統內部審計工作的指導管理,市建交、金融等工作黨委分別設立內部審計專兼職機構,全市內部審計工作已初步建立上下聯動、縱橫結合的工作網絡。在此基礎上,要完善內部審計監督檢查機制,將被審計單位內部管理情況、內部審計工作開展情況,列為審計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經濟責任審計報告中對部門(單位)內部管理和內部審計工作進行評價。四是內部審計協會要強化服務,在加強內部審計理論研討、業務培訓、工作宣傳上下功夫,提高工作水平,努力將協會辦成內審之家,為推動內部審計工作科學發展發揮更大作用。(吳曉玲 汪其水 徐楊)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