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審計局強化職工培訓促進增強宏觀意識
近日,重慶市審計局舉辦全局干部集中培訓,局黨組書記、局長盧建輝在動員會上要求,審計人員要不斷適應形勢發展的新要求,進一步增強宏觀意識,提升綜合素質,在“五個重慶”建設、10大民生工程、共富12舉措實施中及時跟進,有所作為,更好地服務于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該局黨組指出,今年集中培訓的目的是提升素質、增強能力、打造隊伍、服務發展,主題是增強宏觀意識,提升綜合素質。所謂宏觀意識,就是全面、全局、整體、大局意識。宏觀意識不強,直接影響我們看待事物的視角,影響審計質量提高,影響審計成效體現,影響審計作用發揮。因此,審計機關要自覺把審計工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加重視增強宏觀性,提高時效性,發揮建設性,從宏觀、全局、戰略的高度推動審計事業科學發展,為推進民主法治,維護經濟安全,保障國家利益,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增強宏觀意識,提升綜合素質,是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客觀要求。審計是高層次的、綜合的、獨立的監督,是國家依法用權力監督制約權力的行為。審計人員不僅要了解審計發展的趨勢潮流,同時更應當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脈搏。當前,在宏觀形勢上,要立足中央要求,繼續深入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增強歸宿感、自豪感和認同感,增強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公務人員、審計人員的責任意識,充分激發工作熱情和內在動力。要立足市委、市政府要求,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三屆九次全委會精神,以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卓有成效的工作業績,為重慶改革發展作出貢獻。要立足審計署要求,認真學習貫徹審計署“十二五”審計工作發展規劃,結合重慶審計工作實際,把規劃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推進重慶審計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二是增強宏觀意識,提升綜合素質,是推進審計事業發展的現實需要。推進審計事業科學發展,必須明確審計工作面臨的現實環境,肩負的重要職責,達到的目標要求。從微觀來講,審計是監督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從宏觀來講,審計重在發揮維護財經秩序、促進依法行政、改善宏觀調控、推進廉政建設四大職能。從現實看,審計工作面臨作用更加突出、任務更加繁重、社會更加關注、風險更加凸顯的特殊要求。近年來,審計署提出了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的新要求。隨著“五個重慶”建設、10大民生工程、共富12舉措的快速推進,審計工作任務更加繁重,因此,必須立足大格局、確立大思路、重點再突出、資源再整合、程序再規范、成果再提升,才能用好有限的審計力量,不斷提高監督服務水平。當前審計機關面臨能力不足和廉政建設兩大風險,必須加強學習實踐,提高業務水平,嚴格制度管理,做到查得出問題,提得出建議,經得起考驗。審計人員只有增強宏觀意識,提升綜合素質,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始終把握工作的主動權,在履職中保持清醒頭腦,才能永不迷失方向。
三是增強宏觀意識,提升綜合素質,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途徑。審計事業發展關鍵在人。人的素質高低,決定事業興衰成敗??傮w上講,審計人員必須具備依法審計、溝通協調、學習創新和自我約束四大能力。從更高層次要求,解決宏觀意識問題,應重在拓展學習知識的廣度,把握思考問題的深度,提升轉化成果的高度。審計人員在加強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要關心時事,多學習經濟、科技、法律、計算機、歷史、哲學等知識,做到一專多能。要克服就賬論賬,就事論事,善于從宏觀層面思考分析問題,增強發現大要案件線索的敏銳性,增強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理念。要站在更高層面,將涉及體制機制、政策措施等問題,通過審計要情、專報及時向黨委政府反映,分析原因,提出建議,推動整改,規范行為,完善體制機制缺陷,促進改善宏觀調控,從而在更大程度和宏觀層面發揮建設性作用。
四是增強宏觀意識,提升綜合素質,是扎實推動當前工作的重要保證。增強宏觀意識,重在樹立大局意識。目前,我們最大的大局,就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責,推動貫徹落實市委三屆九次全委會精神。要把市委、市政府為縮小三個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確定的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重點資金納入審計范圍,找準審計服務宏觀政策措施的切入點,及時跟進監督。要重點關注三農、社保、扶貧、教育、醫療等專項資金,關注交通建設、基礎設施、資源環境等重大項目,關注重點國有企業資產的保值、國資收益的解繳、職工薪酬的管理等社會責任履行情況,關注領導干部促進本地區本部門縮小三個差距、促進共同富裕情況,客觀評價領導干部經濟責任,促進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各處室要對照年初計劃要求,梳理工作進展情況,查找差距,增添措施,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確保全年任務按期完成。要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早思考明年審計項目計劃,做到早調研、早謀劃、早安排,確保項目選準、選實、選精,推動工作有效開展。(李勇軍)
該局黨組指出,今年集中培訓的目的是提升素質、增強能力、打造隊伍、服務發展,主題是增強宏觀意識,提升綜合素質。所謂宏觀意識,就是全面、全局、整體、大局意識。宏觀意識不強,直接影響我們看待事物的視角,影響審計質量提高,影響審計成效體現,影響審計作用發揮。因此,審計機關要自覺把審計工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加重視增強宏觀性,提高時效性,發揮建設性,從宏觀、全局、戰略的高度推動審計事業科學發展,為推進民主法治,維護經濟安全,保障國家利益,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增強宏觀意識,提升綜合素質,是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客觀要求。審計是高層次的、綜合的、獨立的監督,是國家依法用權力監督制約權力的行為。審計人員不僅要了解審計發展的趨勢潮流,同時更應當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脈搏。當前,在宏觀形勢上,要立足中央要求,繼續深入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增強歸宿感、自豪感和認同感,增強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公務人員、審計人員的責任意識,充分激發工作熱情和內在動力。要立足市委、市政府要求,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三屆九次全委會精神,以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卓有成效的工作業績,為重慶改革發展作出貢獻。要立足審計署要求,認真學習貫徹審計署“十二五”審計工作發展規劃,結合重慶審計工作實際,把規劃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推進重慶審計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二是增強宏觀意識,提升綜合素質,是推進審計事業發展的現實需要。推進審計事業科學發展,必須明確審計工作面臨的現實環境,肩負的重要職責,達到的目標要求。從微觀來講,審計是監督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從宏觀來講,審計重在發揮維護財經秩序、促進依法行政、改善宏觀調控、推進廉政建設四大職能。從現實看,審計工作面臨作用更加突出、任務更加繁重、社會更加關注、風險更加凸顯的特殊要求。近年來,審計署提出了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的新要求。隨著“五個重慶”建設、10大民生工程、共富12舉措的快速推進,審計工作任務更加繁重,因此,必須立足大格局、確立大思路、重點再突出、資源再整合、程序再規范、成果再提升,才能用好有限的審計力量,不斷提高監督服務水平。當前審計機關面臨能力不足和廉政建設兩大風險,必須加強學習實踐,提高業務水平,嚴格制度管理,做到查得出問題,提得出建議,經得起考驗。審計人員只有增強宏觀意識,提升綜合素質,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始終把握工作的主動權,在履職中保持清醒頭腦,才能永不迷失方向。
三是增強宏觀意識,提升綜合素質,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途徑。審計事業發展關鍵在人。人的素質高低,決定事業興衰成敗??傮w上講,審計人員必須具備依法審計、溝通協調、學習創新和自我約束四大能力。從更高層次要求,解決宏觀意識問題,應重在拓展學習知識的廣度,把握思考問題的深度,提升轉化成果的高度。審計人員在加強專業知識學習的同時,要關心時事,多學習經濟、科技、法律、計算機、歷史、哲學等知識,做到一專多能。要克服就賬論賬,就事論事,善于從宏觀層面思考分析問題,增強發現大要案件線索的敏銳性,增強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理念。要站在更高層面,將涉及體制機制、政策措施等問題,通過審計要情、專報及時向黨委政府反映,分析原因,提出建議,推動整改,規范行為,完善體制機制缺陷,促進改善宏觀調控,從而在更大程度和宏觀層面發揮建設性作用。
四是增強宏觀意識,提升綜合素質,是扎實推動當前工作的重要保證。增強宏觀意識,重在樹立大局意識。目前,我們最大的大局,就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責,推動貫徹落實市委三屆九次全委會精神。要把市委、市政府為縮小三個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確定的重點工作、重點項目、重點資金納入審計范圍,找準審計服務宏觀政策措施的切入點,及時跟進監督。要重點關注三農、社保、扶貧、教育、醫療等專項資金,關注交通建設、基礎設施、資源環境等重大項目,關注重點國有企業資產的保值、國資收益的解繳、職工薪酬的管理等社會責任履行情況,關注領導干部促進本地區本部門縮小三個差距、促進共同富裕情況,客觀評價領導干部經濟責任,促進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各處室要對照年初計劃要求,梳理工作進展情況,查找差距,增添措施,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確保全年任務按期完成。要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早思考明年審計項目計劃,做到早調研、早謀劃、早安排,確保項目選準、選實、選精,推動工作有效開展。(李勇軍)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