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救災款物審計應急管理課題研究結題
近日,由云南省審計廳和云南財經大學聯合開展的《突發重特大自然災害救災款物審計應急管理課題研究》通過了結題驗收評審,取得了救災款物管理理論基礎、審計理論研究、財務收支審計辨析、審計實踐探索、應急審計程序等五個方面成果,為全面開展、迅速跟進突發重特大自然災害救災款物審計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積極開創了我國救災款物應急審計理論研究先河。云南是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多發的省份,適時開展應急審計課題研究是審計機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免疫系統”功能、積極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體現。其選題意義重大、研究方向明確、廳校合作方式科學,研究成果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為我國在重特大自然災害救災款物審計應急管理方面作了成功探索和嘗試,是云南審計理論研究的又一創新成果。
二、系統建立了云南省救災款物應急審計工作的理論架構。通過深入研究和認真實踐,論述了審計機關在突發重特大自然災害應急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查實了理論和法律依據,提出了救災款物審計的聯動機制、實現路徑、審計對象和主要內容,以及救災款物審計的五大模式(全過程跟蹤審計、救災款物專項審計、救災款物專項審計與專項審計調查相結合、傳統審計與計算機審計相結合、“同級審”和“上審下”相結合),規范了救災款物應急審計流程,設計了相關審計工作底稿和審計程序控制表、主要文書模板等,探討了救災款物審計報告、審計結果公告和審計結果運用的方式,構建了應急響應機制。
三、實踐檢驗了救災款物應急審計工作理論研究成果。注重做到邊研究、邊實踐、邊完善,促使課題研究成果切合救災款物應急審計工作的實際,確保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分別在2009年“7?9”姚安地震和2010年“6?25”馬龍縣洪澇、“7?13”巧家縣小河鎮泥石流、“8?18”貢山縣普拉底鄉特大泥石流等突發自然災害中,迅速啟動了《云南省突發重特大自然災害救災款物審計應急預案》。實踐證明,及時啟動審計應急預案,迅速建立審計應急綠色通道,有效地促進了救災款物的有序發放和安全完整,不但提升了審計工作的應急處置能力,而且推動了黨委、政府救災工作的有序開展。
四、進一步豐富了救災款物應急審計工作的理論基礎。通過總結歸納近年來各級審計機關在重特大自然災害救災款物審計工作中所取得的寶貴經驗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對如何實現及時介入、關口前移、上下聯動、全程跟蹤審計,怎樣實現救災和監督兼顧,確保救災款物籌集合法有序、分配公平公正、撥付及時到位、使用合規合理、管理安全有效等方面作出了具體的理論概括和實務指導,將為審計署下一步制訂國家層面的《突發重特大自然災害救災款物審計應急預案》和《審計操作指南》提供了重要參考。(汪文)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