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積極貫徹全國審計會議精神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2月12日,湖南省召開全省審計工作會議,學習貫徹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去年審計工作情況,部署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的審計工作任務,研究新形勢下推動審計工作科學發展的思路和舉措。
會議提出,“十二五”期間,全省審計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富民強省”主題,緊扣“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認真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維護經濟安全、促進深化改革、促進民主法治建設、促進保障改善民生、促進反腐倡廉建設,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推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會議明確,“十二五”期間,全省審計工作的基本目標是:在提升審計層次,提升審計執行力和公信力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審計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和信息化建設方面邁上新臺階;在審計理論與方法研究、審計文化建設方面取得新成效;在全面加強審計隊伍建設,增強綜合素質方面取得新提高。
會議還確定了“十二五”期間全省審計工作的主要任務:加強對宏觀經濟政策貫徹落實情況的審計監督,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強對政府重大投資項目的跟蹤審計,促進結構調整和優化;加強對自主創新、資源和環境保護情況的審計監督,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強對民生和社會事業等方面的審計監督,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加強對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審計,促進領導干部守法守紀、守規盡責;加強涉外審計,促進深化對外開放;加強經濟社會運行中突出問題的揭示和反映,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加強對腐敗案件和經濟犯罪案件線索的揭露和查處力度,促進反腐倡廉建設;加強體制、機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層面問題的揭示和分析,促進深化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設。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湖南省全面推進“四化兩型”建設的關鍵一年。會議要求,全省各級審計機關要重點完成七項任務:一是全面開展全省政府性債務審計,促進防范債務風險,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組織開展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調查,全面摸清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和結構,分析償債風險和責任,促進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潛在的財政風險。二是著力加強財政審計,促進提高財政績效水平,完善公共財政體系。以“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為主題,重點關注預算收入的完整性、預算分配的公正性、預算管理的規范性、預算支出結構的優化性、預算資金撥付的時效性以及國家政策發揮的導向性等,推動規范預算管理,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財政績效。三是深入推進經濟責任審計,促進黨政領導干部守紀守法,守規盡責。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經濟責任審計的規定,積極推進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干部同步審計,逐步建立和推行領導干部任期內輪審制度,完善經濟責任審計情況通報、審計整改、責任追究等制度,逐步推行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公告制度。四是繼續強化政府投資審計,促進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障投資政策實施效果。五是扎實開展民生工程和資金審計,促進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六是積極開展企業審計,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維護國有資產安全。七是認真做好外資運用審計,促進完善外資項目管理,提高外資利用水平。
為更好地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實現審計工作的科學發展,會議強調,要進一步開拓創新,轉變思路,全面加強審計機關自身建設,實現五個方面的轉變。一是加強審計理念創新,推動審計執法由監督為主向充分發揮“免疫系統”功能轉變;二是加強業務管理創新,推動審計資源投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三是加強審計技術方法創新,推動審計手段由傳統手工作業向信息化轉變;四是加強審計成果管理創新,推動審計功能發揮由單向度向多維度轉變;五是加強干部管理創新,推動審計隊伍建設由行政化向專業化方向轉變。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