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在深刻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確定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對審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審計機關責無旁貸地要通過強化審計監督為之服務。
湖北是農業大省,占據著“天下糧倉”的重要位置,擔負著保證全國糧食安全的重要責任。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對“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的湖北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湖北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在以村為單位廣泛開展新農村建設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國率先統籌農村區域發展,推行融現代農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村莊環境整治與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等諸多工作于一體的“仙洪”新農村實驗區建設,打造出了湖北省乃至全國新農村建設的一個樣板工程。
在“仙洪”新農村實驗區建設推進過程中,湖北審計一路同行,積極創新理念,探索“大農業審計”之路,緊扣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重點,深入推進傳統農業審計向“政策、資金、項目、環境”四位一體審計模式轉變,向發揮審計宏觀效應上拓展,將審計觸角全面延伸到新農村建設的方方面面,為推進“仙洪”試驗區建設、促進農村改革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湖北的實踐充分證明,審計在服務新農村建設中大有可為,湖北審計服務“仙洪”實驗區建設的作法也全國農業審計提供了鮮活范例。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經久傳唱的一首民歌,讓洪湖這個名字蜚聲大江南北。
2008年5月,湖北省委、省政府立足洪湖的地域特色和優勢,從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創造性地提出建設“仙洪”跨區域(包括仙桃、洪湖、監利的23個鄉鎮)、大范圍的新農村建設試驗區的戰略決策,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予以推行。
兩年多來,湖北審計肩負省委、省政府重托,承載著“仙洪”人民新的期盼,積極探索新形勢下農業審計新路子,在新農村建設中建設性作用,做農村發展的“護航員”,做農民兄弟的“貼心人”,與各個職能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一道共同描繪出了“仙洪”大地新農村建設的斑斕畫卷。
一千多平方公里的試驗區里,如今不僅僅是路寬了、房靚了,沼氣池、自來水、污水處理等新設施,讓村莊面貌、鄉風文明煥然一新;整齊暢通的護坡渠,高效優質的板塊田,讓碧水環流的湖鄉美景重現江漢平原;農業產業化發展、現代農業的興起,讓農村發展活力增強,農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09年,試驗區糧食總產近90萬噸,比上年增長10.6%,農民人均純收入5557元,比上年增長10.9%,增加值和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創新理念,走出一片新天地 |
新農村建設涉及到農村的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事業、基層組織、體制機制等多個方面。與過去農業發展的模式不同,新農村建設呈現出財政投入多,物質和精神立體發展的新局面。很明顯,傳統的就農業論農業,僅把目標盯在維護農民利益上的審計思路,已難以適應新農村建設發展的需要。
湖北省審計廳黨組一班人敏銳地意識到,“仙洪”新農村建設實驗區不僅在農業、農村尋求了新的發展路子,同樣也為新形勢下農業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為農業大省,農業審計大有可為。他們明確提出“大農業審計”的理念,把對政策和資金的審計,向對“政策、資金、項目和環境”四位一體的審計模式延伸,在維護農民利益的基礎上,著力向審計宏觀效應上拓展。
近兩年,湖北省審計廳先后組織對“仙洪”試驗區鄉鎮和村級債務進行審計,對實驗區建設涉及到的中、小學校債務進行了清理,并幫助政府對債務進行鎖定。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仙桃、洪湖、監利三地審計機關還對財政支農、糧食直補、農機具補貼、家電下鄉等近10項重大涉農政策執行,對農村公路、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小型水利建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等80多個項目,對各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進行了審計。與此同時,還組織對實驗區擴大內需資金和項目以及洪湖水資源環境等進行了審計調查。
思路變,天地寬,審計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明顯提升。仙桃市審計局在近兩年對實驗區內的各項審計中,共查出違規收費、違規發放各種獎金補助、挪用專項資金、違規支出等違紀違規問題金額1.84億元,追回被擠占挪用資金846萬元,提出審計建議被采納82條,上報單項審計報告29份,審計情況專報13份,綜合性報告6份,促進規范了有關地方和單位管理行為,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洪湖市審計局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仙洪”新農村試驗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做到“項目資金到哪里,審計監督就跟進到哪里”。近兩年共審計資金5.14億元,項目34個,7個已完成的竣工決算審計項目審減1751萬元,為市委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審計建議38條,充分發揮了審計在“仙洪”試驗區建設中的職能作用。
在此基礎上,實驗區審計的建設性作用進一步顯現。近兩年,實驗區黨政機關和有關部門采納審計建議,制訂整改措施102項,出臺相關規章制度24項。如洪湖市市長蔣鴻在聽取新農合審計情況匯報后,責成市政府出臺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補償資金財務管理辦法》,對補償資金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作出了明確規定;仙桃市財政局根據審計建議,制發了《仙桃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完善了村級財務資金、資產經營、資源承包租賃的管理。 另外,據當地審計機關講,現在在“仙洪”型農村建設中,審計的話語權大大增強,很多決策要先聽審計的意見。今年10月22日和11月24日,監利縣人大常委會就兩次專題聽取了新農村建設資金審計及整改情況匯報。
緊扣重點,把住命脈,做農村發展的“護航員” |
發展是硬道理。湖北省委省政府制訂出臺一攬子政策措施推進“仙洪”實驗區建設,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發展,農民收入水平有較大幅度提高。在審計服務“仙洪”試驗區建設中,湖北審計機關不容置疑地將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作為審計關注的重中之重。
路難行,水不暢,基礎設施薄弱,是長期以來困擾“仙洪”農村發展的突出問題,也是實驗區建設的首要任務。一時間,農村公路、農田水利等項目風生水起,大到“仙洪”一級公路全線升級改造、小到村落里的排灌渠,各路建設者和試驗區干部群眾一起打響了一場新建、改造、提升基礎設施的“大會戰”。
為加強對實驗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監督,促進提高項目質量和管理水平,湖北審計機關及時跟進,組織對農村公路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和地丘崗地改造等項目進行跟蹤審計,查出招投標管理不夠規范,違法分包、轉包工程,截留、挪用征遷補償資金,高估冒算工程款等違紀違規問題,提出審計建議,較好地促進加強了項目管理,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益。
仙桃市審計局緊緊抓住招標投標、施工建設、竣工決算三個關鍵環節,組織對實驗區仙桃片近年建設的項目進行全程審計監督。目前,已完成26個50萬元以上建設項目的預算審計,促進項目順利進入省、市招投標中心進行了公開招投標;已對實驗區9個竣工項目進行了竣工決算審計,審減資金260萬元。在審計過程中,他們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系,及時反饋情況,切實促進加強工程管理。如針對審計調查發現某施工單位在項目中擅自變更規劃,縮減工程量,及時找項目主管部門和施工方談話提醒,阻止了該行為的發生;發現楊林尾鎮某村擅自改變中心水廠設計方案后,迅速與市水利局聯系,督促該村停工整改,確保工程按計劃施行。
試驗區基礎設施建設中,規模浩大的土地整理項目是最大亮點之一。近兩年來,洪湖市審計局對實驗區土地整理和地丘崗地改造項目進行跟蹤審計。記者實地走訪洪湖市了解到,土地整理審計為當地老百姓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在效果。在萬全鎮土地整理審計中,審計機關從工程造價入手,嚴格審查工程質量和資金使用績效,在投資1920萬元的工程中查出多報工程款72萬元的問題。按照過去的作法,審減的工程款應歸還原渠道,但審計部門考慮到這個地方因為交通不便而影響了一方的發展。在審計部門的建議下,當地政府及土管部門利用審計核減的72萬元工程款,在處于交通要塞的渠面上重新修建了一座水泥墩橋,改變了過去渠北三個村難通車的歷史,方便了6000多人的出行。在洪湖黃新土地整理項目審計中,審計查明施工單位在泥結石道路工程施工中偷工減料、鋪設厚度未達到設計要求,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情況,引起市政府高度重視,要求有關部門追究內部管理人員和監理單位的責任,責令施工單位限期按照設計要求整改,審計部門跟蹤落實,有效地保障了農民春耕生產。
監利縣審計局派出三個審計組,結合鄉鎮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對全縣實驗區項目建設及資金使用情況全面進行審計調查,目前已調查審計項目32個,其中完工項目20個,在建項目12個,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審計建議44條,協助制定和完善規章制度7個。在監利縣福田寺鎮民生村新農村建設項目審計中,對工程項目建設安裝、綠化等項目進行了重點審核,對分項工程進行了實地驗收,送審金額257萬元,審定金額235萬元,審減金額22萬元。
一竿子插到底,撐起民利“保護傘” |
洪湖市曹市鎮中部屬水鄉湖區,地勢低洼,是遠近有名的“血吸蟲窩子”、“水窩子”。2007年以來,洪湖市把這里作為血防“整縣推進、綜合治理”的項目區,隨即又根據幾個村名合成了個響亮的名字:錦繡梅園。
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立“仙洪”新農村建設試驗區的戰略決策,最初的構想就是調研洪湖“錦繡梅園”催生出來的。因此,“仙洪”試驗區的建設一開始就致力于加快農村公共社會事業的發展,大力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問題。這也正是審計服務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契合點。
財政資金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在“仙洪”實驗區,審計部門正是按照這一要求,對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重點專項資金一竿子插到底,從資金籌集源頭、到分配環節、再到資金使用終端,實行全過程監督,確保黨的政策落到實處,確保農民利益不受侵犯。
近兩年,圍繞促進實驗區血防工程建設,保障農民健康安全,湖北審計機關有針對性地對實驗區“興地滅螺”、“一建三改”和農村安全飲水項目及資金進行審計監督,緊緊抓住資金流向和工程質量兩條主線嚴格把關,為實驗區血防工程建設保駕護航。洪湖市審計局在全市農村“一建三改”和安全飲水工程專項審計調查中,以資金流向渠道為重點,延伸審計了8座鄉鎮污水處理廠、3個垃圾填埋場和2個村級污水處理站改造工程以及18000多口沼氣池新建項目,其中發現某鄉鎮政府多收農戶自籌資金、以加班加點的名義在安全飲水專戶賬中發放鎮政府機關全體人員補助,兩年補助款達27萬元。市政府責成有關部門當即向該鎮鎮下達了清退通知書,清退的款項將歸還農民或用于農村公益事業的建設。
長期以來,農村群眾對“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反映十分強烈。為促進提高實驗區農民就醫水平,湖北審計機關連續三年組織對實驗區新農合基金進行了審計,從基金管理中心到定點醫療機構再到參合農民,全程跟進新農合基金管理運行全過程,重點審計新農合醫療的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和開支情況,有效地維護了參合群眾的利益。仙桃市審計局在新農合基金審計中,查出個別定點醫療機構門診統籌補償政策落實不到位、部分藥品統籌價格不夠合理、住院補償起付線規定執行隨意性大以及楊林尾鎮衛生院編造68人次虛假住院信息、套取醫療補償款4.22萬元等違紀違規問題,如實上報市委市政府并給予了嚴肅處理。
讓農民老有所養,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目標。為摸清該項制度在實驗區的落實運行及保險基金管理現狀,湖北省審計機關組織對實驗區三市縣農村養老保險基金進行審計,查出擠占挪用基金彌補行政經費,虛列支出、隱瞞截留基金收入,違規存款等問題資金。洪湖市審計局還組織對民政局所屬的9所鄉鎮福利院提檔升級改造工程進行了審計,促進保障工程質量。針對農村養老保險審計發現的問題,監利縣還出臺了相關辦法,就理順農村養老保險管理體制、加強基金管理作出了進一步規定。
“共產黨的恩情比那東海深,漁民的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強……”。在“仙洪”試驗區的推進過程中,湖北審計一路同行,與“仙洪”試驗區的建設者們共唱新時代的“洪湖水”,共譜“仙洪”大地的新篇章。我們有理由相信,“仙洪”試驗區的示范效應,一定會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趟出一條康莊大道。(劉明亮 付后裕)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