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肩擔衛士使命 彰顯服務本色
近年來,湖北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搶抓機遇,大力實施“兩圈一帶,雙輪驅動”戰略,積極打造中部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湖北經濟社會呈現高速發展態勢。
伴隨著日新月異的時代前進步伐,置身于波瀾壯闊的改革發展進程,全省審計機關緊扣省委、省政府工作中心,忠實履行“經濟衛士”職責,寓服務于監督,將審計工作深深嵌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緊扣中心促發展——立足監督,著眼服務,全力促進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
溫家寶總理指示:“財政資金運行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作為綜合經濟監督部門,審計機關履行“經濟衛士”職能,首要而且最直接就是要促進防范經濟運行中的各種風險,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按照總理指示,全省各級審計機關緊緊圍繞各級黨委、政府工作中心,緊扣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主線,改變以往財政審計側重于時點、單個、靜態和階段性事后監督的做法,積極推行“全程式預算跟蹤”審計,重點專項資金、重點建設項目跟蹤審計,充分發揮審計的建設性作用,全方位、多層次為湖北改革發展大局服務。
近幾年,省廳依托與交通廳合作共建平臺,探索了交通審計一體化模式,從項目立項到竣工各環節,形成了完整審計鏈,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的交通項目跟蹤審計體系,通過對16個交通建設項目審計,共查處各類違法違紀問題資金20.92億元,較好地促進投資行為規范和資金使用效益提高。與以前年度審計的交通建設項目相比,審計查出違規問題金額比例從5.9%下降到3.7%,省級高速公路建設領域腐敗案件發案率明顯降低。
債務問題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各級黨委、政府領導高度關注。為摸清債務底數,促進化解債務風險,近年來,全省審計機關先后組織開展了“普九”、鄉鎮、村級、高校、政府還貸二級公路等債務清理檢查,揭示和反映了政府及部門多頭舉債,債務規模膨脹,財政兜底的潛在風險較大等問題,提出了規范債務管理、防范財政風險等建議,推動建立健全了債務風險責任機制。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央出臺了系列“擴內需、保增長”的宏觀政策措施。為促進這些政策措施順利落實,全省審計機關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采取同步跟進、上下聯動的方式,相繼對我省第一、二批擴大內需中央專項資金89.66億元和部分新增投資項目進行了跟蹤審計調查,及時揭示地方和企業配套資金未足額到位、部分項目建設進度不快等問題,并提出了改進建議;組織對36個市、州、縣(市)347戶中小企業進行了審計調查,及時反映了我省中小企業面臨的市場萎縮、出口受阻、匯兌損失嚴重、融資困難、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問題,提出了加大對中小企業財稅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服務水平等建議,為我省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經濟回升向好發揮了積極作用。
隨著政府投資建設規模不斷加大,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將能源、交通、城建、水利等重點建設項目作為審計工作的重要任務。近年省廳統籌全省審計力量,組織開展了大別山電廠、白蓮河抽水蓄能電站、水布埡電站和武英、十漫、隨岳中、宜神、天仙高速公路等重點建設項目審計,查出招投標管理不夠規范,違法分包、轉包工程,截留、挪用征遷補償資金,高估冒算工程款等違紀違規問題,提出審計建議,較好地促進加強了項目管理,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益。據統計,近三年,全省共審計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140個,審計投資額482.33億元,核減投資額21.36億元,查出各類違紀違規、損失浪費問題金額14.6億元。
審計不僅僅是查錯糾弊,更重要的是審幫促結合,促進規范財經秩序,提高財政財務管理水平。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全省審計機關堅持標本兼治,建立健全審計整改政府主導機制、情況通報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高強度落實審計整改,促進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同時,加強對審計的情況的分析研究,從中挖掘有價值的、深層次的信息和資料,使審計提供的信息和報告“源于審計,高于審計”,為黨委政府宏觀決策當好“謀士”。近三年,被審計單位共采納審計建議15173條,審計促進制定1782項規章制度,審計專報、綜合報告和信息簡報被各級黨政領導批示2000多次。
舞活“龍頭”助理財——不斷深化財政審計,促進規范財政預算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財政審計是審計工作的“龍頭”。長期以來,全省審計機關堅持“揭示問題、規范管理、促進改革、提高效益、維護安全”的財政審計工作思路,自覺融入財政工作大局,對各級財政進行全方位監督,有效地促進了政府和相關部門依法行政、依法理財。
在預算執行審計工作中,各級審計機關加強對預算編制、項目預算和轉移支付資金的審計,突出關注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收入預算執行的合法性、預算支出的效益性,查處了預算管理不規范、預算編制不完整、項目預算編制不細化以及轉移支付資金結構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等問題,引起了各級黨委、人大、政府的高度重視,由相關部門和單位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了認真整改。通過不斷深化預算執行審計,各級財政預算編制、執行和管理情況逐年好轉,違紀違規問題金額不斷下降。
為擴大財政審計范圍,在更寬領域發揮財政審計職能,全省審計機關緊跟財政資金走向,把所有涉及財政性資金的部門、單位和項目都納入審計范圍。近幾年,省廳在審計一級預算單位的同時,每年都延伸審計50多個二、三級預算單位,選擇20多個縣市開展決算審計,并加大對投資建設、轉移支付、土地出讓金、政府負債、政府投資等財政性資金的審計力度。荊門、武漢、隨州、宜昌等地審計機關將財政預算管理、部門預算執行、國有資產經營預算、財政轉移支付、財政專項資金、財政收支征管、政府投資、資源環境、外資利用、企業審計等全部納入財政審計的范疇,把全部財政性資金作為一個系統進行整體免疫。
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最突出的特點,就在于它是以公共化為取向的,是取“眾人之財”來辦“眾人之事”。為促進深化公共財政體制改革,全省審計機關跳出過去單純財務收支審計的框框,先后部署開展了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購制、會計集中核算、政府收支分類等財政改革以及部門預算、轉移支付、專項資金、省直管縣等財政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的審計,注重從機制體制層面研究解決問題,為促進財政體制改革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三年,全省審計機關共審計10197個單位部門、26個行業,2879個專項資金(基金)等,查出預算編制不完整、不規范,隱瞞轉移財政收入,違規改變用途等各類違規資金304.4億元,促進國家財政增收節支78.1億元,較好促進加快了部門預算編制、預算科目分類、財政支出定額、財政績效預算、預算管理制度等財政改革步伐。
情系民生維民利——將促進改善民生作為審計工作的重中之重,用真情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里。
關注民生,維護民生,是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堅持民本審計理念,將促進改善民生作為審計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加大民生審計力度。連續三年,組織對社保、教育、醫療衛生、移民拆遷、救災等十多項民生政策、民生項目和民生資金進行了審計,在年度審計項目計劃中,涉及民生的審計項目均達到70%以上。
五項社?;鹕婕暗狡胀ɡ习傩盏酿B命、保命和救命問題。為保障社?;鸢踩行н\行,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全方位、多層次加大對社保資金的審計監督力度,嚴肅查處了擠占挪用、滯留欠撥、漏繳欠繳、以物抵費等社保資金管理中的違紀違規問題,促進健全了社保資金管理制度。黃岡市審計局通過連續四年組織對全市五項社?;饘徲?,促進社?;疬\行管理水平明顯提高,違紀違規資金占基金總額的比重逐年下降,從2006年的15%下降到了2009年的5%,過去存在的擠占挪用、虛報冒領等違紀問題基本消除。
住房公積金是城鎮居民“住有所居”的重要保障。全省審計機關先后組織對當地住房公積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了審計,查出了少數部門擠占挪用、部分單位自行歸集和管理、違規發放住房公積金等違紀違規問題,并從體制和機制上認真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了改進建議。針對審計反映情況,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的通知》,省財政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住房公積金財政監管的通知》;鄂州、宜昌、荊州、黃石、孝感等地也紛紛采納住房公積金審計建議,制定完善管理制度規定230條,撤消了多開設的銀行賬戶50多個,進一步規范了住房公積金的管理。
長期以來,人們對“上學難、看病難”問題反映十分強烈。為此,全省各級審計機關有針對性地加強對農村義務教育專項經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和一些中小學校、職業學校和大中型醫院財務收支審計,重點查處擠占挪用、亂收費、亂抬價等現象。鐘祥市審計局在新農合基金審計中,從基金管理中心到定點醫療機構再到參合農民,全程跟進新農合基金管理運行全過程,重點審計新農合醫療的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和開支情況,有效地維護了參合群眾的利益。洪湖市審計局根據群眾舉報,查出某中學收取104人初中擇校費18萬元,用于發放了教師節補助等,該情況上報市委市政府后引起高度重視,責令相關部門和單位組成聯合調查組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亂收費情況進行全面清查,堅決遏制教育亂收費問題。
在近年發生的冰雪災害、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自然災害面前,全省審計系統干部職工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自發或組織開展捐款、捐物及獻血等活動,伸出援助之手,為災區人民盡一份微薄之力。同時,積極發揮自身的職能特色,及時開展審計監督,為救災款物保駕護航。汶川地震發生后,全省審計機關組成27個審計小組,奔赴災區,對湖北抗震救災資金和援建項目進行了全過程跟蹤審計,較好地維護了工程質量安全、資金安全和廉政安全。
把住命脈護“三農”——跳出傳統農業審計模式,全方面、多角度為新農村建設保駕護航。
千湖省,魚米鄉,湖北素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譽。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命脈,農業對湖北來說意義顯得尤為重要。農業的獨特地位決定了湖北審計工作的特殊性。近年來,全省審計機關始終立足省情,充分發揮審計職能作用,做新農村建設的“護航員”、農民兄弟的“貼心人”。
省審計廳黨組提出,審計機關服務新農村建設,必須跳出“就農業論農業、就農村論農村”的思維定式,樹立“大農業”審計的理念,拓展涉農審計范圍,在關注涉農資金收支真實性的同時,要密切關注農業政策的合理性、有效性;要密切關注涉農資金的投入、使用、管理情況;要密切關注農業發展環境。
為了促進農村改革發展,根據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審計廳近幾年先后組織全省500多名審計干部,審計了全省1174個農村信用社,全面摸清了信用社的家底和經營狀況;組織全省800多名審計干部,對全省15165所中小學近十年來“普九”債務情況進行審計,全面弄清了債務數額、構成及形成原因;組織800多名審計干部對全省1078個鄉鎮債務進行審計調查,組織110多名審計干部對11個縣(市)農民負擔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摸清了債務底數及農民負擔真實情況;組織950名審計人員對全省103個縣(市、區)26137個村的債權債務進行逐村清理,核定各類村級債務179億元,審減56億元。
建設新農村,生產發展是關鍵,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是硬道理。近年來,湖北省各級審計機關密切關注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先后在全省范圍內組織對財政支農、糧食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等涉及農民“腰包”的資金、政策審計,嚴肅查處了挪用、滯留、克扣等違紀違規問題,加強跟蹤整改,確保農民正當利益不受侵害。
扶貧開發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湖北有國定貧困縣29個,貧困人口500多萬,接近全省總人口的十分之一,扶貧攻堅任務十分繁重。為了推進扶貧政策措施的落實和扶貧??畹暮侠碛行褂?,促進加快湖北扶貧開發進程,全省審計機關連續幾年采取“上審下”和“交叉審”的方法,加強對扶貧資金審計,為促進管好用好扶貧資金發揮了積極作用。
違法批地征地、非法轉讓農村集體用地、截留挪用土地出讓金等問題嚴重損害了農民利益。為了促進規范國土資源管理,保護農田耕地,維護農民利益,近年連續組織對市縣區國土資金進行了審計,嚴肅查處越權審批、違法征地和供地,未經批準先用地后報批、邊占邊報,降低地價或零地價招商引資,以及減征、免征和欠征土地出讓金、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等違紀違規問題,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人員。
亮劍出鞘斬貪腐——勇擔經濟領域違法亂紀問題的“偵察員”,在打擊腐敗、整肅吏治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近年來,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充分發揮處于經濟監督前沿的有利條件和優勢,把查處重大違紀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案件作為審計機關的首要職責,當好“偵察員”、“情報員”,加強與各級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溝通協作和配合,不斷加大經濟案件查處力度。全省審計機關三年共查處各類違紀違規問題金額319.66億元,向紀檢監察、司法機關移送經濟案件線索110件,涉及208人。
省審計廳組織對20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項目審計,發現經濟案件線索10件,移送檢察、公安、紀檢機關處理28人;對青鄭高速公路、漢洪高速公路、長江隧道等重點建設項目審計,移送檢察、公安機關查處20人;今年在20個縣(市、區)土地整理和低丘崗地改造項目審計中,向紀檢監察和檢察機關移送案件線索20件;在今年全省統一開展的就業再就業培訓補貼資金審計中,全省發現和查處經濟案件線索9起。武漢市審計局在對某行政機關審計中,查出并移送一起貪污、受賄窩案線索,該局原副局長林某為首的13人受到查處,其中正、副處級干部各1名,科級干部7人,被追究刑事責任9人。襄樊市審計局在各城區2008年度住房公積金審計中,發現某中心在公積金存、貸款業務上存在嚴重違紀違規現象,并及時將有關線索移交給司法部門,后經檢察機關查實,該中心原主任劉某等4人涉嫌受賄、挪用公款,向法院提起公訴。隨州市審計局與市紀委聯合辦案,查處了隨州市某單位院長劉某和副院長郭某、石某、宋某虛擬支出,貪污公款,收受他人錢物,借用單位資質非法牟利等違紀違法行為,分別處以撤職和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亮劍出鞘,人們往往只看到它瞬間的光芒,卻容易忽視亮劍背后付出的艱辛和勇氣?!皩徲嫴殄e糾弊,打擊貪腐,注定要得罪人。我們唯有不畏艱險,知難而上,才能不辱使命,不負眾望?!币晃黄胀▽徲嫻ぷ髡呷缡钦f。
回首過去,春華秋實;放眼未來,任重道遠。湖北審計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勇立潮頭,不負重托,砥礪前行,在湖北改革發展新的偉大實踐中鑄就更加輝煌的未來。(劉明亮 付后裕)
伴隨著日新月異的時代前進步伐,置身于波瀾壯闊的改革發展進程,全省審計機關緊扣省委、省政府工作中心,忠實履行“經濟衛士”職責,寓服務于監督,將審計工作深深嵌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緊扣中心促發展——立足監督,著眼服務,全力促進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
溫家寶總理指示:“財政資金運行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作為綜合經濟監督部門,審計機關履行“經濟衛士”職能,首要而且最直接就是要促進防范經濟運行中的各種風險,維護國家經濟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按照總理指示,全省各級審計機關緊緊圍繞各級黨委、政府工作中心,緊扣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主線,改變以往財政審計側重于時點、單個、靜態和階段性事后監督的做法,積極推行“全程式預算跟蹤”審計,重點專項資金、重點建設項目跟蹤審計,充分發揮審計的建設性作用,全方位、多層次為湖北改革發展大局服務。
近幾年,省廳依托與交通廳合作共建平臺,探索了交通審計一體化模式,從項目立項到竣工各環節,形成了完整審計鏈,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的交通項目跟蹤審計體系,通過對16個交通建設項目審計,共查處各類違法違紀問題資金20.92億元,較好地促進投資行為規范和資金使用效益提高。與以前年度審計的交通建設項目相比,審計查出違規問題金額比例從5.9%下降到3.7%,省級高速公路建設領域腐敗案件發案率明顯降低。
債務問題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各級黨委、政府領導高度關注。為摸清債務底數,促進化解債務風險,近年來,全省審計機關先后組織開展了“普九”、鄉鎮、村級、高校、政府還貸二級公路等債務清理檢查,揭示和反映了政府及部門多頭舉債,債務規模膨脹,財政兜底的潛在風險較大等問題,提出了規范債務管理、防范財政風險等建議,推動建立健全了債務風險責任機制。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央出臺了系列“擴內需、保增長”的宏觀政策措施。為促進這些政策措施順利落實,全省審計機關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采取同步跟進、上下聯動的方式,相繼對我省第一、二批擴大內需中央專項資金89.66億元和部分新增投資項目進行了跟蹤審計調查,及時揭示地方和企業配套資金未足額到位、部分項目建設進度不快等問題,并提出了改進建議;組織對36個市、州、縣(市)347戶中小企業進行了審計調查,及時反映了我省中小企業面臨的市場萎縮、出口受阻、匯兌損失嚴重、融資困難、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問題,提出了加大對中小企業財稅和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服務水平等建議,為我省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經濟回升向好發揮了積極作用。
隨著政府投資建設規模不斷加大,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將能源、交通、城建、水利等重點建設項目作為審計工作的重要任務。近年省廳統籌全省審計力量,組織開展了大別山電廠、白蓮河抽水蓄能電站、水布埡電站和武英、十漫、隨岳中、宜神、天仙高速公路等重點建設項目審計,查出招投標管理不夠規范,違法分包、轉包工程,截留、挪用征遷補償資金,高估冒算工程款等違紀違規問題,提出審計建議,較好地促進加強了項目管理,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益。據統計,近三年,全省共審計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140個,審計投資額482.33億元,核減投資額21.36億元,查出各類違紀違規、損失浪費問題金額14.6億元。
審計不僅僅是查錯糾弊,更重要的是審幫促結合,促進規范財經秩序,提高財政財務管理水平。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全省審計機關堅持標本兼治,建立健全審計整改政府主導機制、情況通報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高強度落實審計整改,促進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同時,加強對審計的情況的分析研究,從中挖掘有價值的、深層次的信息和資料,使審計提供的信息和報告“源于審計,高于審計”,為黨委政府宏觀決策當好“謀士”。近三年,被審計單位共采納審計建議15173條,審計促進制定1782項規章制度,審計專報、綜合報告和信息簡報被各級黨政領導批示2000多次。
舞活“龍頭”助理財——不斷深化財政審計,促進規范財政預算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財政審計是審計工作的“龍頭”。長期以來,全省審計機關堅持“揭示問題、規范管理、促進改革、提高效益、維護安全”的財政審計工作思路,自覺融入財政工作大局,對各級財政進行全方位監督,有效地促進了政府和相關部門依法行政、依法理財。
在預算執行審計工作中,各級審計機關加強對預算編制、項目預算和轉移支付資金的審計,突出關注預算編制的科學性、收入預算執行的合法性、預算支出的效益性,查處了預算管理不規范、預算編制不完整、項目預算編制不細化以及轉移支付資金結構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等問題,引起了各級黨委、人大、政府的高度重視,由相關部門和單位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了認真整改。通過不斷深化預算執行審計,各級財政預算編制、執行和管理情況逐年好轉,違紀違規問題金額不斷下降。
為擴大財政審計范圍,在更寬領域發揮財政審計職能,全省審計機關緊跟財政資金走向,把所有涉及財政性資金的部門、單位和項目都納入審計范圍。近幾年,省廳在審計一級預算單位的同時,每年都延伸審計50多個二、三級預算單位,選擇20多個縣市開展決算審計,并加大對投資建設、轉移支付、土地出讓金、政府負債、政府投資等財政性資金的審計力度。荊門、武漢、隨州、宜昌等地審計機關將財政預算管理、部門預算執行、國有資產經營預算、財政轉移支付、財政專項資金、財政收支征管、政府投資、資源環境、外資利用、企業審計等全部納入財政審計的范疇,把全部財政性資金作為一個系統進行整體免疫。
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最突出的特點,就在于它是以公共化為取向的,是取“眾人之財”來辦“眾人之事”。為促進深化公共財政體制改革,全省審計機關跳出過去單純財務收支審計的框框,先后部署開展了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購制、會計集中核算、政府收支分類等財政改革以及部門預算、轉移支付、專項資金、省直管縣等財政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的審計,注重從機制體制層面研究解決問題,為促進財政體制改革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三年,全省審計機關共審計10197個單位部門、26個行業,2879個專項資金(基金)等,查出預算編制不完整、不規范,隱瞞轉移財政收入,違規改變用途等各類違規資金304.4億元,促進國家財政增收節支78.1億元,較好促進加快了部門預算編制、預算科目分類、財政支出定額、財政績效預算、預算管理制度等財政改革步伐。
情系民生維民利——將促進改善民生作為審計工作的重中之重,用真情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里。
關注民生,維護民生,是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近年來,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堅持民本審計理念,將促進改善民生作為審計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斷加大民生審計力度。連續三年,組織對社保、教育、醫療衛生、移民拆遷、救災等十多項民生政策、民生項目和民生資金進行了審計,在年度審計項目計劃中,涉及民生的審計項目均達到70%以上。
五項社?;鹕婕暗狡胀ɡ习傩盏酿B命、保命和救命問題。為保障社?;鸢踩行н\行,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全方位、多層次加大對社保資金的審計監督力度,嚴肅查處了擠占挪用、滯留欠撥、漏繳欠繳、以物抵費等社保資金管理中的違紀違規問題,促進健全了社保資金管理制度。黃岡市審計局通過連續四年組織對全市五項社?;饘徲?,促進社?;疬\行管理水平明顯提高,違紀違規資金占基金總額的比重逐年下降,從2006年的15%下降到了2009年的5%,過去存在的擠占挪用、虛報冒領等違紀問題基本消除。
住房公積金是城鎮居民“住有所居”的重要保障。全省審計機關先后組織對當地住房公積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了審計,查出了少數部門擠占挪用、部分單位自行歸集和管理、違規發放住房公積金等違紀違規問題,并從體制和機制上認真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了改進建議。針對審計反映情況,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的通知》,省財政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住房公積金財政監管的通知》;鄂州、宜昌、荊州、黃石、孝感等地也紛紛采納住房公積金審計建議,制定完善管理制度規定230條,撤消了多開設的銀行賬戶50多個,進一步規范了住房公積金的管理。
長期以來,人們對“上學難、看病難”問題反映十分強烈。為此,全省各級審計機關有針對性地加強對農村義務教育專項經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和一些中小學校、職業學校和大中型醫院財務收支審計,重點查處擠占挪用、亂收費、亂抬價等現象。鐘祥市審計局在新農合基金審計中,從基金管理中心到定點醫療機構再到參合農民,全程跟進新農合基金管理運行全過程,重點審計新農合醫療的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和開支情況,有效地維護了參合群眾的利益。洪湖市審計局根據群眾舉報,查出某中學收取104人初中擇校費18萬元,用于發放了教師節補助等,該情況上報市委市政府后引起高度重視,責令相關部門和單位組成聯合調查組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亂收費情況進行全面清查,堅決遏制教育亂收費問題。
在近年發生的冰雪災害、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自然災害面前,全省審計系統干部職工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自發或組織開展捐款、捐物及獻血等活動,伸出援助之手,為災區人民盡一份微薄之力。同時,積極發揮自身的職能特色,及時開展審計監督,為救災款物保駕護航。汶川地震發生后,全省審計機關組成27個審計小組,奔赴災區,對湖北抗震救災資金和援建項目進行了全過程跟蹤審計,較好地維護了工程質量安全、資金安全和廉政安全。
把住命脈護“三農”——跳出傳統農業審計模式,全方面、多角度為新農村建設保駕護航。
千湖省,魚米鄉,湖北素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譽。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命脈,農業對湖北來說意義顯得尤為重要。農業的獨特地位決定了湖北審計工作的特殊性。近年來,全省審計機關始終立足省情,充分發揮審計職能作用,做新農村建設的“護航員”、農民兄弟的“貼心人”。
省審計廳黨組提出,審計機關服務新農村建設,必須跳出“就農業論農業、就農村論農村”的思維定式,樹立“大農業”審計的理念,拓展涉農審計范圍,在關注涉農資金收支真實性的同時,要密切關注農業政策的合理性、有效性;要密切關注涉農資金的投入、使用、管理情況;要密切關注農業發展環境。
為了促進農村改革發展,根據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審計廳近幾年先后組織全省500多名審計干部,審計了全省1174個農村信用社,全面摸清了信用社的家底和經營狀況;組織全省800多名審計干部,對全省15165所中小學近十年來“普九”債務情況進行審計,全面弄清了債務數額、構成及形成原因;組織800多名審計干部對全省1078個鄉鎮債務進行審計調查,組織110多名審計干部對11個縣(市)農民負擔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摸清了債務底數及農民負擔真實情況;組織950名審計人員對全省103個縣(市、區)26137個村的債權債務進行逐村清理,核定各類村級債務179億元,審減56億元。
建設新農村,生產發展是關鍵,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是硬道理。近年來,湖北省各級審計機關密切關注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先后在全省范圍內組織對財政支農、糧食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等涉及農民“腰包”的資金、政策審計,嚴肅查處了挪用、滯留、克扣等違紀違規問題,加強跟蹤整改,確保農民正當利益不受侵害。
扶貧開發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之一。湖北有國定貧困縣29個,貧困人口500多萬,接近全省總人口的十分之一,扶貧攻堅任務十分繁重。為了推進扶貧政策措施的落實和扶貧??畹暮侠碛行褂?,促進加快湖北扶貧開發進程,全省審計機關連續幾年采取“上審下”和“交叉審”的方法,加強對扶貧資金審計,為促進管好用好扶貧資金發揮了積極作用。
違法批地征地、非法轉讓農村集體用地、截留挪用土地出讓金等問題嚴重損害了農民利益。為了促進規范國土資源管理,保護農田耕地,維護農民利益,近年連續組織對市縣區國土資金進行了審計,嚴肅查處越權審批、違法征地和供地,未經批準先用地后報批、邊占邊報,降低地價或零地價招商引資,以及減征、免征和欠征土地出讓金、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等違紀違規問題,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人員。
亮劍出鞘斬貪腐——勇擔經濟領域違法亂紀問題的“偵察員”,在打擊腐敗、整肅吏治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近年來,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充分發揮處于經濟監督前沿的有利條件和優勢,把查處重大違紀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案件作為審計機關的首要職責,當好“偵察員”、“情報員”,加強與各級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溝通協作和配合,不斷加大經濟案件查處力度。全省審計機關三年共查處各類違紀違規問題金額319.66億元,向紀檢監察、司法機關移送經濟案件線索110件,涉及208人。
省審計廳組織對20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項目審計,發現經濟案件線索10件,移送檢察、公安、紀檢機關處理28人;對青鄭高速公路、漢洪高速公路、長江隧道等重點建設項目審計,移送檢察、公安機關查處20人;今年在20個縣(市、區)土地整理和低丘崗地改造項目審計中,向紀檢監察和檢察機關移送案件線索20件;在今年全省統一開展的就業再就業培訓補貼資金審計中,全省發現和查處經濟案件線索9起。武漢市審計局在對某行政機關審計中,查出并移送一起貪污、受賄窩案線索,該局原副局長林某為首的13人受到查處,其中正、副處級干部各1名,科級干部7人,被追究刑事責任9人。襄樊市審計局在各城區2008年度住房公積金審計中,發現某中心在公積金存、貸款業務上存在嚴重違紀違規現象,并及時將有關線索移交給司法部門,后經檢察機關查實,該中心原主任劉某等4人涉嫌受賄、挪用公款,向法院提起公訴。隨州市審計局與市紀委聯合辦案,查處了隨州市某單位院長劉某和副院長郭某、石某、宋某虛擬支出,貪污公款,收受他人錢物,借用單位資質非法牟利等違紀違法行為,分別處以撤職和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亮劍出鞘,人們往往只看到它瞬間的光芒,卻容易忽視亮劍背后付出的艱辛和勇氣?!皩徲嫴殄e糾弊,打擊貪腐,注定要得罪人。我們唯有不畏艱險,知難而上,才能不辱使命,不負眾望?!币晃黄胀▽徲嫻ぷ髡呷缡钦f。
回首過去,春華秋實;放眼未來,任重道遠。湖北審計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勇立潮頭,不負重托,砥礪前行,在湖北改革發展新的偉大實踐中鑄就更加輝煌的未來。(劉明亮 付后裕)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