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審計給減排提個醒——審計署開展節能減排審計調查
記者:何平
從去年10月到今年9月,審計署組織了18個特派辦對山東、江蘇等20個省、區、市,連續開展了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和鋼鐵、水泥、電力等重點行業節能減排審計調查?!耙荒陜葘ν豁椖窟B續安排兩次審計,這在審計署審計計劃的安排上還不多見?!必撠熃M織和協調節能減排審計的審計署農業與資源環保審計司司長黃道國說,“一方面表明了審計署對節能減排審計調查工作的重視,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當前節能減排形勢的嚴峻性?!?BR> 今年9月1日起,江蘇省在全國率先出臺熱電企業脫硫補貼電價政策,對裝機容量在10萬千瓦以下的公共燃煤熱電機組,兌現每千瓦時1.5分的脫硫優惠電價,并對脫硫設施投運率進行考核?!按饲盁犭娖髽I脫硫享受不到優惠政策,審計發現后提出了有關建議,極大地調動了熱電企業節能減排的積極性,進一步推動了地方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睂徲嬍鹉暇┨嘏赊k特派員李玲說。
黃道國司長把審計提出的政策建議方面的“幫忙”歸納為幾個方面:一是通過審計的反映和呼吁,促進國家差別電價和脫硫電價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二是通過審計,促進了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的及時撥付,促進加快了重點節能工程和主要污染物減排項目建設;三是通過審計,督促地方更好地貫徹執行了淘汰落后產能政策;四是通過審計,糾正了一些地方出臺支持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發展政策的做法。
在南京和南通市開展節能減排審計時,江蘇省審計廳將南京和南通市審計局參審人員統一編入審計調查組,加大了審計調查力度。除了與縣、市審計局合作,江蘇省審計廳還選調了8名審計人員參與南京特派辦審計調查組,共同開展節能減排審計調查。
“聯合審計整合了審計資源,實現了審計信息共享,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是創新項目組織方式的一次有益嘗試?!苯K省審計廳副廳長李榮榮說。
節能減排專業性強,而審計人員多以經濟類專業為主,對工藝、設備及相關指標了解不夠。在對某獲得財政獎勵資金的節能項目進行審計時,審計組聘請了江蘇省節能技術服務中心的專家對節能量進行審核,發現了項目多申報節能量的問題。審計署南京特派辦副特派員倪志偉說:“外聘行業專家對審計中發現的一些疑點發表專業意見,加大了審計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審計風險?!?BR> 審計表明,節能減排資金管理使用總體規范,效果明顯。各級主管部門不斷完善“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激勵機制,將資金安排與節能減排效果掛鉤,嚴格監督檢查,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制定了30多項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初步構建了財政支持節能減排的政策體系,促使淘汰落后產能、十大節能工程建設和污水處理及管網建設等節能減排工作取得較好成效。目前,審計已督促撥付滯留專項資金4.48億元,歸還擠占挪用資金4350萬元,追究相關單位及9名責任人的責任。(摘自10月13日《光明日報》)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