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新農保,是好事。目前我國有超過1億的農村老齡人口,如果他們的基本養老問題解決不好,子女受累負擔加重不消說,我國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目標可能會深受影響,政府推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藍圖也無法實現。新農保的成功推廣,不僅讓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整,還有助于實現農村居民老有所養,更有利于拉動內需、有利于經濟穩定發展的大局。
但是,好事不好辦。這不,審計署調查發現,新農保推廣,一到年輕人就遇冷。新農保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民生工程,若占農村人口多數的年輕人不參保,那么新農保的盤子就大不了。盤子若不大,這項事業的前景就可想而知了。
為什么明明是好事,年輕人卻“不感冒”呢?除了參保意識不強外,對年輕農民來講,吸引力不夠是關鍵。首先,吸引力不夠來自新農?;貓笊佟,F在很多農村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其中很多人都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回報遠比新農保高,因此參保意愿不強。其次,吸引力不夠還來自對制度的擔憂。就目前而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還未完全與新農保實現“無縫對接”,農村年輕人會擔心,萬一出去打工了,新農保的繳費能不能積累到城里的養老保險?又或萬一我回農村了,城里的養老金能否疊加到新農保?這已成為阻礙農村年輕人參保的重要阻力。
農民兄弟的擔憂不無道理,這恰給新農保制度的構建探索、指明了方向,也對地方政府在推廣工作中的管理和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組織發動農民的廣泛參與,僅僅是新農保工作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還需要不斷總結經驗,破解推廣難題。其中,地方政府需要避免政策宣傳不到位、政策執行簡單化。莫要一味追求參保率,不能讓新農保淪為個別基層干部的政績工程和面子工程,而要尊重農民意愿,使它切實成為農民打心眼里歡迎的民心工程。
各地新農保試點剛剛起步,相關政策配套正在完善中。希望地方政府把推廣新農保的好事做實、實事做細,做大、盤活參?;鶖?。同時,也盼望著新農保與其他各類養老保險制度之間的銜接政策早日出臺。(摘自8月25日《人民日報》)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