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自古以來是中國農民恪守的信條。近年來,一項旨在讓廣大農民“老有所養”的新農保政策,有望讓農民養老難題得到有效破解。
新農保的概念是相對老農保而言的。它是在貫徹“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原則下,按照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要求建立起來的一種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2009年國務院第70次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關于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并于當年8月18日召開全國新農保試點工作會議。隨后,各地開始加快積極探索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步伐。截至目前,全國新農保試點縣(市、區)有320個。
為了保障這項中央惠農政策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的預防、揭示、抵御功能,審計署及時跟進,關口前移,于2010年5月至6月底,組織京津冀、太原、濟南、廣州、深圳、昆明、西安、蘭州、長春等9個特派辦分別對河北、山西、山東、廣西、浙江、云南、陜西、內蒙古、吉林等9個?。ㄗ灾螀^)新農?;鸬幕I集、使用、管理和新農保及相關配套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審計調查,確保其陽光、健康運行。
新農保政策的具體實施情況究竟如何?審計調查反映出哪些問題?7月6日至8日,本刊記者隨審計人員一起,前往吉林省部分新農保試點縣進行探訪。
農民參保積極性高 審計未發現重大違規問題
“大爺,領到錢了嗎?”
“領到了?!?BR> “從什么時候開始領的?”
“從今年1月份,已經領了5個月了?!?BR> 在吉林省東豐縣二龍山鄉三資代理農民辦事大廳,記者遇到前來領取5月份基礎養老金的63歲老人尹學家。一番攀談之后,記者切身體會到這項惠農政策在基層落到了實處。
按照“先試點、后鋪開”的原則,東豐縣以二龍山鄉為參保繳費先行試點開始了新農保探索。由于二龍山鄉尚沒有農業銀行網點,這個辦事大廳成了臨時代辦點,每個月村支書一通知,符合標準的老人就可以帶著身份證和農業銀行辦的社??▉眍I錢了。
新農保是繼取消農業稅、實行農業直補、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項重大惠農政策。農民在實現“種地不上稅、上學不付費、看病不太貴”的基礎上,又將迎來“養老不犯愁”的好光景。
2010年初,東豐縣樺樹河村新農保試點啟動,農民紛紛積極參保的時候,51歲的徐立榮正在大連一家私立幼兒園打工。聽到新農保政策在家鄉開始試點的消息,徐立榮叮囑母親代她登記參保,上繳了100元個人養老保險費,并馬上趕回老家親自了解情況。
“本想繳500元的,但我家里也沒什么收入,希望多繳點,積少成多,老了多得點兒?!毙炝s告訴記者。
原來,兩年前丈夫得病去世后,徐立榮就沒有種地,“丈夫得病轉出了不少地,現在只剩三畝,也承包出去了”。目前,她的兩個女兒都在大連打工,而且大女兒已經成家。徐立榮經常大連、樺樹河兩邊跑,靠打點零工維持生計。對徐立榮來說,新農保政策無疑是一場“及時雨”,為她年老之后的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
當從審計人員口中得知將來可以把繳費檔次調成500元時,徐立榮顯得很高興,不停地向審計人員和陪同前來的技術人員詢問相關事宜?!耙荒?00元還可以承受,現在沒啥花銷多繳點兒,老了能多得點兒,這筆賬還是很劃算的?!泵鎸徲嬋藛T的詢問,徐立榮憨厚地笑了。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有所保障,這是她最質樸的愿望。
樺樹河村村支書馬勇告訴記者,他們村里的農民參保積極性很高,“報名參保,三天就全完事兒了”。該村16—59歲的適保農民有527人,其中有359人參保。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吉林省新農保試點工作已經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10年5月,吉林省9個試點縣新農保應參保98.56萬人,實際參保59.61萬人,綜合參保率達到60.48%;吉林省新農?;鹄塾嬍杖?4 982.59萬元,其中:財政補助9709.34萬元,個人繳費5272.0萬元,集體補助0.2萬元 ,利息收入1.05萬元。從審計情況看,中央基礎養老金已經全部預撥到位,吉林省和相關市、縣政府對參保人個人賬戶的政府補貼和新農保工作經費也全部納入了年初預算并按進度撥付到位,未發現擠占挪用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將新農保這件好事辦好,吉林省還出臺了為重度殘疾農民等繳費困難群體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養老保險費的政策。
“總體上看,各級部門對這項工作非常重視,廣大農民對這項政策也非常歡迎,參保熱情很高?!睂徲嬍痖L春特派辦紀檢組長李秀才告訴記者。
由于新農保涉及農村人口多、居住分散、組織難度大、缺乏可供借鑒的審計經驗,審計人員只有深入基層、走進農戶,摸情況、細核查,才能審深審透?!皩徲嬍鹨竺總€省至少調查5個縣,每個縣延伸調查2個鄉鎮。為了深入、全面了解情況,我們把吉林省9個試點縣全部納入了審計調查范圍”,李秀才介紹說。
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積極應用計算機審計方法,節約審計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參保人員審計分析的全覆蓋。同時,他們還采取計算機數據分析比對方法,將審計模型和思路轉化成計算機分析模塊,應用到參保人員數據分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負責牽頭新農?;饘徲嬚{查項目的審計署社會保障審計司司長李建新告訴記者:“新農保資金管理整體比較規范,目前的審計結果顯示,沒有發現重大違規行為?!?BR>部分養老金未按月發放 青年人參保率有待提升
錢領到了,但細心的審計人員注意到,個別試點縣每月55元的基礎養老金發放時間并不固定。
“每月55元的國家補助標準是一定的,縣級社保經辦機構每月月末前進行支付確認處理、參保農民按月領取養老金也是有規定的。但確有一些試點縣由于種種原因沒有實現按月發放,這也是審計調查中十分關注的一個問題”,李建新司長坦言。
作為被審計單位,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崔力夫對此也作出了解釋。他認為,個別試點出現養老金發放不及時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客觀因素居多。比如,有的地方比較偏遠,沒有金融網點覆蓋,養老金發放程序比較復雜;有的農民由于身份證明缺失、補辦等原因,社??〞簳r沒有辦好。這些工作不僅社保部門要做,還涉及金融等部門的協助配合。對此,審計署也在積極呼吁,力爭推動相關基礎工作的開展。
據了解,吉林省9個試點縣養老金發放不及時共涉及140余萬元,除以上原因外,還涉及一個動態管理不到位的因素。比如,1月份開始發放時,有的老人未滿60周歲,但現在已經滿60周歲,這部分人的基礎養老金有一部分也沒有及時發放下去?!拔覀兘ㄗh吉林省政府把規范新農保管理、加強基礎工作規范化與推動參保擴面進一步有機結合,為新農保的推廣打下良好基礎”,審計署長春特派辦社保處處長周矯告訴記者。
除了個別試點縣存在養老金發放不及時問題外,審計還發現并關注了農村年輕人參保積極性不高的現狀。
從吉林幾個試點縣的參保登記表中,審計人員發現,16—44歲的中青年對參加新農保的興趣顯然沒有那么高。吉林省綜合參保率60.48%,其中45—59歲年齡段參保率為84.3%,而16—44歲年齡段參保率卻僅為33.68%。
把目光投向全國,這一現象也普遍存在。李建新透露,設計審計調查報表時是按照年齡段劃分的,所以調查過程中就發現年輕人參保率不高這一問題。例如,全國44歲以下的中青年參保率只有36.21%,遠低于45歲以上的參保率。
分析其原因,李建新總結了下列四項。一是年輕人參保意識不強,覺得離養老還比較遙遠,這是主觀方面的因素;二是從客觀方面看,地方政府鼓勵年輕人長期繳費,但是繳費時間越長、繳費金額越多得到實惠越多的效果并不明顯,有的地方出臺的優惠補貼政策還不到位,對年輕人吸引力也不夠;三是新農保和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制度轉移接續上存在一些問題,目前尚未出臺具體的轉移接續方法;四是當下農村年輕人外出務工比較多,向其宣傳參保政策受到客觀因素影響,宣傳并沒有十分到位。
“下一步的參保擴面工作,應把中青年作為主要對象”,李建新說,“國家出臺鼓勵中青年盡早參保的優惠政策,特別是對繳費年限超過15年這部分農民適當增加養老金補貼和繳費補貼,同時建立新農保和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轉移接續制度,有利于使更多中青年農民消除疑慮,加入到新農保受惠群體當中?!?BR>及時“免疫” 讓新農保政策更加陽光透明
談及本次審計調查的目的,李建新說,審計通過調查新農保試點政策落實和新農?;鸹I集、管理使用情況,不僅要揭示政策執行和基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深入分析原因并提出改進管理、完善制度的審計建議,在促進新農保政策落實到位,推動新農保試點工作,維護民生資金安全等方面更好地發揮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
審計署對新農保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審計調查是十分必要的。采訪中,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崔力夫向記者表示:“審計提前介入,發揮‘第三只眼睛’的作用,‘小雨常下、警鐘長鳴’,可以有效預防大的問題的產生,保障這項政策的健康運行?!?BR> 事實上,從介入時間上看,審計署及時跟進的目的確實是為了有效發揮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以吉林省為例,該省今年1月份正式啟動新農保工作,5月份審計即介入調查這項重大惠農政策的運行態勢,前后間隔不足半年。
李建新介紹,審計署組織安排的這次新農?;饘m棇徲?,在國家出臺新政策后快速跟進,是審計發揮“免疫系統”功能的一次具體實踐。審計希望通過提前介入、關口前移,及時了解新農保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政策執行、制度銜接等方面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確保政策的長期健康運行。
緊緊圍繞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理念,以建立健全相關制度為工作目標,通過審計調查促進制度建設,這或許道出了審計及時跟進的初衷。審計調查期間,審計人員對現行新農保政策規定的參保對象、基金籌集機制、待遇享受和補貼標準等進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建立穩定、安全、持續增長的籌資機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的政策建議,較好地發揮出審計的建設性作用。
不僅如此,審計人員還通過查詢新農保經辦機構參保檔案資料、分析參保人員的參保數據信息,并到農戶家中座談走訪,了解到惠農政策的實施效果,同時調查經辦機構對新農保政策的宣傳組織情況和業務辦理情況,也為進一步擴大試點規模提供了重要參考。
在吉林采訪時記者還獲悉,審計調查期間正值農忙和村級組織換屆選舉,為掌握第一手材料,審計調查組克服了很多困難。有的延伸調查安排在晚上進行,有的甚至安排到田間地頭,深入調查了解農民領取養老金情況以及對繳費檔次、補繳保費等新農保制度的意見,分析政策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終于較為圓滿地完成了此次審計調查任務。
“截至目前,審計調查發現的問題主要是部分基層單位收取農民保費上繳財政專戶不及時、各地沒有統一的保費收據等”李建新說,如果問題不及時解決,這部分資金的安全可能會受到影響。李建新還提到,從收取保費到上繳財政專戶,目前國家尚沒有出臺具體細則,審計建議相關部門及時制定政策予以規范。
此外,審計過程中發現,全國多數試點縣受信息化建設總體水平的影響,新農保業務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很多試點縣尚未啟動專門的新農保信息系統,計算機基礎設施方面也沒有跟上。有的縣參保農民的數據信息尚未全部錄入計算機,有些已經錄入計算機的數據信息,也只形成了電子表格,很難實行程序化管理。
新農?;鹬械募w補助政策在一些經濟水平較低的地區很難實行也是審計調查發現的一個問題。例如,吉林省由于受到鄉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狀況和保障水平的限制,到5月底,全省只有1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為77名參保人員代繳了應由個人繳納的保費2310元。
“不過,新農保目前還處在全國試點階段,審計及時糾偏,及時建言獻策,就可能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保障了新農保資金的安全,才能保證農民對新農保政策和對政府的信心?!?BR> 李建新最后強調,“這項審計調查工作,我們的目的只有一 個——就是促進這項政策更加陽光和透明!”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