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2009年度審計報告的民生看點——在更高層面發揮“免疫系統”功能
記者:袁祥 王逸吟
一直以來,每年的審計報告都為世人所關注。今天,2009年度審計報告“新鮮出爐”。
受國務院委托,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今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09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又披露了一串令人憂心的數字:194個區縣向不符合條件的6.29萬戶家庭發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補助3.3億元;58.19億元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資金被違規用于規劃外項目、日常經費支出和歸還欠款等;抽查56個中央部門已報銷的29363張可疑發票中,有5170張為虛假發票,列支金額達1.42億元;7個省、10個市和14個縣的債務余額與當年可用財力的比率超過100%,最高達364.77%,地方政府償債壓力較大;……審計報告披露的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的整改進展,回答了人們的關切。劉家義在報告時強調,此次年度審計注重分析、揭示和反映體制制度方面的問題,著力保障中央宏觀經濟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維護民生和國家經濟安全,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和深化改革,“在更高層面發揮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
民生政策執行有偏差 影響目標實現
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這些關系每個居民切身利益的民生焦點一直是年度審計的重點。
審計報告顯示,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各級財政仍大幅度增加民生投入,著力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和生產生活水平。各級財政籌集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資金、廉租住房保障資金分別比上年增長25.58%和61.50%,對擴大內需、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劉家義也指出,民生資金和重大民生工程中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近年來,“開寶馬住經適房”、“六連號”等事件的發生,引發了人們的憂慮。審計中也發現了類似情況。比如,194個區縣向不符合條件的6.29萬戶家庭發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補助3.3億元,其中向1.19萬戶登記擁有個人企業、車輛或2套以上住房的家庭發放7376.65萬元;9個城市向705戶不符合條件的家庭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86.89萬元、分配廉租住房74套?!安糠终咴趫绦兄写嬖谄?,影響政策目標的實現?!眲⒓伊x直言。
另外,部分項目進展緩慢,未達到預期效果。截至2009年底,抽查19個省市的448個新建廉租住房和10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僅完成計劃投資額的41%和42%,其中225個項目的地方配套資金落實率平均為44%。
同時,項目的后續管理也需要加強?!半S著廉租住房大批建成并逐步投入使用,一些地區出現了租金收取難、日常管理維護難和不符合保障條件的住戶退出難等現象,”劉家義說:“這不利于形成廉租住房入住和退出的良性循環機制?!?BR> 與住房問題相關,審計還發現,部分地方違法違規用地問題仍然突出。重點檢查的13個城市有10.19萬畝土地存在未批先用、違規出讓和擅自改變用途等現象,其中7個市的用地單位未批先用土地3.18萬畝,包括0.72萬畝耕地和0.27萬畝基本農田。
針對審出的問題,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下發了有關通知,各地制定和完善了48項制度,已追繳、撥付和歸還專項資金209.19億元,收回土地或補辦用地審批手續4.31萬畝,并給予40名責任人員黨紀政紀處分。
災后重建基金使用不規范 一些項目進度較慢
審計報告披露了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和玉樹地震抗震救災跟蹤審計的情況,備受人們關注。
審計結果顯示,有關部門和地方積極調配資源,注重加強統籌協調,保證了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資金的安全完整和建設項目的順利推進,但災后重建的資金使用也存在問題。
一是中央重建基金結存于多個部門和單位,部分資金使用不夠規范。劉家義引用了這樣一組數據:截至2009年底,8家中央單位結存中央重建基金51.79億元,災區各級財政部門和使用單位結存298.63億元。此外,還有58.19億元重建資金被違規用于規劃外項目、日常經費支出和歸還欠款等?!坝捎谌狈y籌管理,資金撥付進度與重建進展銜接不夠,一些項目建設進度較慢,造成部分資金結存?!彼治稣f。
審計還發現,部分項目的規劃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盡相符,有的規劃未完全落實。3個受災省2009年下半年對重建規劃進行中期調整后,仍有274個項目的規劃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占抽查數的24%。在規劃落實方面,有82所學校的3967畝新增建設用地未辦理審批手續;有28個項目超規模、超標準建設22.51萬平方米,平均超出37.8%。
關于青海玉樹地震抗震救災資金物資跟蹤審計情況,劉家義指出,玉樹地震發生后,審計署緊急部署救災資金物資跟蹤審計工作。對18個中央部門單位、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審計情況表明,救災資金的撥付、使用和物資發放情況較好,審計尚未發現重大違紀違規問題。
“審計署已制定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跟蹤審計方案,將救災資金物資審計與災后恢復重建審計結合起來,實行全過程跟蹤,并適時向社會公告審計情況?!眲⒓伊x明確表示。
地方政府償債壓力較大 存在債務風險
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拉動投資,成立各種融資平臺公司,大舉借債。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有多大,這是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審計報告披露了有關信息。
審計發現,地方財政和政府性債務管理還不夠嚴格和規范,尤其是地方政府性債務形成時間長,總體規模大,歷史遺留債務負擔仍比較重。
一方面,地方政府性債務總體規模較大,其中融資平臺公司的政府性債務平均占一半以上。截至2009年底,審計調查的18個省、16個市和36個縣本級政府性債務余額合計2.79萬億元。其中2009年以前形成的債務余額為1.75萬億元,占62.72%;當年新增1.04萬億元,占37.28%。
審計報告進一步指出,這些新增債務僅有8.92%用于中央擴內需新增投資項目的配套資金,還有相當部分用于建設2008年前已開工的基礎設施。這些地區共有各級融資平臺公司307家,其政府性債務余額分別占省、市、縣本級政府性債務總額的44.07%、71.36%和78.05%。
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償債壓力較大,存在一定的債務風險。在審計調查的地方政府性債務中,政府負有直接償債責任、擔保責任及兜底責任的債務分別為1.8萬億元、0.33萬億元和0.66萬億元。
審計發現,省、市本級和西部地區債務風險較為集中,從債務余額與當年可用財力的比率看,有7個省、10個市和14個縣本級超過100%,最高的達364.77%。從償債資金來源看,2009年這些地區通過舉借新債償還債務本息2745.46億元,占其全部還本付息額的47.97%,財政資金償債能力不足。據了解,審計指出上述問題后,有關部門和地方制定了整改措施,正在研究完善政府性債務管理辦法?!霸诿宓胤秸詡鶆盏讛档那闆r下,要制定逐步清理化解逾期債務方案,落實償債責任,有效管理存量債務,嚴格控制增量債務,防范金融風險向財政轉移?!眲⒓伊x說。他同時建議,應清理整合現有融資平臺公司,加強地方政府對融資平臺公司債務的集中統一管理,規范融資平臺公司的設立、經營和籌資行為。(摘自6月24日《光明日報》)
受國務院委托,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今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09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又披露了一串令人憂心的數字:194個區縣向不符合條件的6.29萬戶家庭發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補助3.3億元;58.19億元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資金被違規用于規劃外項目、日常經費支出和歸還欠款等;抽查56個中央部門已報銷的29363張可疑發票中,有5170張為虛假發票,列支金額達1.42億元;7個省、10個市和14個縣的債務余額與當年可用財力的比率超過100%,最高達364.77%,地方政府償債壓力較大;……審計報告披露的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的整改進展,回答了人們的關切。劉家義在報告時強調,此次年度審計注重分析、揭示和反映體制制度方面的問題,著力保障中央宏觀經濟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維護民生和國家經濟安全,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和深化改革,“在更高層面發揮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
民生政策執行有偏差 影響目標實現
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這些關系每個居民切身利益的民生焦點一直是年度審計的重點。
審計報告顯示,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各級財政仍大幅度增加民生投入,著力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和生產生活水平。各級財政籌集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資金、廉租住房保障資金分別比上年增長25.58%和61.50%,對擴大內需、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然而,劉家義也指出,民生資金和重大民生工程中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
近年來,“開寶馬住經適房”、“六連號”等事件的發生,引發了人們的憂慮。審計中也發現了類似情況。比如,194個區縣向不符合條件的6.29萬戶家庭發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補助3.3億元,其中向1.19萬戶登記擁有個人企業、車輛或2套以上住房的家庭發放7376.65萬元;9個城市向705戶不符合條件的家庭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86.89萬元、分配廉租住房74套?!安糠终咴趫绦兄写嬖谄?,影響政策目標的實現?!眲⒓伊x直言。
另外,部分項目進展緩慢,未達到預期效果。截至2009年底,抽查19個省市的448個新建廉租住房和10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僅完成計劃投資額的41%和42%,其中225個項目的地方配套資金落實率平均為44%。
同時,項目的后續管理也需要加強?!半S著廉租住房大批建成并逐步投入使用,一些地區出現了租金收取難、日常管理維護難和不符合保障條件的住戶退出難等現象,”劉家義說:“這不利于形成廉租住房入住和退出的良性循環機制?!?BR> 與住房問題相關,審計還發現,部分地方違法違規用地問題仍然突出。重點檢查的13個城市有10.19萬畝土地存在未批先用、違規出讓和擅自改變用途等現象,其中7個市的用地單位未批先用土地3.18萬畝,包括0.72萬畝耕地和0.27萬畝基本農田。
針對審出的問題,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下發了有關通知,各地制定和完善了48項制度,已追繳、撥付和歸還專項資金209.19億元,收回土地或補辦用地審批手續4.31萬畝,并給予40名責任人員黨紀政紀處分。
災后重建基金使用不規范 一些項目進度較慢
審計報告披露了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和玉樹地震抗震救災跟蹤審計的情況,備受人們關注。
審計結果顯示,有關部門和地方積極調配資源,注重加強統籌協調,保證了汶川地震災后重建資金的安全完整和建設項目的順利推進,但災后重建的資金使用也存在問題。
一是中央重建基金結存于多個部門和單位,部分資金使用不夠規范。劉家義引用了這樣一組數據:截至2009年底,8家中央單位結存中央重建基金51.79億元,災區各級財政部門和使用單位結存298.63億元。此外,還有58.19億元重建資金被違規用于規劃外項目、日常經費支出和歸還欠款等?!坝捎谌狈y籌管理,資金撥付進度與重建進展銜接不夠,一些項目建設進度較慢,造成部分資金結存?!彼治稣f。
審計還發現,部分項目的規劃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盡相符,有的規劃未完全落實。3個受災省2009年下半年對重建規劃進行中期調整后,仍有274個項目的規劃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占抽查數的24%。在規劃落實方面,有82所學校的3967畝新增建設用地未辦理審批手續;有28個項目超規模、超標準建設22.51萬平方米,平均超出37.8%。
關于青海玉樹地震抗震救災資金物資跟蹤審計情況,劉家義指出,玉樹地震發生后,審計署緊急部署救災資金物資跟蹤審計工作。對18個中央部門單位、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審計情況表明,救災資金的撥付、使用和物資發放情況較好,審計尚未發現重大違紀違規問題。
“審計署已制定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跟蹤審計方案,將救災資金物資審計與災后恢復重建審計結合起來,實行全過程跟蹤,并適時向社會公告審計情況?!眲⒓伊x明確表示。
地方政府償債壓力較大 存在債務風險
在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拉動投資,成立各種融資平臺公司,大舉借債。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有多大,這是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審計報告披露了有關信息。
審計發現,地方財政和政府性債務管理還不夠嚴格和規范,尤其是地方政府性債務形成時間長,總體規模大,歷史遺留債務負擔仍比較重。
一方面,地方政府性債務總體規模較大,其中融資平臺公司的政府性債務平均占一半以上。截至2009年底,審計調查的18個省、16個市和36個縣本級政府性債務余額合計2.79萬億元。其中2009年以前形成的債務余額為1.75萬億元,占62.72%;當年新增1.04萬億元,占37.28%。
審計報告進一步指出,這些新增債務僅有8.92%用于中央擴內需新增投資項目的配套資金,還有相當部分用于建設2008年前已開工的基礎設施。這些地區共有各級融資平臺公司307家,其政府性債務余額分別占省、市、縣本級政府性債務總額的44.07%、71.36%和78.05%。
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償債壓力較大,存在一定的債務風險。在審計調查的地方政府性債務中,政府負有直接償債責任、擔保責任及兜底責任的債務分別為1.8萬億元、0.33萬億元和0.66萬億元。
審計發現,省、市本級和西部地區債務風險較為集中,從債務余額與當年可用財力的比率看,有7個省、10個市和14個縣本級超過100%,最高的達364.77%。從償債資金來源看,2009年這些地區通過舉借新債償還債務本息2745.46億元,占其全部還本付息額的47.97%,財政資金償債能力不足。據了解,審計指出上述問題后,有關部門和地方制定了整改措施,正在研究完善政府性債務管理辦法?!霸诿宓胤秸詡鶆盏讛档那闆r下,要制定逐步清理化解逾期債務方案,落實償債責任,有效管理存量債務,嚴格控制增量債務,防范金融風險向財政轉移?!眲⒓伊x說。他同時建議,應清理整合現有融資平臺公司,加強地方政府對融資平臺公司債務的集中統一管理,規范融資平臺公司的設立、經營和籌資行為。(摘自6月24日《光明日報》)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