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審計署審查新農合基金 重復參保造成資源浪費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劉天思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7時40分報道,“我今天剛剛出院,就拿到了錢,真是方便、實惠!”——說這話的是安徽省廬江縣的農民曹永樹,72歲的曹永樹今年5月12日因患慢性支氣管炎住進衛生院,總共花了1300多元醫藥費,但是,由于年初向新農合交了30元費用,最終,他的醫療費被報銷了800元。
據衛生部統計,截至去年年底,我國參加新農合人口超過8.33億,參合率超過94%。全國新農合籌資達944.35億元,基金支出總額為922.92億元,基金使用率為97%。
作為農民的看病錢,新農合基金的每一分支出,都與所有參合農民的利益息息相關。為了保證這些錢用到實處,審計署從今年5月起組織上海、武漢等9個特派辦分別對安徽、湖北等9個省新農合基金的籌集、使用、管理和相關配套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審計調查。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中,不久前中央臺記者劉天思前往安徽實地探訪了審計調查新農合基金監管的相關情況。
“我們的醫院管理系統和新農合管理系統是無縫對接的,就是說在門診或是住院的過程中,醫生給你開了幾張處方,處方是什么藥品,藥品是什么價格,收了哪些費用,合管中心的網同時可以看到。醫療服務收費超過了這個標準,電腦就輸不進去了,就自動控制了?!痹诎不帐]江縣金牛中心衛生院收費窗口前,院長王小東告訴記者,醫院的電腦和縣里新農合管理辦公室的信息平臺是聯網的。只要輕點鼠標,衛生院的藥品從入到出以及參合農民的報銷情況都一目了然。
而對于審計人員來說,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也給他們的審計工作提出了新挑戰。工作人員張磊告訴記者:“我們審計所要做的工作,第一就是要看他的程序編的算法和邏輯正確不正確。如果對的話,我們認為你這套系統設計本身是沒有缺陷的,同時帶來了一個問題,系統本身沒有缺陷,那會不會存在使用他的人存在缺陷,也就是權限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是不是只有設定好的人才能用這個系統,或者說誰能登陸這個系統的后臺,誰是系統管理員,也是我們這次審計的范圍?!?BR> 為了把這項事關民生的審計任務完成好,審計人員已經不再停留于過去的“翻賬本”、查問題上,而是深入到基層,走村入戶,內查外調,力求把工作做深做透。經過近一個月的駐點審計,調查組發現,個別地區存在少數參合農民持假發票套取新農合資金的情況。審計署上海特派辦副特派員、安徽新農合專項審計調查組組長呂勁松告訴記者:“既然大家參加的是合作醫療,沒有生病,或者用這些假發票形式套取資金,實際上是損害了其他參合農民的應當享有的利益?!?BR> 與此同時,審計還發現,由于相關工作銜接不夠,一些農民既參加了新農合,也參加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存在重復參保,重復報銷現象。呂勁松說:“因為你在享受基本醫療保險的時候,是有財政給你補貼了一部分資金的。這樣我們覺得財政資金在使用效益上,在更多地關注民生方面還是沒有讓其他更多的需要的人享受到。實際上這樣的話,作為財政資金來說,是為了某一個人重復支出了兩份基本醫療保險的補貼,某種程度來說有點兒浪費?!?BR> 新農合制度的全面建立,緩解了我國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但在這項惠民政策全面推行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醫療救助與新農合制度銜接不夠充分,少數地區對部分五保戶、貧困戶參合和醫后救助不到位;部分參合農民重復參保,存在重復報銷現象;以及基本藥物零加價政策推行緩慢,鄉鎮衛生院藥品加價率高等管理問題。
審計署社會保障審計司李建新司長說,對于審計部門來說,如何監管好這份農民看病錢,保證有限的基金真正用在“刀刃”上,防范于未然,非常必要?!皩徲嬍鹁褪锹男袑徲嬄氊?,深入一線、深入基層,開展這次調查,反映真實情況;另外,就是提出建議,怎么樣完善制度,從體制、制度和操作層面上完善制度,對在這里發現的違法、違規重大問題一定要揭示,該處理的一定要處理。(摘自6月7日中國廣播網)
據衛生部統計,截至去年年底,我國參加新農合人口超過8.33億,參合率超過94%。全國新農合籌資達944.35億元,基金支出總額為922.92億元,基金使用率為97%。
作為農民的看病錢,新農合基金的每一分支出,都與所有參合農民的利益息息相關。為了保證這些錢用到實處,審計署從今年5月起組織上海、武漢等9個特派辦分別對安徽、湖北等9個省新農合基金的籌集、使用、管理和相關配套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審計調查。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中,不久前中央臺記者劉天思前往安徽實地探訪了審計調查新農合基金監管的相關情況。
“我們的醫院管理系統和新農合管理系統是無縫對接的,就是說在門診或是住院的過程中,醫生給你開了幾張處方,處方是什么藥品,藥品是什么價格,收了哪些費用,合管中心的網同時可以看到。醫療服務收費超過了這個標準,電腦就輸不進去了,就自動控制了?!痹诎不帐]江縣金牛中心衛生院收費窗口前,院長王小東告訴記者,醫院的電腦和縣里新農合管理辦公室的信息平臺是聯網的。只要輕點鼠標,衛生院的藥品從入到出以及參合農民的報銷情況都一目了然。
而對于審計人員來說,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也給他們的審計工作提出了新挑戰。工作人員張磊告訴記者:“我們審計所要做的工作,第一就是要看他的程序編的算法和邏輯正確不正確。如果對的話,我們認為你這套系統設計本身是沒有缺陷的,同時帶來了一個問題,系統本身沒有缺陷,那會不會存在使用他的人存在缺陷,也就是權限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是不是只有設定好的人才能用這個系統,或者說誰能登陸這個系統的后臺,誰是系統管理員,也是我們這次審計的范圍?!?BR> 為了把這項事關民生的審計任務完成好,審計人員已經不再停留于過去的“翻賬本”、查問題上,而是深入到基層,走村入戶,內查外調,力求把工作做深做透。經過近一個月的駐點審計,調查組發現,個別地區存在少數參合農民持假發票套取新農合資金的情況。審計署上海特派辦副特派員、安徽新農合專項審計調查組組長呂勁松告訴記者:“既然大家參加的是合作醫療,沒有生病,或者用這些假發票形式套取資金,實際上是損害了其他參合農民的應當享有的利益?!?BR> 與此同時,審計還發現,由于相關工作銜接不夠,一些農民既參加了新農合,也參加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存在重復參保,重復報銷現象。呂勁松說:“因為你在享受基本醫療保險的時候,是有財政給你補貼了一部分資金的。這樣我們覺得財政資金在使用效益上,在更多地關注民生方面還是沒有讓其他更多的需要的人享受到。實際上這樣的話,作為財政資金來說,是為了某一個人重復支出了兩份基本醫療保險的補貼,某種程度來說有點兒浪費?!?BR> 新農合制度的全面建立,緩解了我國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但在這項惠民政策全面推行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醫療救助與新農合制度銜接不夠充分,少數地區對部分五保戶、貧困戶參合和醫后救助不到位;部分參合農民重復參保,存在重復報銷現象;以及基本藥物零加價政策推行緩慢,鄉鎮衛生院藥品加價率高等管理問題。
審計署社會保障審計司李建新司長說,對于審計部門來說,如何監管好這份農民看病錢,保證有限的基金真正用在“刀刃”上,防范于未然,非常必要?!皩徲嬍鹁褪锹男袑徲嬄氊?,深入一線、深入基層,開展這次調查,反映真實情況;另外,就是提出建議,怎么樣完善制度,從體制、制度和操作層面上完善制度,對在這里發現的違法、違規重大問題一定要揭示,該處理的一定要處理。(摘自6月7日中國廣播網)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