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80%以上災后恢復重建“問題項目”完成整改
中央電視臺記者 吳瑋 段德文
導語:
從2008年11月起,全國各級審計機關在四川、陜西、甘肅開展了災后恢復重建跟蹤審計。截至今年2月底,共審計13 000多個項目,涉及資金4000多億,提出6000多條審計意見和建議。那么,整改的情況怎么樣呢?近日,本臺記者跟隨審計署工作組深入災區進行調查。
同期:
這里是四川省綿陽市連接綿陽、安縣和北川的一條主干道——永安大道,地震時受到了嚴重損毀。災后重建共投資5億多元對它進行修復。然而去年9月份,審計機關在審計中發現,建設方違規將1.4億元重建資金安排用于了規劃外的城南新區的建設。
同期:審計署重慶特派辦副特派員謝岳山
這屬于典型的專項資金在管理上不合規、不規范的現象,如果沒查出這個問題可能對道路建設的進度和質量都帶來影響。
正文:
審計機關要求建設方綿陽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立即進行整改。目前,違規安排使用的1.4億元資金已經全部回到了永安大道建設項目的賬上。
同期:審計署投資審計司三處處長譚志武
截至2010年2月底,(全國)共發現違規安排使用資金2.3億元,目前全部已經歸還原資金渠道。
正文:
此外,建設項目的工程質量是否達標也成為這次災后恢復重建跟蹤審計的一個重點。去年10月,審計人員發現四川省彭州市白鹿小學在重建中,教學樓的78個基礎承臺中有34個的軸線偏移超出了國家規范要求。
同期:審計署成都特派辦副特派員周應良
原來它是按照抗8級地震的要求設計的,但是如果你將近一半的基礎平臺發生了位移,肯定達不到設計要求的。
正文:
按照審計機關提出的審計意見,建設方第一時間進行了整改,這份由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出具的技術鑒定報告顯示,目前學校教學樓已經達到了安全規范的要求。
同期:審計署投資審計司三處處長譚志武
我們去年抽查了148個重點項目和753所學校,其中存在質量缺陷的有5起,從各個特派辦反饋的信息來看,違規項目全部已經整改完畢,已經符合了要求。對發現質量問題的單位還會進行跟蹤的回訪,進行進一步的抽查。
同期:審計署投資審計司司長徐愛生
從目前一年多的跟蹤審計來看,災后重建的資金使用和項目管理總體上是比較規范的,發現的問題金額和項目數遠不到總數的1%,而且80%以上已經整改落實到位,節約重建資金和挽回損失由12個多億。(吳瑋 段德文)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