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生態建設資金審計措施得當效果明顯
內蒙古自治區的生態環境建設不僅影響到國家的生態安全,也關系到自治區經濟和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為促進此項工程的順利實施,內蒙古自治區三級審計機關對2007至2008年度自治區財政下撥的101億元生態建設(退耕還林、退牧還草、風沙源治理、天然林資源保護、水土保持、“三北”防護林建設、濕地保護區建設)資金進行了全面審計,同時對項目實施、管理及使用效益等情況開展了審計調查,取得明顯成效。
采取有效措施,為搞好審計和調查工作奠定重要基礎。為高質量、高效率的開展好此項審計工作,針對這次審計項目內容多、時間短、專業性強、涉及面廣等特點,內蒙古審計廳按照“改進方法、加大力度、保證質量、提高效率、文明審計”的工作方針,統一部署了全區生態建設資金審計工作,制定了審計和審計調查工作方案,充分做好了審前準備。為保證質量、提高效率對自治區實施的七項生態建設工程實行了“捆綁式”審計。為加大審計力度,采取了“上審下”與“交叉審”、“同級審”相結合的組織方式。全區共投入審計人員300多名,歷時4個多月。其中:自治區審計廳對巴彥淖爾市、烏蘭察布市等5個盟市本級及所屬的10個旗縣實施了“上審下”,盟市審計機關對34個旗縣組織實施了“上審下”和“交叉審”。
為促進生態建設工程資金的合理有效利用,發揮出積極作用。全區共審計有關主管部門和用款單位及鄉鎮780個,調查建設項目464個,走訪農牧民4600多戶,審計資金總額達80.7億元。通過審計不僅促進資金到位1.2億元,而且還查出了資金撥付不及時、地方配套難以落實、擠占挪用等常規性問題;也揭示出生態建設工程項目監管不到位、投向不合理等深層次問題;還反映出在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政策執行中,個別地區存在侵害農牧民利益的現象;以及項目建設效益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審計結果引起自治區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自治區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審計結果。自治區副主席郭啟俊在有關報告上批示:“管好用好國家生態建設資金責任重大。對審計查出的主要問題,責成盟市旗縣整改;對個別典型案例追究責任,并通報全區,以起到警示效應”。有關部門在全區轉發了《內蒙古自治區審計廳關于全區2007至2008年度生態建設資金審計和審計調查情況的報告》,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充分認識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采取有效措施,把生態環境建設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二是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生態建設資金和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限期予以整改。要切實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違法違紀問題要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決不能姑息遷就。三是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對照審計報告中提出的問題類型,在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堅決杜絕違法違規問題的再度發生。要切實加強資金和工程監管,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促進資金安全、高效、快捷運行,保證各項生態建設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此外,自治區林業廳還專門下發了《關于對林業生態建設資金審計的通報》,要求各地認真整改。
此項審計,不僅為政府決策及加強管理提供了翔實的依據,也促進了生態環境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發揮了審計的免疫系統作用。(張磊 )
采取有效措施,為搞好審計和調查工作奠定重要基礎。為高質量、高效率的開展好此項審計工作,針對這次審計項目內容多、時間短、專業性強、涉及面廣等特點,內蒙古審計廳按照“改進方法、加大力度、保證質量、提高效率、文明審計”的工作方針,統一部署了全區生態建設資金審計工作,制定了審計和審計調查工作方案,充分做好了審前準備。為保證質量、提高效率對自治區實施的七項生態建設工程實行了“捆綁式”審計。為加大審計力度,采取了“上審下”與“交叉審”、“同級審”相結合的組織方式。全區共投入審計人員300多名,歷時4個多月。其中:自治區審計廳對巴彥淖爾市、烏蘭察布市等5個盟市本級及所屬的10個旗縣實施了“上審下”,盟市審計機關對34個旗縣組織實施了“上審下”和“交叉審”。
為促進生態建設工程資金的合理有效利用,發揮出積極作用。全區共審計有關主管部門和用款單位及鄉鎮780個,調查建設項目464個,走訪農牧民4600多戶,審計資金總額達80.7億元。通過審計不僅促進資金到位1.2億元,而且還查出了資金撥付不及時、地方配套難以落實、擠占挪用等常規性問題;也揭示出生態建設工程項目監管不到位、投向不合理等深層次問題;還反映出在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政策執行中,個別地區存在侵害農牧民利益的現象;以及項目建設效益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審計結果引起自治區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自治區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審計結果。自治區副主席郭啟俊在有關報告上批示:“管好用好國家生態建設資金責任重大。對審計查出的主要問題,責成盟市旗縣整改;對個別典型案例追究責任,并通報全區,以起到警示效應”。有關部門在全區轉發了《內蒙古自治區審計廳關于全區2007至2008年度生態建設資金審計和審計調查情況的報告》,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充分認識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采取有效措施,把生態環境建設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二是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生態建設資金和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限期予以整改。要切實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對違法違紀問題要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決不能姑息遷就。三是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對照審計報告中提出的問題類型,在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堅決杜絕違法違規問題的再度發生。要切實加強資金和工程監管,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促進資金安全、高效、快捷運行,保證各項生態建設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此外,自治區林業廳還專門下發了《關于對林業生態建設資金審計的通報》,要求各地認真整改。
此項審計,不僅為政府決策及加強管理提供了翔實的依據,也促進了生態環境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發揮了審計的免疫系統作用。(張磊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