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審計廳三項舉措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
最近,湖南省審計廳開展的2009年度省級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在審計項目立項、審計內容和重點以及組織方式等方面,都按照全局“一盤棋”的思路,積極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著力提升審計的整體效能。
一是擴大審計覆蓋面,深化審計內容。此次審計確定了省財政廳等20家預算執行單位為審計對象,占省直預算單位的20%。在擴大審計覆蓋面的同時,進一步關注帶有全局性、體制性和制度性的問題,突出五個方面的審計重點:重點審查省級預算批復、調整、執行情況,促進建立更加統一、完整的預算管理制度;重點圍繞中央擴內需政策的實施,分析評價政策執行的情況和效果,促進中央新增投資和擴大內需資金發揮出應有的政策引導作用;重點加大對涉眾惠民資金的審計力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三亂”行為和惠農支農、汽車家電下鄉、文化惠民等專項資金分配管理使用情況,促進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重點關注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揭示因管理不善,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浪費等問題。同時,更加關注與之相對應的政策目標的實現情況,全面綜合反映財政資金使用效果;重點檢查財政資金賬戶管理、資金撥付時效、資金使用范圍等方面的問題,從制度層面研究提出解決辦法,促進規范財政財務管理。
二是緊緊圍繞“兩個報告”,提升財政審計的整體效能。預算執行審計結果報告和工作報告是財政審計大格局的最終成果,也是預算執行審計發揮“免疫系統”功能的有效載體。各審計組將按照宏觀性、建設性、整體性的要求,緊緊圍繞已經確定的總體目標,在完成各自審計事項的同時,充分挖掘和整合各類信息,綜合反映省級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的體制、機制、制度性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進一步提升“兩個報告”的影響力,推動審計成果利用。同時,積極探索審計工作報告與財政決算報告的銜接,增強報告的時效性,全面反映2009年省級預算執行審計情況,努力減少和避免以往出現的年度概念不清或以前年度事項過多等現象。
三是加強組織協調,充分整合審計資源。在審計中,嚴格實行“五個統一”,形成“大財政”審計格局。統一組織調配全廳審計資源,包括組織審計組和確定審計組長、審計對象等;統一協調,由財政審計處做好指導、聯絡工作,并以預算執行審計快報或動態等形式及時向各審計組反饋信息;統一實施,嚴格遵照審計項目計劃安排表實施現場審計,避免和減少對同一資金、同一對象或地區進行重復審計;統一聽取匯報,廳黨組將在審計過程中聽取各審計組的匯報,確定處理原則;統一考核,各業務處室預算執行審計成果將納入業務處室年度考核評比。(蔡德好 廖湖波)
一是擴大審計覆蓋面,深化審計內容。此次審計確定了省財政廳等20家預算執行單位為審計對象,占省直預算單位的20%。在擴大審計覆蓋面的同時,進一步關注帶有全局性、體制性和制度性的問題,突出五個方面的審計重點:重點審查省級預算批復、調整、執行情況,促進建立更加統一、完整的預算管理制度;重點圍繞中央擴內需政策的實施,分析評價政策執行的情況和效果,促進中央新增投資和擴大內需資金發揮出應有的政策引導作用;重點加大對涉眾惠民資金的審計力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三亂”行為和惠農支農、汽車家電下鄉、文化惠民等專項資金分配管理使用情況,促進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重點關注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揭示因管理不善,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浪費等問題。同時,更加關注與之相對應的政策目標的實現情況,全面綜合反映財政資金使用效果;重點檢查財政資金賬戶管理、資金撥付時效、資金使用范圍等方面的問題,從制度層面研究提出解決辦法,促進規范財政財務管理。
二是緊緊圍繞“兩個報告”,提升財政審計的整體效能。預算執行審計結果報告和工作報告是財政審計大格局的最終成果,也是預算執行審計發揮“免疫系統”功能的有效載體。各審計組將按照宏觀性、建設性、整體性的要求,緊緊圍繞已經確定的總體目標,在完成各自審計事項的同時,充分挖掘和整合各類信息,綜合反映省級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的體制、機制、制度性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進一步提升“兩個報告”的影響力,推動審計成果利用。同時,積極探索審計工作報告與財政決算報告的銜接,增強報告的時效性,全面反映2009年省級預算執行審計情況,努力減少和避免以往出現的年度概念不清或以前年度事項過多等現象。
三是加強組織協調,充分整合審計資源。在審計中,嚴格實行“五個統一”,形成“大財政”審計格局。統一組織調配全廳審計資源,包括組織審計組和確定審計組長、審計對象等;統一協調,由財政審計處做好指導、聯絡工作,并以預算執行審計快報或動態等形式及時向各審計組反饋信息;統一實施,嚴格遵照審計項目計劃安排表實施現場審計,避免和減少對同一資金、同一對象或地區進行重復審計;統一聽取匯報,廳黨組將在審計過程中聽取各審計組的匯報,確定處理原則;統一考核,各業務處室預算執行審計成果將納入業務處室年度考核評比。(蔡德好 廖湖波)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