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思路 求創新 謀發展 山東認真貫徹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
全國審計工作會議召開后,山東省審計廳高度重視,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認真收看了大會實況轉播。會后,又及時傳達學習了溫家寶總理重要講話和劉家義審計長所作的工作報告。大家一致表示,要認真貫徹溫家寶總理和劉家義審計長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的部署,牢固樹立科學審計理念,繼續堅持“四、五、六”的工作思路,把推進法治、維護民生、推動改革、促進發展作為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自覺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充分發揮審計保障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功能,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更加關注大局。要增強大局觀念,正確處理長遠性目標和階段性任務的關系,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緊緊圍繞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和黨委政府中心任務開展工作。一是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執行情況。要對照宏觀調控政策的重點、方向和力度,加強對相關政策實施情況及效果、政府投資和新增貸款等情況的監督,注意挖掘反映政策執行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把推動當前發展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促進提高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保證中央和省各項重大決策落到實處。二是轉方式、調結構工作部署落實情況。要加大對資源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政策措施執行及相關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檢查力度,揭露浪費資源、損害環境等問題,增強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注意財政性資金投資方向和銀行貸款投向,嚴肅查處相關資金用于高污染、高耗能、產能過剩項目建設問題,優化投資結構,夯實發展基礎;注重國有企業自主創新和管理創新能力,促進經濟增長由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管理創新轉變。三是惠民政策措施貫徹情況。要以重點民生工程和重要民生資金為著力點,加強對“三農”、教育、文化、衛生、社保等領域的審計監督,揭露落實國家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標未實現以及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促進政府有效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擴大內需、發揮消費帶動作用奠定物質基礎,切實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
——更加關注績效。一是在領域上由主要以投資、外資運用審計為主向其他領域全面拓展。要總結提煉經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推廣運用到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專項資金、資源環境等領域,促進提高政府行政效能、資金使用效益和資源利用效率。二是在類型上由結合型績效審計向獨立型績效審計拓展。要認真分析、研究借鑒國內外獨立型績效審計案例,精選項目,積極探索,逐步擴大獨立型績效審計比重。三是在目標上由經濟性向效率性和效果性拓展。要順應當代績效審計發展潮流,大膽嘗試,逐步開展以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為目標的效率性審計和以達到資金使用預期效果為目標的效果性審計。四是在重點上由關注資金績效向關注政策績效拓展。要在關注資金績效的同時,深入考量資金運用是否達到預期政策效果,促進完善政策,服務領導決策。
——更加關注責任。要將問責意識貫穿審計工作全過程,力爭在責任追究方面實現突破。一是嚴格審計執法,推進依法行政。我們要認真貫徹去年中辦、國辦頒布的《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在對單位作出處罰的同時,加大對有關責任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處理處罰力度,讓責任人員有“切膚之痛”,促進樹立責任意識和法制觀念。二是健全工作機制,推動問責規范化。要進一步健全審計機關與紀檢監察、組織人事、公安司法、國有資產管理等部門的工作協調機制,推進審計問責的常態化,促使各級責任主體在法律框架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責任、盡到義務,推動完善以領導干部為重點的責任體系建設,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三是突出監督重點,加大對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的揭露查處力度。要認真履行打擊犯罪、懲治腐敗的重要職責和任務,進一步加強對工程建設、金融、國有企業、土地管理等重點領域的審計監督,嚴肅查處濫用職權、貪污賄賂、失職瀆職、商業賄賂等案件,規范財經秩序,維護法律尊嚴,推動廉潔政府建設。
——更加關注落實。要堅持標本兼治、糾建并舉原則,切實把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到實處。一是強化工作措施,推動結論落實。繼續完善計劃、實施、執行相互分離、相互監督的工作機制,實行專業化分工,強化對結論落實情況的跟蹤檢查,確保落實到位。建立健全結論落實工作機制,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情況溝通和信息反饋,提高結論落實的制度化、規范化水平,營造有利的外部工作環境。二是加強研究分析,建立長效機制。要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研究分析,查找問題根源,抓住問題實質,從體制、機制、制度層面提出更具宏觀性、更富前瞻性、更有針對性的審計建議進行綜合施治,督促被審計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健全體制、完善機制、強化管理,形成長效機制,增強經濟主體免疫力。三是加強審計結果公開,形成監督合力。繼續推進審計結果公告,力爭做到所有審計與專項審計調查項目的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及其他不宜披露的內容外,全部對社會公告,形成審計監督與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的合力,促進結論落實。
——更加關注大局。要增強大局觀念,正確處理長遠性目標和階段性任務的關系,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緊緊圍繞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和黨委政府中心任務開展工作。一是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執行情況。要對照宏觀調控政策的重點、方向和力度,加強對相關政策實施情況及效果、政府投資和新增貸款等情況的監督,注意挖掘反映政策執行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把推動當前發展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促進提高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保證中央和省各項重大決策落到實處。二是轉方式、調結構工作部署落實情況。要加大對資源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政策措施執行及相關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的檢查力度,揭露浪費資源、損害環境等問題,增強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注意財政性資金投資方向和銀行貸款投向,嚴肅查處相關資金用于高污染、高耗能、產能過剩項目建設問題,優化投資結構,夯實發展基礎;注重國有企業自主創新和管理創新能力,促進經濟增長由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管理創新轉變。三是惠民政策措施貫徹情況。要以重點民生工程和重要民生資金為著力點,加強對“三農”、教育、文化、衛生、社保等領域的審計監督,揭露落實國家政策不到位、政策目標未實現以及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促進政府有效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擴大內需、發揮消費帶動作用奠定物質基礎,切實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
——更加關注績效。一是在領域上由主要以投資、外資運用審計為主向其他領域全面拓展。要總結提煉經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推廣運用到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專項資金、資源環境等領域,促進提高政府行政效能、資金使用效益和資源利用效率。二是在類型上由結合型績效審計向獨立型績效審計拓展。要認真分析、研究借鑒國內外獨立型績效審計案例,精選項目,積極探索,逐步擴大獨立型績效審計比重。三是在目標上由經濟性向效率性和效果性拓展。要順應當代績效審計發展潮流,大膽嘗試,逐步開展以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為目標的效率性審計和以達到資金使用預期效果為目標的效果性審計。四是在重點上由關注資金績效向關注政策績效拓展。要在關注資金績效的同時,深入考量資金運用是否達到預期政策效果,促進完善政策,服務領導決策。
——更加關注責任。要將問責意識貫穿審計工作全過程,力爭在責任追究方面實現突破。一是嚴格審計執法,推進依法行政。我們要認真貫徹去年中辦、國辦頒布的《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若干規定》,在對單位作出處罰的同時,加大對有關責任人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的處理處罰力度,讓責任人員有“切膚之痛”,促進樹立責任意識和法制觀念。二是健全工作機制,推動問責規范化。要進一步健全審計機關與紀檢監察、組織人事、公安司法、國有資產管理等部門的工作協調機制,推進審計問責的常態化,促使各級責任主體在法律框架范圍內行使權利、履行責任、盡到義務,推動完善以領導干部為重點的責任體系建設,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三是突出監督重點,加大對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的揭露查處力度。要認真履行打擊犯罪、懲治腐敗的重要職責和任務,進一步加強對工程建設、金融、國有企業、土地管理等重點領域的審計監督,嚴肅查處濫用職權、貪污賄賂、失職瀆職、商業賄賂等案件,規范財經秩序,維護法律尊嚴,推動廉潔政府建設。
——更加關注落實。要堅持標本兼治、糾建并舉原則,切實把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到實處。一是強化工作措施,推動結論落實。繼續完善計劃、實施、執行相互分離、相互監督的工作機制,實行專業化分工,強化對結論落實情況的跟蹤檢查,確保落實到位。建立健全結論落實工作機制,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情況溝通和信息反饋,提高結論落實的制度化、規范化水平,營造有利的外部工作環境。二是加強研究分析,建立長效機制。要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進行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研究分析,查找問題根源,抓住問題實質,從體制、機制、制度層面提出更具宏觀性、更富前瞻性、更有針對性的審計建議進行綜合施治,督促被審計單位及其主管部門健全體制、完善機制、強化管理,形成長效機制,增強經濟主體免疫力。三是加強審計結果公開,形成監督合力。繼續推進審計結果公告,力爭做到所有審計與專項審計調查項目的結果,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及其他不宜披露的內容外,全部對社會公告,形成審計監督與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的合力,促進結論落實。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