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風險管理 強化公司治理
中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名譽會長李金華、審計署副審計長石愛中分別作主題演講
12月4日,中國企業全面風險管理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名譽會長李金華、審計署副審計長石愛中分別作主題演講,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會長王道成、中國總會計師協會會長劉長琨分別致辭。
李金華在演講中提出,企業要從六個方面注重風險控制。一是要切記覆巢之下無完卵。最大的風險是國家的風險,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必須具備全局意識,時刻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其核心是誠信。企業在全局上要維護國家的利益,維護社會的穩定,圍繞整個國家的大目標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對國家和消費者講誠信,不能損害國家和消費者的利益。二是要樹立消費者是“上帝”的理念。企業是為消費者服務的,沒有消費就沒有企業。當前,企業要著力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杜絕欺騙消費者的現象,從而維持良好的信用關系。三是企業要關注軟實力。關注軟實力,就是要關注企業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職工水平、人才、文化等,核心是人才,尤其是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特別是高層次的管理人才。四是要關注薄弱環節,建立預警機制。風險總是從最薄弱的環節開始出現的。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時刻注意彌補自己的弱勢,防止在薄弱環節出現大的問題。五是企業的根本出路是深化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當前企業遇到的困難大部分是由體制和機制障礙造成的。六是要強化內部控制,堅決打假。弄虛作假,提供虛假信息,欺騙國家和消費者是嚴重的風險,尤其是銀行業要加強內部控制,防范金融風險。
石愛中在演講中指出,近年來,風險管理的研究和實踐活動不斷發展,風險管理理念不僅在保險業、銀行業得到應用,而且在非金融業也得到廣泛運用。當前我國的內部審計特別是大中型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要在更大更嚴重的經濟危機到來之前,不失時機地開展風險管理審計。對企業全面實施風險管理活動而言,國家審計要關注國家財政安全、金融安全、國有資產安全、民生安全、資源與生態安全等,揭示存在的風險,提出防范和化解風險的對策建議。國家審計不僅要關注企業內部的風險管理活動,而且要關注企業所面臨的充滿不確定性的外部環境。國家審計既要在微觀層面關注風險管理活動,又要在宏觀層面關注影響企業經營的整體環境性政府管理活動。通過國家審計,既能促進企業加強控制改進管理、提高效益,又能促進國家改善企業的外部環境、提高整個國民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王道成在致辭中說,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企業經營業務日益復雜多樣,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不斷增大。企業管理也越來越關注環境變化所帶來的風險,加強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需求也就越來越迫切。內部審計作為公司治理的監督機制之一,支持和促進企業實施全面風險管理,自覺融入企業風險管理過程之中,既是內部審計的法定職責,更是內部審計的發展機遇。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企業內部審計應積極參與企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促進和支持企業建立符合成本與效益原則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促進企業實施全面風險管理制度。
原財政部常務副部長遲海濱,審計署企業審計司、中國內部審計協會,中國石化、中國工商銀行等部門、單位14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李金華在演講中提出,企業要從六個方面注重風險控制。一是要切記覆巢之下無完卵。最大的風險是國家的風險,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必須具備全局意識,時刻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其核心是誠信。企業在全局上要維護國家的利益,維護社會的穩定,圍繞整個國家的大目標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對國家和消費者講誠信,不能損害國家和消費者的利益。二是要樹立消費者是“上帝”的理念。企業是為消費者服務的,沒有消費就沒有企業。當前,企業要著力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杜絕欺騙消費者的現象,從而維持良好的信用關系。三是企業要關注軟實力。關注軟實力,就是要關注企業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職工水平、人才、文化等,核心是人才,尤其是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特別是高層次的管理人才。四是要關注薄弱環節,建立預警機制。風險總是從最薄弱的環節開始出現的。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時刻注意彌補自己的弱勢,防止在薄弱環節出現大的問題。五是企業的根本出路是深化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當前企業遇到的困難大部分是由體制和機制障礙造成的。六是要強化內部控制,堅決打假。弄虛作假,提供虛假信息,欺騙國家和消費者是嚴重的風險,尤其是銀行業要加強內部控制,防范金融風險。
石愛中在演講中指出,近年來,風險管理的研究和實踐活動不斷發展,風險管理理念不僅在保險業、銀行業得到應用,而且在非金融業也得到廣泛運用。當前我國的內部審計特別是大中型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要在更大更嚴重的經濟危機到來之前,不失時機地開展風險管理審計。對企業全面實施風險管理活動而言,國家審計要關注國家財政安全、金融安全、國有資產安全、民生安全、資源與生態安全等,揭示存在的風險,提出防范和化解風險的對策建議。國家審計不僅要關注企業內部的風險管理活動,而且要關注企業所面臨的充滿不確定性的外部環境。國家審計既要在微觀層面關注風險管理活動,又要在宏觀層面關注影響企業經營的整體環境性政府管理活動。通過國家審計,既能促進企業加強控制改進管理、提高效益,又能促進國家改善企業的外部環境、提高整個國民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王道成在致辭中說,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企業經營業務日益復雜多樣,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不斷增大。企業管理也越來越關注環境變化所帶來的風險,加強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需求也就越來越迫切。內部審計作為公司治理的監督機制之一,支持和促進企業實施全面風險管理,自覺融入企業風險管理過程之中,既是內部審計的法定職責,更是內部審計的發展機遇。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企業內部審計應積極參與企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促進和支持企業建立符合成本與效益原則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促進企業實施全面風險管理制度。
原財政部常務副部長遲海濱,審計署企業審計司、中國內部審計協會,中國石化、中國工商銀行等部門、單位14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