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跟蹤審計為援建“安居工程”保駕護航
去年10月以來,湖北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對口支援四川災區的部署和要求,舉全省之力,積極為四川漢源災區提供了人力、物力、財力、智力等多種形式的支援,支援過程中,特別重視民生工程,把民生工程放在首位。為了保證當地居民順利過冬,在初冬來臨之際,湖北援建隊伍集中會戰100天,精心打造優質量、高標準的居民住房,截止10月底,2911套居民安置房合同投資金額45084萬元,已經竣工1383套,其他安置房也將陸續竣工,完成建安投資35306萬元,占合同金額的78.31%。
為了保證居民安置房的建設,真正發揮審計“免疫系統”作用,湖北省審計廳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審計署的要求,組織對居民安置房開展跟蹤審計。跟蹤審計單位抽調技術業務能力強、工程審計經驗豐富的精兵強將組成審計組,以對黨、對國家和對災區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認真制定跟蹤審計的實施方案,實行審計關口前移,立足事前控制,嚴格過程把關。
及時審計跟進,為工程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為了能夠實現黨中央、國務院要求把三年援建任務提前到兩年完成,并確保安居工程在瀑布溝電站蓄水前完成的指示精神。在施工過程中,援建隊根據節點工期要求,克服重重困難,倒排進度計劃,不分晝夜加班加點,廣泛采用流水作業的施工方法組織實施,不惜一切代價完成援建任務。為了將居民安置房打造成精品工程,湖北援建人從一個個小區的選址規劃、一棟棟住宅的優化設計起嚴格把關。規范工程招投標流程,參與項目建設的施工、監理等單位的選擇全部為業內評價極高的大型和特大型國有企業,并在招標文件和合同文件中明確要求居民安置房的工程質量全部要達到天府杯、雅州杯、黎州杯的標準。同時對小區的綠化、道路以及配套設施等都按照高標準進行設計施工。而這每一個過程和活動,都離不開審計人的參與和監督。
及時調整審計方案,確保審計監督的需要。漢源新縣城蘿卜崗安置房工程建設過程中,湖北援建隊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主要是由于施工現場處于地震斷裂帶上,地質情況復雜,山體滑坡多,高擋墻多。原設計方案多為條形基礎,為了保證安居工程真正做到讓老百姓居住安心、生活舒心,審計人員協同援建辦與承擔項目的勘察、設計、監理、施工、質量監督單位和當地政府積極溝通協調,把原設計的條形基礎修改為人工挖孔樁基礎和載體樁基礎,審計人員同監理單位、勘察設計單位和援建辦工程師一起深入到施工現場,對每一根樁基進行實測實量,充分掌握人工挖孔樁基礎遇堅石和特堅石使用水鉆施工的人工、機械、材料和施工用水、電的消耗量,進行詳細的測算分析,對變更需要增加的投資提出審計意見。同時,開展延伸審計,對承包單位與專業分包單位簽訂的勞務施工合同和結算進行檢查,在此基礎上編制補充定額,并及時與雅安定額站聯系,對申報的補充定額進行審批。對地質情況相對較好、覆土較深的基礎工程,與援建辦以及勘察、設計、監理、施工等單位進行研究,建議采用新型載體樁施工工藝施工,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投資成本,保證了援建資金的使用效率。
及時理順審計工作關系,確保審計監督不留漏洞。為了提高審計質量,發揮審計監督的有限性,確保監督不留漏洞,審計組安排專人對跟蹤審計資料的收集、整理進行分類歸檔,嚴格專業工程師自檢、互檢機制,并把審計質量的控制工作進行前移,設立項目現場的總審師,保證了審計結論的準確和及時。
跟蹤審計,為地震災區居民安置住房建設的順利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為漢源縣人民建設美好家園的夢想發揮了保駕護航的作用,將向黨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湯昌平 閔國文)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