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建議受重視 湖南妥善解決一壩區移民補充生產安置問題
“湘江大源渡壩區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投資由省財政廳和省移民局安排資金,交地方政府包干使用;壩區生產安置人口從2009年起進行口糧補助,補助期限與大源渡航電樞紐工程運行時間一致?!苯?,湖南省人民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專題研究了湘江大源渡航電樞紐壩區移民補充安置問題,并作出妥善處理,切實解決了因湘江航運大源渡樞紐工程建設征地拆遷,壩區移民十多年無地耕種生活困難的實際問題。
湖南是全國的水庫移民大省,現有大中型水庫416座,水庫建設形成移民300多萬人,超過全國數量的十分之一。為做好庫區和移民安置區的穩定和發展工作,湖南省審計廳根據省政府安排,對該省水庫移民開發管理局和衡山、衡東、桃源、新化、沅陵等五縣水庫移民資金進行了審計。審計發現湘江航運大源渡樞紐工程壩區1995年建設征地拆遷后,壩區移民人均耕地少,生活困難。被征用耕地的永和村2006年移民人均收入1205元,比當年該鄉人均收入低1916元,較1995年的1367元下降了162元。荊花港村壩區移民因無地可耕,生活困難。針對上述問題,湖南省審計廳在向省政府遞交的審計綜合報告和上報的《審計要情》中,建議有關部門制定科學長效的大源渡壩區移民補充安置方案。盡快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制定包括耕地復墾、農貿市場建設以及移民技能培訓等在內的后期生產安置補充規劃,并盡快組織實施,使壩區移民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和基本生活保障。
湖南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有關領導在審計綜合報告和《審計要情》上均作了重要批示,并召開專題會議進行了研究,形成了上述決議,切實解決移民生產生活和移民工作中的困難與問題。目前,省財政廳、省移民局各安排了50萬元,交地方政府包干使用,以解決大源渡壩區移民的基礎設施建設;省移民局正敦促衡東縣、衡山縣移民部門認真核對壩區生產安置人口的基本資料,力爭盡快將2009年的口糧補助發放到移民手中。 (廖湖波 劉小瀾)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