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開展跟蹤審計理論研討 采取五措推進跟蹤審計發展
為進一步完善和規范跟蹤審計,推進跟蹤審計理論和實務工作的發展,日前山東省審計廳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跟蹤審計理論與實務專題征文和評審活動,并舉辦了跟蹤審計理論研討會,來自全省審計機關的40多位代表參加了研討,交流了各地跟蹤審計的成功經驗和有效技術方法,圍繞跟蹤審計的概念、目標與適用范圍,跟蹤審計的特點和作用,跟蹤審計的方式方法、審計重點、質量控制以前有待規范和完善的問題等進行了闡述和論證,既有經驗總結,也有理論創新,取得良好效果。研討會充分肯定了當前全省跟蹤審計工作的實踐和理論成果,提出今后跟蹤審計要著力在五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創新審計理念,努力拓寬跟蹤審計覆蓋面。當前應重點向社保、農業、資源、環保、外資運用等專項資金審計拓展,特別是在重大投資項目、重大資源環境項目、重大民生專項資金審計中全面開展跟蹤審計。
二是以跟蹤審計為載體,全面拓展審計內容。大力推進工程造價審計,加大對工程實體和環境跟蹤觀察的力度,加強對合同管理情況的跟蹤了解;大力推進績效審計,幫助資金使用和項目建設單位提高管理水平;大力推進資源環境審計,重點關注土地、礦產、森林、海洋等國家重要資源的保護與開發利用情況,水、大氣、固體廢棄物等方面環保資金管理使用情況,生態建設保護及相關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國家節能減排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等;繼續堅持真實性、合規性審計,盡最大可能保障資金運用和項目建設少出問題、至少不出大問題;注重發揮建設性作用,提高審計監督成效。
三是創新方式方法,提高跟蹤審計成效。改進跟蹤審計項目組織方式,整合內外部資源,科學調配審計力量;創新技術方法,深化計算機審計,積極探索聯網審計,主動實施信息系統審計;大力推廣設備儀器輔助審計,在繼續推廣應用GPS定位儀、全站儀、取芯儀等設備儀器的基礎上,積極探索使用更為有效的設備儀器和技術手段,保障信息數據的準確性,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
四是創新具體形式,提高跟蹤審計的針對性。根據資金運行和項目建設周期,開展階段性跟蹤審計,以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針對資金運行和項目建設的重點環節進行跟蹤審計,節省人力物力,保障審計效果;對特殊審計項目開展同步跟蹤審計,充分掌握資金運用和項目建設情況,最大限度獲得成果;對同期同類、同一行業或系統的建設項目開展批量跟蹤審計或行業、系統跟蹤審計,以擴大審計成效。
五是完善配套制度和準則,促進跟蹤審計規范開展。推行跟蹤審計意見書,及時披露問題,增強審計處理的時效性;推行階段跟蹤審計報告,定期反映資金運行和項目建設階段性狀況及審計發現的問題和建議,滿足黨委政府和社會的需求;改進審計統計報表編制工作,將跟蹤審計意見書或階段性審計報告反映的工作情況及時納入統計報表,確保及時客觀地反映跟蹤審計全過程情況和成果;正確把握跟蹤審計監督職責范圍,堅持獨立性,做到盡職不缺位,到位不越位,發揮好“免疫系統”功能。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