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上海辦:豫蘇兩省采納審計建議加大治淮力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近期,河南省和江蘇省兩省政府積極采納審計署駐上海特派辦2008年在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專項審計調查報告中的審計建議,采取針對性的整改措施,加大淮河環境治理力度,體現了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并重,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努力推動淮河流域生態文明建設。
一是完善長效管理體系,健全目標考核機制。河南省政府積極完善長效管理體系,努力規范和提高全省水污染防治水平和能力。2009年4月,河南省以省人民政府令的形式頒布了《河南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管理辦法》,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同時,該省出臺了《河南省沙潁河流域水環境生態補償暫行辦法》,利用經濟手段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贏,改善淮河重要支流之一沙潁河流域的水環境質量。此外,河南省有關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快省轄市污水處理廠脫氮升級改造工作的通知》,使省轄市污水處理廠達到要求更高的國家一級B排放標準,進一步改善環境質量。該省將2009年作為全省“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管理年”。
江蘇省委、省政府把淮河流域治污作為當前重點工作,加大環保、水利、建設等部門協作力度,充分發揮各自在環保工作中的作用。新簽治淮目標責任狀,將目標層層落實至各市縣,進一步強化責任、明確任務、嚴格獎懲,將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對市縣黨政主要領導干部政績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
二是嚴肅查處違規問題,確保污染治理效果。河南省常務副省長李克高度重視審計調查發現的某私營企業利用虛假手段承建淮河流域重大治理工程造成工程拖期、環境惡化這一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并做出批示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同時加大投入財政資金,推進這一重大污染治理項目的建設。
江蘇省委、省政府將落實擴大內需政策和淮河治污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把淮河流域治理作為投入重點。省政府明確2009年投資49億元,在淮河流域加快實施一批治污項目,再新建15座污水處理廠。按照“廠網并舉,管網先行”的原則,累計安排“以獎代補”資金1.35億元,調動各地加快污水管網建設的積極性。對建設進度慢、管網不配套、實際負荷低下的污水處理廠在全省通報批評。
三是強化審計監督力度,提升環保能力建設。河南省環保廳加強內部審計監督管理工作,出臺了《河南省環境保護廳審計監督制度(試行)》,促進資金管理的法制化、規范化。
江蘇省加強基層環保能力建設,省環保廳制訂了《基層環保監管能力建設方案》和《環境監測現場工作體系的建設方案》,進一步提升基層環保能力,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完善掛牌督辦和責任追究制度。江蘇省監察廳、環保廳印發了《重點環境違法問題掛牌督辦和責任追究辦法的通知》,對相關責任單位和人員,嚴格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責任追究。(冷萌曉、錢挺、劉偉)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