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審計工作今年亮點多 效果好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對我國經濟社會帶來的嚴重沖擊,江蘇省審計機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黨委、政府工作中心,著眼于“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大局,始終貫穿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條主線,高度關注政策執行、經濟運行和嚴重經濟違規問題,著力抓好預算執行、政府投資、民生資金、國有企業以及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等方面的審計監督,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積極發揮審計保障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功能,取得了良好效果。據統計,截至7月底,全省共審計2828個單位,查出各類違規問題金額44.26億元,促進增收節支15.84億元,向司法、紀檢監察機關移送案件線索和事項21件;同時,提交各類審計專題或綜合性報告、信息、簡報等7917篇,被各級黨政領導或有關部門批示、采用4632篇(次),促進了有關工作的落實或改進,較好地發揮了審計的建設性作用??傊?,今年以來江蘇審計工作呈現了“亮點多、效果好”的特點。
——進一步拓寬審計思路,牢固樹立科學的審計理念。一是樹立審計“免疫”的理念。全省審計機關在履行審計監督職能、查處違法違規問題的同時,更加注重站在全局的高度,從體制、機制和制度的層面提出審計建議,服務領導決策,充分發揮審計的預防、揭露和抵御功能。二是樹立審計“跟進”的理念。按照溫總理提出的“財政資金運用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的要求,全省審計機關反應敏捷,行動迅速,積極開展對擴大內需、災后重建等資金運用情況的審計監督,及時揭露問題、提出建議。三是樹立審計“一盤棋”的理念。為配合做好審計署對江蘇省的有關審計工作,全省審計機關努力建立和完善溝通協調、咨詢指導和情況報告等協調配合的機制,自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進一步優化審計組織,努力提高審計工作效能。一是加大全省性審計項目的組織力度。上半年,全省共組織開展26名省屬高校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農村新五件實事工程審計、國際金融危機對江蘇省中小企業影響狀況專項審計調查等12個全省性審計項目,開展全省性審計項目是近年來最多的一年。二是推行多種審計業務類型和形式相結合。在預算執行審計方面,積極推行“同級審”與“上審下”相結合;在省級財政擴大內需100億元專項資金審計項目中,采取審計與審計調查相結合;對21個省屬部門和單位領導干部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實行與財政審計、企業審計相結合。三是探索與其他部門開展聯合審計。經省審計廳與審計署駐南京特派辦協商,該廳共抽調10名審計人員參加南京特派辦對江蘇省開展的7項審計調查,涉及省本級、13個省轄市、9個縣(市、區)相關部門。這是一次新的嘗試,但取得良好效果。南京特派辦評價兩家單位“通過緊密合作,優勢互補,不僅順利完成了任務,而且達到了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溝通的目的,節約了審計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了合作共贏”。另外,省審計廳還與省太湖辦達成了對太湖治理資金項目進行聯合審計的協議。注重合作共贏,成為了江蘇審計組織方面的一大特色。
——進一步創新審計方法,積極推進審計工作現代化。一是大力推進績效審計。在全省審計機關開展“績效審計推進年”活動,全省共安排“獨立型”績效審計項目191個、“結合型”績效審計項目188個,今年開展的績效審計項目數是近年來最多的一年。二是不斷深化跟蹤審計。開展了省級財政擴大內需100億元專項資金、太湖水污染治理、泰州長江大橋等重點資金和項目的跟蹤審計和審計調查,特別是對支援四川省綿竹市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實施跟蹤審計,促進完善內控制度、健全造價約束機制和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取得良好效果。全省審計機關還注重探索并完善駐點審計、定期審計等多種跟蹤審計方式,不斷提高跟蹤審計質量。三是深入開展計算機審計。適應審計信息化的需要,AO等審計軟件在外資公證、交通運輸等項目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全省24個區縣財政聯網審計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并逐步向地稅、公積金等領域擴展;省審計廳組織4個省轄市審計局的計算機骨干,嘗試對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開展了計算機信息系統審計,積累了經驗??傊?,今年以來,江蘇審計機關開展的多項審計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審計署的表揚,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徐建清)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