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08年度審計項目凸現三大特點
近期,湖北省審計廳組織對2008年度全省審計項目進行優秀項目評選,從評選結果看,各地對審計項目高度重視,在項目實施中,不斷更新審計理念,創新審計思路和方法,強化措施,審計質量和審計效果明顯提升,呈現出三個特點。
審計規范化程度明顯提高。各地嚴格按照六號令要求,規范審計操作。一是在執行審計程序上,99%以上的項目能夠按照規定送達審計通知書,審計報告按規定征求被審計單位的意見并對被審計單位回復意見作出說明,能夠按規定召開審計業務會議并形成決定;二是在編制和執行審計方案上,所制定的審計實施方案能夠做到內容完整、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審計組成員分工具體,方案審核批準手續完備;三是在編制和復核審計工作底稿上,格式統一、要素齊全,審計事項事實表述清楚、數字準確、并與審計證據一致,審計結論恰當,適用法律法規正確;四是在審計證據方面,取得的審計證據合法、充分、且與審計事項之間存在實質性聯系;五是在提交審計報告方面,報告中審計評價有相關事實支持、依據充分、客觀公正,違法違規問題定性準確,審計建議適當。
審計成果和社會影響進一步凸顯。在項目實施中,堅持狠抓審計執法和服務宏觀決策并重,不斷提高審計工作層次和水平。一是揭露和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案件線索力度進一步加大,在參評的項目中,查處的違紀金額較大,發現的案件移交后及時得到立案查處;二是審計情況引起了相關黨委、政府及部門的重視,被領導機關和新聞單位批示采用較多。本次參評的審計項目中,有大部分項目的報告或專報得到各級黨政主要領導的批示,70%審計項目審計信息被省廳、省政府、審計署采用;三是審計整改效果明顯,根據審計建議20%的項目促成有關人大、政府和部門制定、修改或者廢除了相應的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被審計單位制定或完善了相關規章制度,提出了加強內部管理的具體措施。有30%的項目促成地方政府或財政等政府管理部門制定、修改了規范性文件,成效明顯。
運用計算機進行審計的效果更加突出。在項目實施中,各地普遍運用計算機開展審計,審計的效率效果明顯提升。其中,很多項目審前調查中運用計算機連接被審單位數據庫,獲取會計資料,進行分析性復核,確定審計重點;有的項目,在審計實施中運用計算機進行數據篩選、排序、分析,發現異常,進行重點追查;有的項目,根據審計方案確定的審計內容和重點,分別確定了具體的審計實施步驟、方法和所要達到的審計要求,設計了審計程序表;有的項目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執行情況及執行效果進行問卷、詢問及測評,設計的表式、采用的方法操作性強、簡單易行;有的項目,采用“審計項目流程卡”,從立項、審前調查、審計方案、審計通知、審計實施、審計報告、審計結果文書,再到審計回訪、審計檔案整理、審計信息等等,以一張表格完整地概括了審計項目全過程,對防止審計程序性差錯,明確各個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環節責任人的責任,促進審計人員提高責任意識及工作效率,起到較好的作用。(雷三元)
【關閉】 【打印】 |